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998470閱讀:718來源:國知局
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頸椎前路手術對患者體位要求非常高。良好的體位擺放有利于手術野的充分暴露,從而為椎管充分減壓、病椎完整切除、終板適當打磨、內植物精確安放提供基本的保障。頸椎前路手術常用的體位有頸椎前路融合手術體位(仰臥位,頭旋向左側20?30°)和頸椎間盤置換手術體位(仰臥中立位),兩種體位的擺放過程如下:融合體位,將患者從推床轉運至手術臺,取仰臥位,在肩胛下平肩墊一腋枕,枕部墊頭圈(頭圈用繃帶固定于手術床的頭端兩側),頭旋向左側20?30°,雙肩部及上肢用寬膠布粘帖并向下牽拉固定于手術床兩側,上肢用中單固定于身體兩側,下肢膝關節處用束腿帶固定,置換體位與融合體位不同點在于,患者取仰臥中立位,頸部墊自制的頸托(巡回護士自制一內層用包布,外層用棉墊制成的高度合適的稍有硬度的頸托)。目前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方法存在諸多問題,對于部分患者,如頸椎損傷、骨折脫位、頸椎管狹窄嚴重等,從推床到手術臺的搬運過程需要多人協作,確保頭部與軀干的移動同步,減少頸部的活動,若在此過程中造成頸椎的過度活動,則會加重患者病情。頸托的制作全憑護士經驗,大小和硬度都沒有標準,并且不能配合術中X光透視調節頸椎的曲度;在放置該自制頸托的過程中需要移動患者頭頸部,可增加造成損傷的幾率。難以配合術中X光透視調節頸椎的曲度,增加了手術操作的難度,尤其是人工椎間盤、內固定鋼板的準確安放。整個體位擺放過程程序繁多,費時費力,效率低下,且很難達到手術要求的精確的體位擺放。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該裝置可同時滿足安全搬運患者和配合術中體位調整的要求,并減少或避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簡化體位擺放流程,提高效率。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包括胸部固定板、連接桿組合A、連接桿組合B、連接桿E和頭部固定裝置,所述胸部固定板前端分別設有管型隧道A和管型隧道B,所述連接桿組合A包括連接桿A和連接桿B,所述連接桿組合B包括連接桿C和連接桿D,所述連接桿A的一端和連接桿B的一端通過活動關節A連接,所述連接桿C的一端和連接桿D的一端通過活動關節B連接,所述連接桿組合A和連接桿組合B之間有間隙,所述連接桿A的另一端插入或者不插入管型隧道A內,所述連接桿C的另一端插入或者不插入管型隧道B內,連接桿B的另一端和連接桿D的另一端均與橫桿A連接,所述橫桿A上設置有連接孔,所述連接桿E的一端插入或者不插入連接孔內,連接桿E的另一端與所述頭部固定裝置連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組合A和連接桿組合B之間的間隙大于人體頸部的寬度,連接桿組合A和連接桿組合B相互平行。
[0007]優選的,所述胸部固定板左側設置有通槽A,胸部固定板右側設置有通槽B,可使用束縛帶通過通槽A和通槽B將患者固定,從而實現在搬運過程中將患者固定于胸部固定板。
[0008]進一步的,所述胸部固定板左側設置有把手A和把手B,胸部固定板右側設置有把手C和把手D,便于醫護人員搬運患者。
[0009]優選的,所述通槽A和通槽B均為方形通槽。
[0010]進一步的,所述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頭托、橫桿B、下頌固定帶和額部固定帶,所述橫桿B與連接桿E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頭托的正面設置有下頌固定帶和額部固定帶,頭托的背面與橫桿連接。
[0011]優選的,所述連接桿A通過螺栓A與所述管型隧道A鎖緊,所述螺栓A穿過胸部固定板的背面,所述連接桿C通過螺栓B與所述管型隧道B鎖緊,所述螺栓B穿過胸部固定板的背面。
[0012]進一步的,所述頭托通過固定片A和固定片B與橫桿連接。
[0013]優選的,所述連接桿E通過螺栓E與所述連接孔鎖緊。
[0014]進一步的,所述胸部固定板和頭托表面材料為慢回彈材料。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當各個螺栓鎖緊及固定片位置固定后,該體位擺放裝置即被牢固固定,頭、頸的相對位置也隨即確定,可以安全搬運患者。患者被搬運至手術床后,可以通過調節活動關節從而調節頭托的高度,進而調節頸椎的曲度;通過調節連接桿A和連接桿C插入管型隧道內的深度從而調節頭托和胸部固定板的距離,以滿足不同患者頭部和頸部的解剖關系,通過旋轉插入連接孔中的連接桿E帶動頭托旋轉,從而得到不同的手術角度。
[0016]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可同時滿足安全搬運患者和配合手術中體位調整的要求,避免了患者在搬運過程中造成傷害加重病情的情況,胸部固定板和頭托之間采用雙桿設計,對頸部無遮擋,能夠直接進行X光透視,該裝置可通過調節兩個連接管組合插入管型隧道內的深度從而調節頭和頸的距離,以適應不同患者的頸部長度,該裝置可根據患者頸部受傷情況和頸椎曲度調節兩個連接桿上的活動關節。本實用新型減少了脊柱外科手術中頸椎病人體位擺放的程序,提高了手術效率,降低了手術風險。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仰視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
[0019]圖3為連接桿E剖視圖。
