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中醫脈診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93924閱讀:428來源:國知局
一種中醫脈診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醫脈診儀,包括殼體,該殼體包含殼體本體和設置在殼體本體底部的底面板,該底面板上間隔設置一對凹槽;設置在殼體內的控制電路;與控制電路連接的驅動部件,該驅動部件包含設置在殼體底面板表面的壓板,平行間隔設置在壓板下側并與壓板活動連接的一對壓條,設置在一對壓條之間的三個連接塊,設置在壓板上側的加壓部,設置在一對壓條一側的位置調整部,以及設置在各連接塊一側的間距調節部;所述壓板一端設置在一對凹槽之間;檢測電路,該檢測電路包含一對左右手識別開關和三個壓力傳感器。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尋找寸、關、尺三脈進行測量,定位準確迅速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中醫脈診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中醫脈診儀。

【背景技術】
[0002]在“望、聞、問、切”的中醫四診領域中,“切脈”即脈診,是一種獨特的無損傷性診斷方法,它主要是利用手指的感覺來分析脈搏的“位、數、形、勢”等特征,借以判斷臟腑的功能狀態,從而實現無創診斷的目的,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脈象千變萬化,因病而異,形成脈象的因素復雜,要想切實可行的實現脈診的客觀性研究,需要借助于現代化系統性的科學儀器。
[0003]國內很多學者在古人對脈象圖認識的基礎上,利用現代科技對大量常見脈的圖示進行了臨床測繪和分析,報道和交流了所得脈圖的特征和參數的數值范圍,經過大量的統計分析,初步確定了約13種脈圖的特征值,對平、弦、滑、虛、實等脈還建立了判別式,使脈圖辨識進入定量分析。在脈象客觀化的基礎上,脈診研究進入機制探討的階段。隨著脈圖的廣泛測試和深入研究,人們已認識到脈圖是一項靈敏的生理信息,被逐漸引入生理檢測的指標而運用于臨床,如用于飛行員和老年人的健康檢查等。通過對不同年齡健康人群的脈圖普查,在建立健康人常數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脈圖分析,了解與年齡有關的心血管功能的退行性變化趨勢;觀察正常人脈圖的年、月、日節律變化,了解人體生理功能的時間生物節律;還通過脈圖分析,了解不同氣候、地理環境等自然條件或飲食、睡眠、運動等不同生理條件對循環功能的影響,證實了 “天人相應”的科學論述。現代研究認為,脈圖的形成受心臟、血管、血液等因素的直接影響。
[0004]中醫學、西醫學、數理、生物、工程學等多學科學者運用各種技術和方法,研制出多種性能各異的脈診儀(脈象儀),有MX-3C型、MX-811型、ZM-1II型、MXY-1型、BYS-14型四導脈象儀、MTYA型脈圖儀、YGJ醫管家多功能辨證儀(整合脈診儀功能)等。其區別主要在于傳感器及脈象識別技術,有多種固態和液態的傳感器,如鈹青銅懸臂梁式傳感器、液態汞式傳感器、硅杯式傳感器、差動變壓式傳感器等。其中壓力傳感器是中醫脈診客觀化經常使用的探測手段,同時也是最符合中醫師診脈習慣的重要脈診方式。中醫師用手指進行“舉按尋”等活動,一方面探測患者的脈搏,一方面也是使用醫生手指外加力量迫使患者寸口橈動脈進行強迫運動,通過改變橈動脈的運動,探測運動中的橈動脈的變化,獲取更多的信息。使用壓力傳感器正是模擬這一行為,對獲取的壓力脈圖進行研究,根據脈波與所加壓力變化做出曲線,得出最合適的取法壓力。通過判斷在不同壓力下的脈圖,可以得出脈象的部分屬性,所以壓力傳感器是中醫脈診客觀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為了全面反映脈象的豐富信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配合多種脈象波形分析技術,通過多信息、多角度進行脈診研究,比如近年研制醫管家多功能辨證儀則獨辟蹊徑,將時域頻譜分析和模糊數學應用于脈象波形特征的界定上,進一步提高了識別脈象的種類及可分析性。此外,借助于其他測試技術,比如先進的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方法等多種測試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功能等,即可促進脈象客觀化的研究,也可為實現脈診自動化創造條件。
[0005]目前便攜式脈診儀普遍存在以下缺陷:測量位置很難確定,需要對切脈較熟悉的有經驗的人員操作,一般使用者多次佩戴依然很難采集到正確、清晰的數據;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的裝置成本過高,且不方便攜帶。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中醫脈診儀,能夠自動尋找寸、關、尺三脈進行測量,定位準確,并自動識別測量部位。
[0007]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8]一種中醫脈診儀,其特征在于,包含
[0009]殼體,該殼體包含殼體本體和設置在殼體本體底部的底面板,該底面板上間隔設置一對凹槽;
[0010]設置在殼體內的控制電路;
[0011]與控制電路連接的驅動部件,該驅動部件包含設置在殼體底面板表面的壓板,平行間隔設置在壓板下側并與壓板活動連接的一對壓條,設置在一對壓條之間的三個連接塊,設置在壓板上側的加壓部,設置在一對壓條一側的位置調整部,以及設置在各連接塊一側的間距調節部;所述壓板一端設置在一對凹槽之間;
[0012]檢測電路,該檢測電路包含一對左右手識別開關和三個壓力傳感器,各所述左右手識別開關和各所述壓力傳感器分別與控制電路連接;一對所述左右手識別開關分別設置在一對凹槽表面;各所述壓力傳感器分別設置在各連接塊下表面。
[0013]所述控制電路包含微處理器及分別與微處理器連接的存儲器、無線通信模塊。
