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包括軟質帶體,所述軟質帶體包括固定帶和托帶,固定帶的兩端設有掛環,掛環上設有掛扣,托帶設在固定帶長度方向的一側,托帶的兩端設有多排扣子,固定帶靠近兩端掛環的位置設有多排與扣子對應的扣環,固定帶的中部設有硬質支撐板,硬質支撐板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凸起,硬質支撐板的兩側設有固定帶。本實用新型固定帶的兩端設有掛環,掛環上設有掛扣,可便于固定帶懸吊固定;固定帶的兩端設有掛環,掛環上設有掛扣,托帶通過扣子固定之后,托帶與固定帶之間形成兜狀,病人的腳可放置在兜狀的懸吊帶內,固定帶還可保持病人的腳直立,使病人的腳部與踝關節垂直,避免出現足下垂癥狀。
【專利說明】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用品,尤其是一種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
【背景技術】
[0002]牽引術是骨科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適用于下肢不穩定性骨折暫時不宜手術或病人不同意行手術開放復位而采取的一種治療措施。其原理是利用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以達到復位或維持復位固定。為了確保牽引效果,病人不能翻身,患肢必須處伸直位,因此易發生足后跟壓瘡。為了避免壓瘡發生,通常把毛巾折疊后墊于足后跟處,每隔1-2小時更換毛巾位置一次,不但病人不舒適及不美觀,而且增加了護理工作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能夠幫助下肢骨折的病人行牽引治療時,即舒適又可避免足跟部發生壓瘡。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包括軟質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軟質帶體包括固定帶和托帶,固定帶的兩端設有掛環,掛環上設有掛扣,托帶設在固定帶長度方向的一側,托帶的兩端設有多排扣子,固定帶靠近兩端掛環的位置設有多排與扣子對應的扣環,托帶的中部設有夾層,夾層內填充有軟墊,固定帶的中部設有硬質支撐板,硬質支撐板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凸起,硬質支撐板的兩側設有固定帶。
[0005]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固定帶和托帶都是采用棉布制作而成的。
[0006]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起點為圓球狀,圓球狀凸起嵌在硬質支撐板上。
[0007]有益效果:
[0008]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固定帶的兩端設有掛環,掛環上設有掛扣,可便于固定帶懸吊固定;固定帶的兩端設有掛環,掛環上設有掛扣,托帶通過扣子固定之后,托帶與固定帶之間形成兜狀,病人的腳可放置在兜狀的懸吊帶內,固定帶還可保持病人的腳直立,使病人的腳部與踝關節垂直,避免出現足下垂癥狀;托帶的中部設有夾層,夾層內填充有棉墊,病人的腳跟放置在帶有棉墊的部位,既舒適又能夠防止壓瘡的產生;固定帶和托帶都是采用棉布制作而成的,棉布具有透氣、吸汗的優點;固定帶的中部設有硬質支撐板,硬質支撐板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凸起,可以為患者的腳掌提供按摩和支撐,避免患者長時間懸吊下肢導致腳部僵硬不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包括軟質帶體,所述軟質帶體包括固定帶1和托帶2,固定帶1的兩端設有掛環3,掛環3上設有掛扣4,托帶2設在固定帶1長度方向的一側,托帶2的兩端設有多排扣子5,固定帶1靠近兩端掛環3的位置設有多排與扣子5對應的扣環,托帶2的中部設有夾層6,夾層內填充有棉墊,所述固定帶1和托帶2都是采用棉布制作而成的。
[0011]所述軟質帶體包括固定帶1和托帶2,固定帶1的兩端設有掛環3,掛環3上設有掛扣4,托帶2設在固定帶1長度方向的一側,托帶2的兩端設有多排扣子5,固定帶1靠近兩端掛環3的位置設有多排與扣子5對應的扣環,托帶2的中部設有夾層6,夾層6內填充有軟墊,固定帶1的中部設有硬質支撐板7,硬質支撐板7的內表面嵌有多個凸起8,凸起8點為圓球狀,硬質支撐板7的兩側設有固定帶9 ;所述固定帶1和托帶2都是采用棉布制作而成的。
【權利要求】
1.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包括軟質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軟質帶體包括固定帶和托帶,固定帶的兩端設有掛環,掛環上設有掛扣,托帶設在固定帶長度方向的一側,托帶的兩端設有多排扣子,固定帶靠近兩端掛環的位置設有多排與扣子對應的扣環,托帶的中部設有夾層,夾層內填充有軟墊,固定帶的中部設有硬質支撐板,硬質支撐板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凸起,硬質支撐板的兩側設有固定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帶和托帶都是采用棉布制作而成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下肢骨牽引引起足后跟壓瘡的懸吊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點為圓球狀,圓球狀凸起嵌在硬質支撐板上。
【文檔編號】A61F5/042GK204233261SQ201420717110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6日
【發明者】宋海云, 張東云, 王文杰, 江雪蓮, 杜麗, 羅秀玲 申請人:十堰市太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