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燒傷治療藥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燒傷主要指由熱力、化學物質、電能等引起的皮膚、粘膜、甚至深部組織的損害。據統計,我國燒傷年發病率約為1.5%~2%,即每年約有2000萬人遭受不同程度燒傷,其中約5%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療。消滅創面是燒傷治療的核心問題,也是降低致畸率及死亡率的關鍵。由于燒傷病程在臨床上分為四個期:休克期;溶痂期;修復期及康復期。而在不同時期其創面具有不同的病變特點,例如休克期創面感染輕,痂皮完整而組織水腫重;溶痂期創面組織出現壞死脫落,感染嚴重。因此必須根據創面分期及病變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用藥。然而目前,臨床上有關燒傷的各種用藥針對性差,沒有充分考慮創面分期特點,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當燒傷創面進入溶痂期后,創面組織迅速液化壞死并脫落,失去了保護屏障,并形成了細菌良好的培養基,常常造成多種細菌的復合感染,甚至誘發全身膿毒癥,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溶痂期創面的治療及處理是燒傷治療中的關鍵階段。混合性感染、組織壞死液化、肉芽組織生長緩慢是燒傷溶痂期創面必須解決的三個重要問題。目前臨床用藥多采用西藥外用藥膏及藥粉等,以抗感染為主,治療效果單一,需要較長周期的用藥,且價格較為高昂。因此,必須設計一種能夠有效抑制細菌增殖,
清除壞死組織并減少滲出,刺激肉芽生長及創面上皮化的復方藥物才能真正解決溶痂期創面難以愈合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燒傷進入溶痂期后,創面抗感染促進愈合的洗劑。該燒傷創面抗感染促愈合洗劑可以有效抑制感染,減輕組織壞死及滲出,促進傷口快速愈合且成本低廉。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燒傷治療藥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苦楠葉片60片-100片、黃蓮8g-10g、地榆6g-10g、枝子7g-10g、八角6g-10g、紫珠8g-10g、穿心蓮5g-10g、蘆薈汁16g-20g蒸餾水2kg-2.5kg。
進一步,燒傷治療藥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
(1)使用清水洗凈權利要求1中的各藥物;
(2)將清洗干凈的苦楠葉片放入蒸煮器內;
(3)將黃蓮、地榆、枝子、八角、紫珠、穿心蓮等藥物切割至2-5mm碎末狀態;
(4)將切割至2-5mm碎末狀態的各藥物采用紗布包裹扎緊放入蒸煮器內;
(5)向蒸煮器內加入蒸餾水;
(6)對蒸煮器進行持續高火加熱4-6小時,保證蒸煮器內蒸餾水沸騰狀態保持1小時-2小時;
(7)再停止對蒸煮器進行高火加熱,轉為小火加熱,保持蒸煮器內溫度為50℃-70℃;
(8)保持蒸煮器內溫度為50℃-70℃,1小時以上。
(9)停止小火加熱,將藥物與蒸餾水的混合體放置常溫狀態下靜置2-4小時。
(10)濾除藥渣得到純化的藥液。
(11)將蘆薈汁加入藥液中,并攪拌均勻得到洗劑。
(12)將洗劑分瓶填裝密封待用。
進一步,其使用方法為:將醫用敷料充分浸入本發明所述的洗劑中,再取出對燒傷創面進行擦洗及濕敷包扎,每6-8小時進行一次。
進一步,其使用的蒸煮器優選為高壓鍋。
進一步,其使用的高火加熱溫度為550℃-680℃:小火加熱溫度為:160℃-200℃。
本發明所涉及的主要藥物的藥效如下:
苦楠葉片:散寒化濁,逢兇化吉。樹皮、葉和果實可人藥,有驅蟲,止痛等功效,種子可榨油,供制油漆、潤滑油。
黃蓮:止血、止汗、除惡肉,療金瘡。止膿血,諸瘺惡瘡熱瘡,補絕傷,止冷熱痢,疳積有良效。
地榆: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癰斂瘡。
枝子: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