[0014]所述加壓部包含與控制電路連接的第一驅動電機、一端與第一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一凸輪軸、以及套置在第一凸輪軸另一端外圍的第一凸輪,所述第一凸輪設置在壓板上側,推動壓板上下運動。
[0015]所述位置調整部包含與控制電路連接的第二驅動電機、一端與第二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二凸輪軸、以及套置在第二凸輪軸另一端外圍的第二凸輪,所述第二凸輪設置在其中一個壓條外側,推動一對壓條左右運動。
[0016]所述間距調節部包含三組調節機構,每組調節機構包含與控制電路連接的第三驅動電機、一端與第三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三凸輪軸、以及套置在第三凸輪軸另一端外圍的第三凸輪;各所述第三凸輪分別設置在各連接塊的一側,推動各連接塊在一對壓條之間前后移動。
[0017]所述左右手識別開關為觸摸開關或壓力傳感器。
[0018]還包含與控制電路通信的云端服務器,所述云端服務器內設有標準數據庫,所述標準數據庫內至少包含雙手的寸、關和尺脈的脈象數據及其對應的癥狀、病癥、治療建議。
[0019]所述中醫脈診儀還包含與云端服務器通信連接的用戶終端,所述用戶終端內設有APP程序。
[0020]還包含設置在殼體上的手帶。
[0021]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0022]本實用新型由于包含一對分別標識左右手的凹槽,凹槽內設有左右手識別開關,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識別被測的是左手還是右手;由于三個壓力傳感器設置在一對凹槽之間的一側,由驅動部件驅動各壓力傳感器前后左右移動,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尋找寸、關、寸三脈的準確位置;并且由于一對凹槽之間的距離較近,凹槽貼壓在手腕內側橈骨凸起處進行定位后,各傳感器所處位置已經在寸、關、寸三脈附近,驅動部件只需驅動各傳感器移動較短的距離即能準確定位寸、關、尺三脈,因此本實用新型定位準確、迅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中醫脈診儀的底視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中醫脈診儀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結合附圖,通過詳細說明一個較佳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闡述。
[0026]本實用新型一種脈診儀,包含殼體I,設置在殼體內的控制電路,與控制電路連接的驅動部件3,分別與控制電路、驅動部件3連接的檢測電路4,設置在殼體I上的手帶,與控制電路通信連接的云端服務器,與云端服務器通信連接的用戶終端。
[0027]殼體I包含殼體本體11和設置在殼體本體11底部的底面板12,底面板12上間隔設置一對凹槽13。一對凹槽13的中心間距20-25mm。本實施例中,該對凹槽13設為圓弧型,兩個凹槽分別使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其中圖中左側的第一凹槽131對應右手,右側的第二凹槽132對應左手。
[0028]控制電路設置在殼體I內,其包含微處理器及分別與微處理器連接的存儲器、無線通信模塊。
[0029]驅動部件3包含設置在殼體底面板12表面的壓板310,平行間隔設置在壓板下側并與壓板310活動連接的一對壓條320,設置在一對壓條320之間的三個連接塊330,設置在壓板310上側的加壓部311,設置在一對壓條320 —側的位置調整部321,設置在各連接塊330 —側的間距調節部331。壓板310 —端設置在一對凹槽13之間。
[0030]加壓部311包含與控制電路連接的第一驅動電機、一端與第一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一凸輪軸、套置在第一凸輪軸另一端外圍的第一凸輪314,第一凸輪314設置在壓板310上偵牝推動壓板310上下運動。加壓部311的第一驅動電機旋轉,通過第一凸輪軸的傳動帶動第一凸輪314旋轉,從而推動壓板310上下運動。
[0031]位置調整部321包含與控制電路連接的第二驅動電機、一端與第二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二凸輪軸、套置在第二凸輪軸另一端外圍的第二凸輪324,第二凸輪324設置在其中一個壓條320外側。位置調整部321的第二驅動電機旋轉,通過第二凸輪軸的傳動帶動第二凸輪324旋轉,從而推動一對壓條320左右運動。
[0032]間距調節部331包含三組調節機構,每組調節機構包含與控制電路連接的第三驅動電機、一端與第三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三凸輪軸、套置在第三凸輪軸另一端外圍的第三凸輪334 ;各第三凸輪334分別設置在各連接塊330的一側;各組調節機構分別與控制電路連接。間距調節部311的各第三驅動電機旋轉,通過第三凸輪軸的傳動帶動第三凸輪334旋轉,從而推動各連接塊330在一對壓條之間前后移動。
[0033]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第三驅動電機均為市售的微型電機。
[0034]檢測電路4包含分別設置在各連接塊330下表面的三個壓力傳感器41和一對左右手識別開關42。
[0035]各壓力傳感器41分別與控制電路、驅動部件3連接。三個壓力傳感器分別用于檢測寸、關、尺三脈的脈象信息,其中設置在一對凹槽13相鄰位置的壓力傳感器對應寸脈,設置在中間的壓力傳感器對應關脈,設置在遠離凹槽13處的壓力傳感器對應寸脈,控制電路分別對三個壓力傳感器發送的脈象信息附加寸、關、寸脈識別信息。
[0036]—對左右手識別開關42為觸摸開關或壓力傳感器,其分別設置在一對凹槽13表面,并分別與控制電路連接。
[0037]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含設置在殼體I上的手帶,在測量時通過該手帶將脈診儀固定在手腕上,保持測量的穩定性,能夠減少手持測量時握持手對脈診儀位置的移動。
