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用包裝材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輸液容器。
背景技術:
傳統輸液容器需設有輸液穿刺位以供容器內液體排進輸液管路,護理人員在更換輸液時需手持穿刺針操作,容易誤傷。
作輸液穿刺時會產生一定量的膠塞微粒進入輸液容器且穿刺針插入輸液容器時因輸液器和輸液器上附件過多、過重,容易滑脫,形成醫療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排液完全、減少微粒及避免操作時刺傷的輸液容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輸液容器,包括設有中空腔體的容器本體;所述容器本體上設有緊密覆蓋于中空腔體開口的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上設有輸液穿刺位。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容器本體設有至少一個中空腔體。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中空腔體的內腔為中空圓柱形。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輸液容器包括輸液瓶、輸液袋。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容器本體的腔體底部為倒圓錐形結構。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容器本體底部延伸設有凸出容器本體表面的排液管。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中空腔體開口通過排液管與中空腔體連通。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容器本體底部延伸設有凸出容器本體表面的排液管,排液管凸出容器本體的距離不少于外配輸液連接器上穿刺裝置作輸液穿刺時所需的最小輸液穿刺距離。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中空腔體開口設置于容器本體上中空腔體的水平最低位。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密封膜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密封膜環繞設置在輸液排出口外。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容器本體向外延伸設有凸出于容器本體且環繞中空腔體開口的管件護緣。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容器本體上設有圍繞覆蓋管件護緣外端的啟用保護膜。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容器本體向外延伸設有凸出于容器本體1且環繞中空腔體開口的管件護緣,所述管件護緣上設有圍繞覆蓋管件護緣外端的啟用保護膜。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排液管上設有至少一道封閉環,封閉環突出于排液管外表面與外配輸液連接器間實現密封。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封閉環的橫截面為半圓形或者梯形。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容器本體上設有用于固定外配輸液連接器的固定塊。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固定塊上設有環繞固定塊外端的啟用保護膜。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固定塊采用卡扣結構或螺紋結構。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容器本體向外延伸設有環繞中空腔體開口的固定塊。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容器本體上設有環繞中空腔體開口外側的輸液密封墊。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輸液密封墊設置在管件護緣內側。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輸液密封墊設置在排液管外側壁。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容器本體上設有與外配輸液連接器固定連接時配合外配輸液連接器用于阻隔內部部件與外界相通的阻隔裝置。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阻隔裝置包括設置于容器本體外側的阻隔墊槽和固定在阻隔墊槽上的阻隔墊。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容器本體向外延伸設有凸出于容器本體且環繞中空腔體開口的管件護緣,管件護緣內側設有與外配輸液連接器固定連接時配合外配輸液連接器用于阻隔內部部件與外界相通的阻隔裝置,阻隔裝置包括設置于管件護緣內側的阻隔墊槽和固定在阻隔墊槽上的阻隔墊。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容器本體的頂部設有用于懸掛的吊環。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此輸液容器通過在倒圓錐形的底部設置處于容器本體最低位的輸液排出口,可將容器本體內藥液完全排空,避免藥液浪費。
排液管的設置可提供外配輸液連接器的連接固定空間,同時將排液管在容器本體上的凸起距離設置為不少于外配輸液連接器上穿刺裝置作輸液穿刺時所需的最小輸液穿刺距離,可以使外配輸液連接器上穿刺裝置的最前端設計成不凸出于外配輸液連接器的最前端,達到避免穿刺裝置突出輸液連接器的最前端,避免護理人員發生穿刺傷。
通過設置密封膜,輸液穿刺過程不易產生微粒,可更好的保障藥液的純凈程度,從而對患者提供更高的輸液安全保障。
輸液操作時,不需使用暴露在外的穿刺針即可完成,只需使用配套的外配輸液連接器,卡接或旋接在容器本體上,即可完成輸液連接,安全快捷。