八角: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嘔吐;脘腹疼痛;寒濕腳氣。
紫珠:收澀止血,本品苦澀,為收斂止血藥,廣泛用于治療創傷等外出血證,清熱解毒:紫珠味苦性涼,故能清熱解毒療瘡,可用于治療水火燙傷,紫珠為止血良藥。兼能解毒療瘡,治療燒傷灼傷化學用品(如硫酸燙傷)燙傷。
穿心蓮: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治急性菌痢,胃腸炎,感冒,流腦,氣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結核,肺膿瘍,膽囊炎,高血壓,鼻衄,口咽腫痛,瘡癤癰腫,水火燙傷,毒蛇咬傷。
蘆薈汁:補水、保濕、消炎止痛、排毒素。富含蘆薈大黃素與安特拉歸農綜合體,對促進傷口愈合能力極強,修復受損皮膚,大面積創傷愈合后減輕瘢痕。
蒸餾水:就是將水蒸餾、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工業蒸餾水是采用蒸餾水方法取得。(簡單地說就是水沸騰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燒傷治療藥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及其制備方法,配方中各種原料藥材均為符合國家或地方標準規定的中藥材,藥物原料普遍價格合適,制備過程簡單方便。該洗劑特異性應用于燒傷溶痂期創面,針對創面病變的三個特點,可以有效對患處進行清潔滅菌消毒,減輕組織壞死及創面滲出,且促進患處皮膚軟組織迅速生長,明顯提高創面愈合率并降低致畸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制備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闡述了多種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構成所描述實施例基礎的概念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況下來實踐。在其他情況下,沒有具體描述眾所周知的處理步驟。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列舉的燒傷治療藥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苦楠葉片60片片、黃蓮8g、地榆6g、枝子7g、八角10g、紫珠8g、穿心蓮5g、蘆薈汁16g、蒸餾水2kg。
燒傷治療藥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使用清水洗凈苦楠葉片、黃蓮、地榆、枝子、八角、紫珠、穿心蓮、蘆薈汁、蒸餾水;將清洗干凈的苦楠葉片放入蒸煮器內;將黃蓮、地榆、枝子、八角、紫珠、穿心蓮、切割至2-5mm碎末狀態;將切割至2-5mm碎末狀態的各藥物采用紗布包裹扎緊放入蒸煮器內;向蒸煮器內加入蒸餾水;對蒸煮器進行持續高火加熱4-6小時,保證蒸煮器內蒸餾水沸騰狀態保持1小時-2小時;再停止對蒸煮器進行高火加熱,轉為小火加熱,保持蒸煮器內溫度為50℃-70℃;保持蒸煮器內溫度為50℃-70℃,1小時以上;停止小火加熱,將藥物與蒸餾水的混合體放置常溫狀態下靜置2-4小時;濾除藥渣得到純化的藥液;將蘆薈汁加入藥液中,并攪拌均勻得到洗劑;將洗劑分瓶填裝密封待用;其使用方法為:將醫用敷料充分浸入本發明所述的洗劑中,再取出對燒傷創面進行擦洗及濕敷包扎,每6-8小時進行一次;其使用的蒸煮器優選為高壓鍋,其使用的高火加熱溫度為550℃-680℃:小火加熱溫度為:160℃-200℃。
該燒傷創面抗感染促愈合洗劑及其制備方法,配方中各種原料藥材均為符合國家或地方標準規定的中藥材,藥物原料普遍價格合適,制備過程簡單方便,且療效極佳,可以有效對燒傷患處進行清潔滅菌消毒,且會促進患處皮膚軟組織重新生長,提高愈合率。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列舉的燒傷治療藥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苦楠葉片100片、黃蓮10g、地榆10g、枝子10g、八角10g、紫珠10g、穿心蓮10g、蘆薈汁20g、蒸餾水2.5kg。
