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光療裝置的輻照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17030閱讀:277來源:國知局
一種光療裝置的輻照器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光療裝置中多個發光二極管組成的面陣列的應用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光子醫學技術不斷發展;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利用發射紅光和/或紅外光的光療裝置為病患治療某些疾病。臨床醫療已經證實波長為610-680納米的紅光對皮膚潰瘍、炎癥、瘙癢及肌肉疼痛有明顯的治療效果。隨著波長的增長,光的穿透能力增強,光療裝置可以對血管中的血液產生影響,增加紅細胞攜帶氧分子的能力和流動性,達到活血的療效。波長為700-750納米的暗紅光對肌肉扭挫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進一步增加治療光源的波長,使之穿透到肌肉深處、頸椎、腰(胸)椎和四肢關節,可以治療頸腰(胸)椎疼痛和肢體關節疼痛以及陳舊性肌肉扭挫傷。

早期的光療裝置多采用氣體激光器件作為治療光源。這類光療裝置工作電壓高、成本高、體積大,推廣應用的局限大。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發明申請專利說明書CN 1288763A公開了專利號申請為00131114.X,名稱為“便攜式光子醫療保健儀”的技術方案,提出將至少一個半導體激光二極管和多個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簡稱LED)安裝在一個光源板上,由一個穩定的直流電源向光源板上的各個半導體激光二極管和LED供電。光源板可以是各種形狀的平板,光源板固定在塑料布帶或(棉)布帶制成的墊帶上,以便將光源板綁縛在人體上需要治療的部位,使得各個半導體激光二極管和LED零距離地直接照射患病區域。直流電源與光源板之間可以串接一個定時器,以自動控制光療的持續時間。該技術方案所列的實施例中,各個LED均輸出波長為635-670納米的紅光,各個半導體激光二極管分別輸出波長為635-650納米內的某一單色紅光或波長為808-970納米范圍內的指定單色近紅外光。該實施例中規定紅光的發射功率為2-30mw,近紅外光的發射功率為50-200mw。該醫療保健儀對光源板所在的人體部位有活血、消炎和鎮痛等治療保健作用,對于皮膚潰瘍、炎癥、瘙癢及肌肉疼痛、關節疼痛、頸腰(胸)椎痛的患者有明顯的康復治療和保健作用。

上述專利申請公開的技術方案的缺點是:(1),在結構上,由于光源板上每個LED和每個半導體激光二極管都是以幾乎貼緊患者皮膚的狀態使用的,它們發出的光束分別以作用點的形式向患病區域進行照射,不能形成覆蓋患病區域的均勻照射面,輻照光的幾何分布均勻性和每一種波長的光照的均勻性都不好,盲區現象多,嚴重影響光治療效果。(2),近年來的研究證明,欲達到較佳的醫療效果,光療裝置上治療光源應保證在被輻照表面達到200-300mw/cm2的強度(此強度被稱為光療的光強度閾值),另一方面,治療光源在被輻照表面的強度又不能超過保障患者安全的光生物安全值(1w/cm2)。半導體激光二極管輸出光垂直于PN結方向的發散角為15-40°,平行于PN結方向的發散角為6-10°,很難形成均勻的照射面;LED輸出光的發散角為90-120°;半導體激光二極管與LED組合使用時,很容易在大面積滿足光強度閾值時由激光束形成的局部小區域內超過光生物安全值,造成傷害。(3),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LED的光輸出功率不斷提高,輸出波長的范圍也不斷向紅外方向延伸,現在除了中心波長在630納米附近的紅光LED,已經有中心波長在730納米附近的暗紅光LED,以及中心波長在850納米附近、在940納米附近的近紅外LED面世,這些發光二極管輸出波長范圍寬,輸出光的發散角為90-120°,新型的LED在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以往的激光二極管,且更適合光輻照醫療應用中對輻照均勻的要求,其工藝簡單、經濟上更有競爭力。