[0020]圖中:I一胸部固定板、2 —連接桿A、3—活動關節A、4一連接桿C、5—活動關節B、6—通槽A、7—把手A、8—把手B、9一通槽B、10 — 把手C、11一把手D、12 — 橫桿A、13 — 螺栓E、14 一頭托、15—橫桿B、16 —下頌固定帶、17 —額部固定帶、18—螺栓A、19 一螺栓B、20—固定片A、21 —固定片B、22 —連接桿B、23 —連接桿D、24-連接桿E、25-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2]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用于脊柱外科手術的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包括胸部固定板1、連接桿組合A、連接桿組合B、連接桿E24和頭部固定裝置,胸部固定板I左側設置有方形通槽A6和把手A7、把手B8,胸部固定板I右側設置有方形通槽B9和把手ClO、把手Dl I,可使用束縛帶通過通槽A6和通槽B9將患者固定,醫護人員使用把手々7、把手88、把手(:10和把手011,將患者平穩移至手術床,同時滿足安全搬運患者和配合手術中體位調整的要求;胸部固定板I前端分別設有管型隧道A和管型隧道B,連接桿組A合包括連接桿A2和連接桿B22,連接桿組合B包括連接桿C4和連接桿D23,連接桿A2的一端和連接桿B22的一端通過活動關節A3連接,連接桿C4的一端和連接桿D23的一端通過活動關節B5連接,通過調節活動關節A3和活動關節B5,從而調節頭托14的高度,以適應不同患者的頸椎曲度;連接桿組合A和連接桿組合B之間有大于人體頸部的間隙,對患者頸部無遮擋物,能夠配合手術中X光透視調節頸椎的曲度;連接桿A2的另一端通過螺栓A18與管型隧道A鎖緊,連接桿C4通過螺栓B19與管型隧道B鎖緊,可調節連接桿A2和連接桿C4插入管型隧道的深度,從而調節頭和頸部的距離,以適應不同患者的頸部長度,連接桿B22的另一端和連接桿D23的另一端均與橫桿A12連接,橫桿A12上設置有連接孔25,連接桿E24的一端插入連接孔25內并通過螺栓E與橫桿A12鎖緊,橫桿A12的另一端與頭部固定裝置連接,連接桿E24可在連接孔25內旋轉,從而帶動頭部固定裝置旋轉,以滿足不同的手術體位角度要求。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頭托14、橫桿B15、下頌固定帶16和額部固定帶17,頭托14的正面設置有下頌固定帶16和額部固定帶17,通過下頌固定帶16和額部固定帶17將患者頭部與頭托14穩定固定,頭托14的背面通過固定片A22和固定片B23與橫桿15垂直連接,胸部固定板I和頭托14表面材料為慢回彈材料,使患者平躺后壓力能均勻分布。
[0023]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頸椎病人手術搬運擔架與手術床一體化的結構,在手術中對頸部無遮擋物,能夠配合手術中X光透視調節頸椎的曲度,并且能夠根據患者頸部長度和頸椎的曲度進行深度、高度、角度的調節,以適應不同患者情況和手術的要求。本實用新型減少了脊柱外科手術中頸椎病人體位擺放的程序,提高了手術效率,降低了手術風險。
[0024]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胸部固定板(I)、連接桿組合A、連接桿組合B、連接桿E(24)和頭部固定裝置,所述胸部固定板(I)前端分別設有管型隧道A和管型隧道B,所述連接桿組合A包括連接桿A (2)和連接桿B (22),所述連接桿組合B包括連接桿C(4)和連接桿D (23),所述連接桿A( 2)的一端和連接桿B( 22)的一端通過活動關節A (3)連接,所述連接桿C (4)的一端和連接桿D (23)的一端通過活動關節B (5)連接,所述連接桿組合A和連接桿組合B之間有間隙,所述連接桿A(2)的另一端插入或者不插入管型隧道A內,所述連接桿C(4)的另一端插入或者不插入管型隧道B內,連接桿B(22)的另一端和連接桿D (2 3)的另一端均與橫桿A (12)連接,所述橫桿A (12)上設置有連接孔(25),所述連接桿E(24)的一端插入或者不插入連接孔(25)內,連接桿E(24)的另一端與所述頭部固定裝置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組合A和連接桿組合B之間的間隙大于人體頸部的寬度,連接桿組合A和連接桿組合B相互平行。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固定板(I)左側設置有通槽A(6),胸部固定板(I)右側設置有通槽B(9)。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固定板(I)左側設置有把手A (7)和把手B (8 ),胸部固定板(I)右側設置有把手C (1)和把手D(II)。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A( 6)和通槽B (9)均為方形通槽。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頭托(14)、橫桿B(15)、下頌固定帶(16)和額部固定帶(17),所述橫桿B(15)與連接桿E(24)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頭托(14)的正面設置有下頌固定帶(16)和額部固定帶(17),頭托(14)的背面與橫桿B( 15)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A(2)通過螺栓A(IS)與所述管型隧道A鎖緊,所述螺栓A(IS)穿過胸部固定板(I)的背面,所述連接桿C(4)通過螺栓B(19)與所述管型隧道B鎖緊,所述螺栓B(19)穿過胸部固定板(I)的背面。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頭托(14)通過固定片A(20)和固定片B(21)與橫桿B(15)連接。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E(24)通過螺栓E(13)與所述連接孔(25)鎖緊。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固定板(I)和頭托(14)表面材料為慢回彈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可調式頸椎前路手術體位擺放裝置,包括胸部固定板、連接桿組合A、連接桿組合B、連接桿E和頭部固定裝置,胸部固定板前端分別設有管型隧道A和管型隧道B,連接桿組合A包括連接桿A和連接桿B,連接桿組合B包括連接桿C和連接桿D,橫桿A上設置有連接孔。本實用新型減少了脊柱外科手術中頸椎病人體位擺放的程序,提高了手術效率,降低了手術風險。
【IPC分類】A61B17/56, A61B90/14
【公開號】CN205386187
【申請號】CN201521140271
【發明人】劉浩, 戎鑫
【申請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