燒傷治療藥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使用清水洗凈苦楠葉片、黃蓮、地榆、枝子、八角、紫珠、穿心蓮、蘆薈汁、蒸餾水;將清洗干凈的苦楠葉片放入蒸煮器內;將黃蓮、地榆、枝子、八角、紫珠、穿心蓮、切割至2-5mm碎末狀態;將切割至2-5mm碎末狀態的各藥物采用紗布包裹扎緊放入蒸煮器內;向蒸煮器內加入蒸餾水;對蒸煮器進行持續高火加熱4-6小時,保證蒸煮器內蒸餾水沸騰狀態保持1小時-2小時;再停止對蒸煮器進行高火加熱,轉為小火加熱,保持蒸煮器內溫度為50℃-70℃;保持蒸煮器內溫度為50℃-70℃,1小時以上;停止小火加熱,將藥物與蒸餾水的混合體放置常溫狀態下靜置2-4小時;濾除藥渣得到純化的藥液;將蘆薈汁加入藥液中,并攪拌均勻得到洗劑;將洗劑分瓶填裝密封待用;其使用方法為:將醫用敷料充分浸入本發明所述的洗劑中,再取出對燒傷創面進行擦洗及濕敷包扎,每6-8小時進行一次;其使用的蒸煮器優選為高壓鍋,其使用的高火加熱溫度為550℃-680℃:小火加熱溫度為:160℃-200℃。
該燒傷創面抗感染促愈合洗劑及其制備方法,配方中各種原料藥材均為符合國家或地方標準規定的中藥材,藥物原料普遍價格合適,制備過程簡單方便,且療效極佳,可以有效對燒傷患處進行清潔滅菌消毒,且會促進患處皮膚軟組織重新生長,提高愈合率。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列舉的燒傷治療藥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苦楠葉片80片、黃蓮9g、地榆8g、枝子9g、八角8g、紫珠9g、穿心蓮8g、蘆薈汁18g、蒸餾水2.2kg。
燒傷治療藥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使用清水洗凈苦楠葉片、黃蓮、地榆、枝子、八角、紫珠、穿心蓮、蘆薈汁、蒸餾水;將清洗干凈的苦楠葉片放入蒸煮器內;將黃蓮、地榆、枝子、八角、紫珠、穿心蓮、切割至2-5mm碎末狀態;將切割至2-5mm碎末狀態的各藥物采用紗布包裹扎緊放入蒸煮器內;向蒸煮器內加入蒸餾水;對蒸煮器進行持續高火加熱4-6小時,保證蒸煮器內蒸餾水沸騰狀態保持1小時-2小時;再停止對蒸煮器進行高火加熱,轉為小火加熱,保持蒸煮器內溫度為50℃-70℃;保持蒸煮器內溫度為50℃-70℃,1小時以上;停止小火加熱,將藥物與蒸餾水的混合體放置常溫狀態下靜置2-4小時;濾除藥渣得到純化的藥液;將蘆薈汁加入藥液中,并攪拌均勻得到洗劑;將洗劑分瓶填裝密封待用;其使用方法為:將醫用敷料充分浸入本發明所述的洗劑中,再取出對燒傷創面進行擦洗及濕敷包扎,每6-8小時進行一次;其使用的蒸煮器優選為高壓鍋,其使用的高火加熱溫度為550℃-680℃:小火加熱溫度為:160℃-200℃。
該燒傷創面抗感染促愈合洗劑及其制備方法,配方中各種原料藥材均為符合國家或地方標準規定的中藥材,藥物原料普遍價格合適,制備過程簡單方便,且療效極佳,可以有效對燒傷患處進行清潔滅菌消毒,且會促進患處皮膚軟組織重新生長,提高愈合率。
李某某人系漳浦縣舊鎮鎮人,因倒開水時不小心被沸騰的開水燙傷左手及左下肢大腿,受傷病情表現為左手和左下肢大腿有部份水泡,各水泡周邊紅腫,人感覺痛疼,此燙傷傷口屬于ii度傷,部份紅腫為i度傷。使用本發明配方洗劑實施例3配方,2周后創面愈合50%,繼續治療3周后創面愈合,功能與外觀恢復良好。
劉某某系漳浦縣山前村機磚廠老板,因在修理電路線時被電閘高壓電擊傷臉部,1999年8月前來治療。病人來時臉部大部份顯烏黑色。經過詳細觀察此傷口屬電花擊傷為ii度傷,使用本發明配方洗劑實施例2配方,4周后創面愈合50%,繼續治療6周后創面愈合,功能與外觀恢復良好。
劉某某于2000年10月某日用煤氣爐洗澡時,因為爐氣爐壞,產生煤氣泄露,全身80%被煤氣火焰燒傷,由于煤氣ch4(甲烷)含有碳元素,氫元素和一氧化氮。屬于有毒氣體,被燒傷的傷口就比較嚴重。使用本發明配方洗劑實施例1配方,11周后創面愈合50%,繼續治療16周后創面愈合,功能與外觀恢復良好。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