有文獻提出,多個LED以密集的面列陣形式排列,可以提高出射光輻照的強度,并改善輻照的均勻性。由于LED的出射光強在整個發散角范圍內并不是均勻的,而是集中在更小的角度范圍(我們簡稱該區域為光照集中區)內,為了保證被照射面上光照的均勻性,必須使各LED與被照射面之間有足夠大的距離,以使相鄰LED的出射光在被照射面上的光照集中區相互鄰接。但是,在光療應用中,為了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需要所有LED盡可能靠近患者的皮膚,這就與輻照均勻的要求形成矛盾。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可以使多種LED組成LED面列陣在靠近患者皮膚時照射均勻的光療裝置的輻照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療裝置的輻照器,底板的中部設置LED面列陣,其特征在于:該LED面列陣由四種不同中心波長的LED組成,其中第一類行由兩種LED以相等的列間隔S1交錯地組成,第二類行由另兩種LED以相等的列間隔S1交錯地組成,這兩類行以相等的行間隔S2交替設置;任一行上兩個相互靠近的不同種LED均與相鄰的另一類行上兩個最靠近它們的不同種的LED成等邊長平行四邊形配置關系;它還有一個殼體、四個電磁鐵、四個鐵塊、一組彈性元件、和一組導電元件;該殼體上兩兩相對且成十字形分布地設置四個電磁鐵,所述底板呈矩形,它的四個邊緣部分別設置與相鄰電磁鐵對應的鐵塊;該組彈性元件限定該底板在該殼體內只可前后、左右移動;所述底板上的LED面列陣借助該組導電元件隨時取得外部LED電源的供電,外部的電磁鐵電源分別向四個電磁鐵供電,利用電磁鐵對鐵塊的吸合與釋放,令所述底板在該殼體內順序循環地做前后、左右平移運動,使每一種LED所有個體的出射光照區域通過矩形的平面掃描運動消除因間隔設置產生的空缺區域,達到在光療區照射面上每一種LED的光照實現動態均勻;以較少的LED實現光療的光強度閾值需求,并避免超過光生物安全值。

本發明光療裝置的輻照器,由四種不同中心波長的LED按照等邊長平行四邊形的原則組成LED面列陣,這種LED面列陣的組織形式充分利用了每一LED的出射光照射區域和光照集中區均為圓形區域的特點,使四種LED相對集中,并形成高密度的LED面列陣。適當地確定LED面列陣與光療面之間的距離(該距離可以用LED面列陣的出光面與殼體的開口端——光療面之間的尺寸加以確定),就可以使每一個LED的光照集中區與周圍六個相鄰的不同種LED的出射光照區域相鄰接,且該LED的出射光照區域位于光照集中區以外的部分也與周圍六個相鄰的不同種LED的出射光照區域產生交集,進行光照強度的補強;所以能夠形成光照基本均勻的光療區靜態照射面。從而解決了光療應用中需要所有LED盡可能靠近患者的皮膚,各個LED靜態輻照不均勻的問題。進而,本發明光療裝置的輻照器通過設置在殼體與底板間的一組彈性元件限制底板只能在殼體內前后、左右做平行移動,底板上的LED面列陣借助一組導電元件隨時取得外部LED電源的供電,解決了底板做二維平移運動時豎向限位和向LED供電的難題,使得底板在兩組正交設置的電磁鐵—鐵塊對交替的吸合與釋放作用帶著發光的LED面列陣前后、左右移動,使每一種LED組的出射光照區域通過矩形的平面掃描運動消除因同種LED間隔配置造成靜態輻照空缺區域,達到在光療區照射面每一種LED組的光照實現動態均勻。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結構中:它的那組導電元件包含八塊導電條和八個導電彈片;它的那組彈性元件包含四個上彈片;所述殼體為橫截面呈方形的扁筒,其內腔的中部設“回”字形內凸緣;該殼體四個立壁上部的中間位置分別設磁鐵倉,每個磁鐵倉中安裝一個所述的電磁鐵;該殼體內凸緣四個側邊的上表面各安裝一個導電條組,每個導電條組由兩塊所述的導電條組成,這兩塊導電條分別與所述的外部的LED電源上對應的一種LED電源的對應電極成電連接;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個側邊部各安裝一個導電彈片組,每個導電彈片組由兩個所述的導電彈片組成,這兩個導電彈片分別與所述的LED面列陣上對應的一種LED組中所有LED的相應電極成電連接;該底板的上表面在四個邊緣部中間位置分別安裝一個所述鐵塊,并在每一個所述鐵塊內側各安裝一個上彈片;該底板放置在該殼體內腔的上部,各導電彈片組的兩個導電彈片的下部分別頂抵該內凸緣上同一側邊上對應的導電條;該蓋板固定在該殼體的上端口,該底板上四個上彈片的上部分別抵住該蓋板;當該底板在該殼體內前后、左右移動時,該底板上的八個導電彈片的下部將隨之分別相對對應的導電條滑動,而四個上彈片的上部將隨之相對蓋板滑動。

這種利用殼體內腔的“回”字形內凸緣分別設置導電條,而在底板的上、下表面分別安裝上彈片、導電彈片的結構,利用殼體內凸緣、導電彈片和上彈片及蓋板,控制底板在二維移動時的豎向限位,通過對應導電條與導電彈片的相對滑動,解決底板在二維移動時的動態供電問題,可靠性和耐用性好。四塊電磁鐵分別設在殼體四周中間位置外凸的磁鐵倉中,而四個鐵塊分別安裝在底板的四個邊緣部中間位置,利用了磁鐵與鐵塊在吸合狀態時,鐵塊很容易沿著磁鐵吸合面滑動的特點,與之正交的一組電磁鐵改變吸合/釋放狀態,使底板可以輕松地實現相應的平移運動;而且此時底板的相應側邊可以直接靠在殼體對應的內壁上,利用該內壁實現這種移動的導向。因而,殼體內無需另設底板運動的附加導向機構,這種實施結構簡單、合理;有利于降低成本。導電元件包含八塊導電條和八個導電彈片,符合四種LED的電源有四對正負電極的特點,八塊導電條(也可以是八個導電彈片)直接安裝在殼體的內凸緣上,就可以直接在殼體上配置與外部的LED電源的引線,簡化裝配作業。