[0038]本實用新型還包含依次通信連接的云端服務器和用戶終端,云端服務器與上述控制電路通信連接。控制電路輸出脈象信息,包括脈搏跳動壓力波形圖及其識別信息,將其傳輸并儲存到云端服務器。云端服務器內包含標準數據庫,該標準數據庫內包含左手、右手的寸、關、尺脈的多種脈象數據及其對應的各種癥狀、病癥以及相應的治療建議。
[003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由于包含一對分別標識左右手的凹槽,凹槽內設有左右手識別開關,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識別被測的是左手還是右手;由于三個壓力傳感器設置在一對凹槽之間的一側,由驅動部件驅動各壓力傳感器前后左右移動,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尋找寸、關、寸三脈的準確位置;并且由于一對凹槽之間的距離較近,凹槽貼壓在手腕內側橈骨凸起處進行定位后,各傳感器所處位置已經在寸、關、寸三脈附近,驅動部件只需驅動各傳感器移動較短的距離即能準確定位寸、關、尺三脈,因此本實用新型定位準確、迅速;本實用新型由于包含云端服務器和用戶終端,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利用云端數據與檢測到的數據進行比對計算,從而給出治療建議,具有自動診斷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智能用戶終端查看檢測到的脈象信息和在云端獲得的治療建議。
[0040]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已經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作了詳細介紹,但應當認識到上述的描述不應被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領域技術人員閱讀了上述內容后,對于本實用新型的多種修改和替代都將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中醫脈診儀,其特征在于,包含 殼體,該殼體包含殼體本體和設置在殼體本體底部的底面板,該底面板上間隔設置一對凹槽; 設置在殼體內的控制電路; 與控制電路連接的驅動部件,該驅動部件包含設置在殼體底面板表面的壓板,平行間隔設置在壓板下側并與壓板活動連接的一對壓條,設置在一對壓條之間的三個連接塊,設置在壓板上側的加壓部,設置在一對壓條一側的位置調整部,以及設置在各連接塊一側的間距調節部;所述壓板一端設置在一對凹槽之間; 檢測電路,該檢測電路包含一對左右手識別開關和三個壓力傳感器,各所述左右手識別開關和各所述壓力傳感器分別與控制電路連接;一對所述左右手識別開關分別設置在一對凹槽表面;各所述壓力傳感器分別設置在各連接塊下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脈診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包含微處理器及分別與微處理器連接的存儲器、無線通信模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脈診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部包含與控制電路連接的第一驅動電機、一端與第一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一凸輪軸、以及套置在第一凸輪軸另一端外圍的第一凸輪,所述第一凸輪設置在壓板上側,推動壓板上下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脈診儀,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調整部包含與控制電路連接的第二驅動電機、一端與第二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二凸輪軸、以及套置在第二凸輪軸另一端外圍的第二凸輪,所述第二凸輪設置在其中一個壓條外側,推動一對壓條左右運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脈診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間距調節部包含三組調節機構,每組調節機構包含與控制電路連接的第三驅動電機、一端與第三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三凸輪軸、以及套置在第三凸輪軸另一端外圍的第三凸輪;各所述第三凸輪分別設置在各連接塊的一側,推動各連接塊在一對壓條之間前后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脈診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手識別開關為觸摸開關或壓力傳感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中醫脈診儀,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與控制電路通信的云端服務器,所述云端服務器內設有至少包含雙手的寸、關和尺脈的脈象數據及其對應的癥狀、病癥、治療建議信息的標準數據庫。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中醫脈診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醫脈診儀還包含與云端服務器通信連接的用戶終端。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脈診儀,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設置在殼體上的手帶。
【文檔編號】A61B5/02GK204049622SQ201420453774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2日
【發明者】周軍明, 于靜靜, 劉亮, 楊濤 申請人:上海華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