此輸液容器結構簡單、組件少,生產成本低,可有效降低醫療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密封狀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與外配輸液連接器配套應用開啟狀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未安裝密封膜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3,一種輸液容器,包括設有中空腔體11的容器本體1;所述容器本體1上設有緊密覆蓋于中空腔體開口3的密封膜2;所述密封膜2上設有輸液穿刺位。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容器本體1設有至少一個中空腔體11。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空腔體1的內腔為中空圓柱形。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輸液容器包括輸液瓶、輸液袋,當然輸液容器也包括其它現場配制后加注藥液用于輸液的容器。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容器本體1的腔體底部為倒圓錐形結構。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容器本體1底部延伸設有凸出容器本體表面的排液管15。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空腔體開口3通過排液管15與中空腔體11連通。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容器本體1底部延伸設有凸出容器本體表面的排液管15,排液管15凸出容器本體1的距離不少于外配輸液連接器上穿刺裝置作輸液穿刺時所需的最小輸液穿刺距離。
排液管的設置可提供外配輸液連接器的連接固定空間,同時將排液管在容器本體上的凸起距離設置為不少于外配輸液連接器上穿刺裝置作輸液穿刺時所需的最小輸液穿刺距離,可以使外配輸液連接器上穿刺裝置的最前端設計成不凸出于輸液連接器的最前端,達到避免穿刺裝置突出輸液連接器的最前端,避免護理人員發生穿刺傷。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空腔體開口3設置于容器本體1上中空腔體11的水平最低位。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密封膜2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密封膜2環繞設置在中空腔體開口3外。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容器本體1向外延伸設有凸出于容器本體1且環繞中空腔體開口3的管件護緣12。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容器本體1上設有圍繞覆蓋管件護緣12外端的啟用保護膜13。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容器本體1向外延伸設有凸出于容器本體1且環繞中空腔體開口3的管件護緣12,所述管件護緣上設有圍繞覆蓋管件護緣12外端的啟用保護膜13。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排液管15上設有至少一道封閉環16,封閉環突出于排液管15外表面與外配輸液連接器間實現密封。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封閉環16的橫截面為半圓形或者梯形。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容器本體1上設有用于固定外配輸液連接器的固定塊14。
管件護緣12和啟用保護膜13的設置可保持輸液排出口外用于連接外配輸液連接器的部份在啟用前處于已滅菌狀態。使用時,只需撕開啟用保護膜即可將外配輸液連接器固定在固定塊14上。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固定塊14上設有環繞固定塊14外端的啟用保護膜13。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固定塊14采用卡扣結構或螺紋結構。采用螺紋結構的固定塊,護理人員只需簡單旋擰即可連接或分離外配輸液連接器,使連接外配輸液連接器更穩固,可以避免病人或家屬在輸液過程中誤觸碰而導致輸液管路脫落。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容器本體1向外延伸設有環繞中空腔體開口3的固定塊14。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容器本體1上設有環繞中空腔體開口3外側的輸液密封墊25。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輸液密封墊25設置在管件護緣12內側。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輸液密封墊25設置在排液管15外側壁。
輸液密封墊25的設置可在與外配的輸液連接器連接時,保持輸液過程中輸液管路處于密封狀態。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容器本體1上設有與外配輸液連接器固定連接時配合外配輸液連接器用于阻隔內部部件與外界相通的阻隔裝置15。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阻隔裝置15包括設置于容器本體外側的阻隔墊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墊槽150上的阻隔墊151。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容器本體1向外延伸設有凸出于容器本體1且環繞中空腔體開口3的管件護緣12,管件護緣12內側設有與外配輸液連接器固定連接時配合外配輸液連接器用于阻隔內部部件與外界相通的阻隔裝置15,阻隔裝置15包括設置于管件護緣12內側的阻隔墊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墊槽150上的阻隔墊151。
阻隔墊槽、阻隔墊和所連接的外配輸液連接器配合,可有效分隔內部部件與外界,阻隔裝置的應用可以很好地防止中空腔體開口、外配輸液連接器等內部部件與外界相通。在與外配輸液連接器配合使用過程中保持外設中空腔體開口、外配輸液連接器和輸液密封墊等內部部件處于無菌狀態。阻隔裝置的應用還能很好地保持外配輸液連接器與容器本體的位置狀態。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容器本體1的頂部設有用于懸掛的吊環。
當然,本發明創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