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保健品制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大腦保健品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并且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都面對越來越多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上班族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使得大腦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大腦長時間高負荷工作極易產生疲勞感,大腦疲勞記憶力和判斷力甚至語言能力都會減弱,導致工作效率低;上班族長期處于高強度工作并且大腦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及調養的疲勞惡性循環里,極易影響心理健康甚至會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現階段學生面對著巨大的升學壓力,課業任務極重,導致每天學習時間一再延長卻得不到良好的休息來緩解大腦疲勞,大腦長時間處于疲勞狀態,進而學習效率低,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只能在低效率的狀態下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進而形成惡性循環,而花費了更長的時間去學習,學習成績卻并不出色。為緩解大腦智力疲勞同時提高工作學習效率,消費者便尋求各種藥品及保健品來緩解大腦智力疲勞,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市場上各種補腦的藥品及保健品越來越多,申請號為201510622633.0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補腦營養蜂膏,主要以核桃仁、桃仁、兔草籽和松子仁為原料,但是該發明制備工藝復雜且制備出的產品保存時間短,不易存貯;申請號為201210259285.1的中國專利公開了消除腦疲勞眼疲勞頸肩疲勞的保健品,該發明以野生靈芝與太子參、枸杞和金銀花為主要原料,野生靈芝等原料成本高、數量少,使該發明制作成本極高,難以大規模生產,同時該發明主要用于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怔忡,水腫,消渴,精神疲乏,對智力疲勞緩解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涉及制備一種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以常見食品為主要原料,經過科學配比及加工,適用于緩解大腦疲勞,提高大腦工作效率,對人體無毒副作用,并能夠隨時食用此組合物。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尋求通過將紅高粱殼、紅麻籽、紅蘿卜籽、花生衣、姜糖和無花果等原料經過一系列加工,制成一種能緩解大腦疲勞,提高大腦效率的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涉及的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紅高粱殼自然晾曬4-8小時,以去除紅高粱殼中的水分,將晾曬后的紅高粱殼用20目的篩子過濾去掉其中的雜質,將過濾的后的紅高粱殼在炒鍋中用微火翻炒20-40分鐘,直至將紅高粱殼炒為焦色,取40份炒焦的紅高粱殼放入煮鍋中,再在煮鍋內加入100-120份80℃-95℃的蒸餾水,蓋鍋慢火煮30分鐘后將20份花生衣皮倒入鍋中,攪拌均勻后繼續煮10-15分鐘,將煮完的花生衣和紅高粱殼混合漿液置于無菌環境下冷卻至常溫備用;
(2)、將步驟(1)中制得的花生衣和紅高粱殼混合漿液進行粗濾,分別采用100目、200目和300目篩絹逐級過濾,去除浮雜物留取濾液獲得粗濾液;合并粗濾液并進行細濾,通過0.65μm的微孔濾膜,操作壓力為0.3MPa,得到細濾液備用;
(3)、將步驟(2)得到的細濾液中加入15份市售姜糖,細濾液與姜糖的重量比為4-6:1,將加入姜糖的細濾液控溫在20-30℃無菌環境中放置半小時,采用300目篩絹過濾得濾液備用;
(4)、取20份紅麻籽、20份紅蘿卜籽、10份黑芝麻和10份核桃仁混合后打碎成粉末,將制得的粉末經200目篩絹過篩得混合細粉末;
(5)、取50份混合細粉末和20份市售無花果干在煮鍋中混合后,加入3倍總重量的步驟(3)中制得的濾液,先用大火煮沸后,再用慢火蒸煮1至2小時,來將混合物濃縮得到總體積2/3的濃縮液,將濃縮液在無菌條件下冷卻至室溫后通過冷凍干燥技術得到粉粒,以便于保存和運輸;制得的粉粒即為用于緩解智力疲勞的組合物,真空條件下密封保存備用,保存期24個月。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制備工藝簡單,設備要求低,原料易獲得,制備成本低,制備的產品緩解大腦疲勞,提高大腦工作效率的效果明顯,且對人體無毒副作用,食用環保友好,市場前景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涉及的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紅高粱殼自然晾曬4-8小時,以去除紅高粱殼中的水分,將晾曬后的紅高粱殼用20目的篩子過濾去掉其中的雜質,將過濾的后的紅高粱殼在炒鍋中用微火翻炒20-40分鐘,直至將紅高粱殼炒為焦色,取40份炒焦的紅高粱殼放入煮鍋中,再在煮鍋內加入100-120份80℃-95℃的蒸餾水,蓋鍋慢火煮30分鐘后將20份花生衣皮倒入鍋中,攪拌均勻后繼續煮10-15分鐘,將煮完的花生衣和紅高粱殼混合漿液置于無菌環境下冷卻至常溫備用;