在另一種具體的實施結構中:它的那組導電元件包含八塊導電條和八個觸點;它的那組彈性元件包含四根彈簧;所述殼體為橫截面呈方形的扁筒,其內腔的中部設“回”字形內凸緣;該殼體四個立壁上部的中間位置分別設磁鐵倉,每個磁鐵倉中安裝一個所述的電磁鐵;該殼體內凸緣四個側邊的上表面各安裝一個導電條組,每個導電條組由兩塊所述的導電條組成,這兩塊導電條分別與所述的外部的LED電源上對應的一種LED電源的對應電極成電連接;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個側邊部各安裝一個觸點組,每個觸點組由兩個所述的觸點組成,這兩個觸點分別與所述的LED面列陣上對應的一種LED組中所有LED的相應電極成電連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在四個邊緣部的中間位置分別安裝一個所述鐵塊,在四角分別固定安裝一個彈簧;所述底板放置在所述殼體內腔的上部,各觸點組的兩個觸點分別頂抵該內凸緣上同一側邊上對應的導電條;該蓋板下表面的四角對應該底板上相應的彈簧的上端分別設置帶上凹窩的下凸臺;該底板上的各個彈簧的上端分別插在對應下凸臺的上凹窩內;當該底板在該殼體內前后、左右移動時,該底板上的四根彈簧將隨之分別相對該殼體做側向的擺動。

這種利用殼體內腔的“回”字形內凸緣直接做底板二維運動的依托,在底板與蓋板之間設置四根彈簧,通過各彈簧在底板平移時的擺動,解決底板在二維移動時的豎向限位;通過對應導電條與觸點的相對滑動,解決底板在二維移動時的動態供電問題,同時各彈簧的壓力使各導電條與對應的觸點之間有一定的預應力,可以保證運動中供電的可靠性。這種實施結構特別簡單,成本特別低。四塊電磁鐵分別設在殼體四周外凸的磁鐵倉中,而四個鐵塊分別安裝在底板的四個邊緣部,利用了磁鐵與鐵塊吸合時,鐵塊很容易沿著磁鐵吸合面滑動的特點,而且此時底板的相應側邊可以直接靠在殼體對應的內壁上,利用該內壁實現移動的導向。殼體內無需另設底板運動的導向機構,結構簡單、合理;有利于降低成本。導電元件包含八塊導電條和八個觸點,符合四種LED的電源有四對正負電極的特點,八塊導電條(也可以是八個觸點)直接安裝在殼體的內凸緣上,就可以直接在殼體上配置與外部的LED電源的引線,簡化裝配作業。

本發明光療裝置的輻照器,采用上述的結構,有效地解決了多種LED組成的面列陣在靠近光療照射面使用時輻照靜態均勻性差的問題,同時解決了因同種LED間隔配置造成相鄰的同種LED之間存在靜態輻照空缺區域問題,達到在光療區照射面每一種LED組的光照實現動態均勻。本發明光療裝置的輻照器,實用性好,有利于高效利用各LED輸出的光能,以較少的LED實現光療的光強度閾值需求,改善光療的效果,并避免超過光生物安全值、造成傷害,安全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光療裝置的輻照器中底板上LED面列陣的布局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LED面列陣工作狀態在被照射面上部分LED的光照效果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光療裝置的輻照器一個實施例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實施例在LED出射面朝上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3實施例工作狀態四個電磁鐵上的電壓波形及底板的位置和動作關系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光療裝置的輻照器又一個實施例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實施例在LED出射面朝上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的B-B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實施例一

本發明光療裝置的輻照器一個實施例使用四種不同中心波長的LED:第一種LED的中心波長為630納米(紅光);第二種LED的中心波長為730納米(暗紅光);第三種LED的中心波長為850納米(近紅外光);第四種LED的中心波長為940納米(近紅外光)。每一種LED由多個同種LED組成LED組,以向被輻照面提供足夠的輻照強度。四種LED組以相同的出射方向安裝在同一塊底板上,每一種LED組均采用所有同種LED并聯的形式成電連接,并由可輸出與該LED組相對應的工作電壓及電流的LED電源向這種LED組的所有同種LED統一供電。

本實施例中,參看圖1:