一種用于小腿骨折術后恢復的器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小腿骨折術后恢復的器具,屬于醫療器械制造【技術領域】,采用振板、固定器和振動器構成,振動器安裝在振板的外側,振動器由殼體、電機、減速器、偏心錘和彈簧片構成,電機固定在殼體內壁上,電機的輸出軸通過減速器連接偏心錘,彈簧片為弧形片狀體,彈簧片兩端固定在連接振板一側的殼體上,彈簧片與偏心錘位置對應。使用時,通過固定器將振板固定在小腿骨折處的之上的位置,啟動電機,通過減速器使偏心錘轉動,偏心錘擊打在彈簧片上產生輕微振動,使振板輕微振動進行按摩,促進患處血液流動,輔助愈合。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地促進小腿骨折術后恢復,操作簡單,性能安全可靠。
【專利說明】—種用于小腿骨折術后恢復的器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制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恢復器具。
【背景技術】
[0002]人體骨折手術后,需要一段時間的療養才能使斷骨愈合,而愈合的過程需要吸收營養,這些營養是通過血管將血液中的養分帶到患處。然而小腿骨的前端肌肉非常薄,血管稀少,出現骨折時,小腿骨傷處吸收不到足夠的營養,不易愈合。目前普遍的治療方法是通過藥物幫助其愈合,但效果不理想。一些有經驗的中醫通過按摩進行輔助治療,使患處血液通暢,便于吸收營養,但此時的斷骨沒有愈合,普通人不能進行按摩操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小腿骨折術后恢復的器具。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采用振板、固定器和振動器構成用于小腿骨折術后恢復的器具,振動器安裝在振板的外側,固定器連接在振板兩端,其中振動器由殼體、電機、減速器、偏心錘和彈簧片構成,電機、減速器、偏心錘和彈簧片安裝在殼體內,電機固定在殼體內壁上,電機的輸出軸通過減速器連接偏心錘,彈簧片為弧形片狀體,彈簧片兩端固定在連接振板一側的殼體上,彈簧片與偏心錘位置對應。使用時,通過固定器將振板固定在小腿骨折處的之上的位置,啟動電機,通過減速器使偏心錘轉動的速度控制在每轉半秒到一秒鐘,偏心錘擊打在彈簧片上產生輕微振動,使振板輕微振動進行按摩,促進患處血液流動,輔助愈合。一般情況下每天使用三次,每次三十分鐘。
[0005]為了提高按摩效果,振板的內側有橫向的凸棱。振板采用橡膠材料制成。
[0006]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地促進小腿骨折術后恢復,操作簡單,性能安全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08]圖2為振動器的剖視圖;
[0009]圖3為振動器的側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實用新型由振板1、固定器2和振動器3構成,振動器3安裝在振板I的外側,固定器2連接在振板I兩端,其中振動器3由殼體4、電機5、減速器6、偏心錘7和彈簧片8構成,電機5、減速器6、偏心錘7和彈簧片8安裝在殼體4內,電機5固定在殼體4內壁上,電機5的輸出軸通過減速器6連接偏心錘7,彈簧片8為弧形片狀體,彈簧片8兩端固定在連接振板I 一側的殼體4上,彈簧片8與偏心錘7位置對應,振板I的內側有橫向的凸棱9。振板I采用橡膠材料制成。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小腿骨折術后恢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它由振板、固定器和振動器構成,振動器安裝在振板的外側,固定器連接在振板兩端,其中振動器由殼體、電機、減速器、偏心錘和彈簧片構成,電機、減速器、偏心錘和彈簧片安裝在殼體內,電機固定在殼體內壁上,電機的輸出軸通過減速器連接偏心錘,彈簧片為弧形片狀體,彈簧片兩端固定在連接振板一側的殼體上,彈簧片與偏心錘位置對應。
2.根據要得要求I所述的用于小腿骨折術后恢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振板的內側有橫向的凸棱。
【文檔編號】A61H23/02GK203954148SQ201420429830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日
【發明者】劉長華 申請人:劉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