(2)、將步驟(1)中制得的花生衣和紅高粱殼混合漿液進行粗濾,分別采用100目、200目和300目篩絹逐級過濾,去除浮雜物留取濾液獲得粗濾液;合并粗濾液并進行細濾,通過0.65μm的微孔濾膜,操作壓力為0.3MPa,得到細濾液備用;
(3)、將步驟(2)得到的細濾液中加入15份市售姜糖,細濾液與姜糖的重量比為4-6:1,將加入姜糖的細濾液控溫在20-30℃無菌環境中放置半小時,采用300目篩絹過濾得濾液備用;
(4)、取20份紅麻籽、20份紅蘿卜籽、10份黑芝麻和10份核桃仁混合后打碎成粉末,將制得的粉末經200目篩絹過篩得混合細粉末;
(5)、取50份混合細粉末和20份市售無花果干在煮鍋中混合后,加入3倍總重量的步驟(3)中制得的濾液,先用大火煮沸后,再用慢火蒸煮1至2小時,來將混合物濃縮得到總體積2/3的濃縮液,將濃縮液在無菌條件下冷卻至室溫后通過冷凍干燥技術得到粉粒,以便于保存和運輸;制得的粉粒即為用于緩解智力疲勞的組合物,真空條件下密封保存備用,保存期24個月。
實施例2:
本實施例通過校字法對實施例1中制備的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的功效進行測試,校字法采用安菲莫夫表,該表由8個字母(A、B、C、E、H、K、N、X)隨機組成,每一字母的出現頻率為150次,共有1200個字母,將校字表發給受試者,逐行從左至右逐字查看,不得跳行、漏行,遇見指定字母就刪除,如刪除H,記為H,若當即發現錯刪可在該字母下劃一橫線以示改正,查閱字數越多且錯漏數越少,表明大腦狀態越好,反之,則表明大腦狀態差,處于疲勞狀態,選擇12歲、20歲、28歲、36歲和44歲和52歲男女分別一人,測試時間為兩分鐘,12歲、20歲和28歲的實驗者第一天在連續學習4個小時后測試一次記錄結果,再連續學習2小時累計達6小時再測試一次;12歲、20歲和28歲的實驗者第二天連續學習3.5小時后服用一次劑量實施例1中制備的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再學習0.5個小時后,測試一次并記錄結果,再學習累計至6個小時后記錄第二次測試結果;36歲、44歲和52歲的實驗者第一天在連續工作4個小時后測試一次記錄結果,再連續工作2小時累計達6小時再測試一次;36歲、44歲和52歲的實驗者第二天連續工作3.5小時后服用一次劑量實施例1中制備的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再工作0.5個小時后,測試一次并記錄結果,再工作累計至6個小時后記錄第二次測試結果,結果如表1:
表1
從表1的校字法測試結果中能夠看出,在連續工作或學習4到6小時后,實驗者在規定時間內選出指定字母的速度相比工作或學習0小時測試的速度有所下降,錯誤率有所提高,證明大腦在連續學習或工作4后產生疲勞感,連續工作至6小時后疲勞感更加劇;在實驗者連續工作3.5小時后服用一次劑量的實施例1中的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再繼續工作0.5小時后,測試結果顯示實驗者選出指定字符的速度與工作或學習0小時的速度差距在4%以內,說明該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能夠有效緩解大腦疲勞,使大腦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實驗者在連續工作3.5小時后,服用一次劑量的實施例1中的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再連續工作2.5小時后,測試結果顯示實驗者選出指定字符的速度與工作或學習0小時的速度差距在5%以內,說明該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能夠有效緩解大腦疲勞,服用后使大腦持在較長工作和學習時間里續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實施例3:本實施例通過對大腦反應時進行測試,來驗證實施例1中制備的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的功效,反應時與大腦皮層的功能狀況有密切的關系,疲勞時,大腦皮層的功能下降,條件反射活動也受影響,表現為反應時延長、反應錯誤增多。本實施例用光作為刺激,以手指按壓電鍵為反應,測定從光或聲刺激出現至按壓反應的反射時間(ms),采用市售反應時計來計量反應時間。本實施例以紅光為陽性,綠光為陰性刺激信號,實驗者看到紅光立即按壓一次反應鍵,綠光則不按,在測定過程中,要求受試者將近右手示指放在靠近電鍵的上方,注意力集中,眼睛注視信號顯示器,一組20次,信號間隔時間為l~4S。測試完畢后,按實驗者順序打印實驗者的總反應時,實驗結果如表2:
表2
從表2的測試結果中能夠看出,實驗者在連續工作或學習4到6小時后,大腦受到刺激的反應時間相比工作或學習0小時的測試結果延長15%-30%,證明大腦在連續學習或工作4后大腦皮層產生疲勞感,連續工作至6小時后大腦皮層疲勞感更加劇;在實驗者連續工作3.5小時后服用一次劑量的實施例1中的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再繼續工作0.5小時后,測試結果顯示實驗者對刺激的反應時間與工作或學習0小時的反應時間差距在5%以內,說明該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能夠有效緩解大腦疲勞,使大腦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實驗者在連續工作3.5小時后,服用一次劑量的實施例1中的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再連續工作2.5小時后,測試結果顯示實驗者對刺激的反應時間與工作或學習0小時的反應時間差距仍然在5%以內,說明該智力疲勞緩解組合物能夠有效緩解大腦疲勞,使大腦在4至6小時的連續工作時間內持續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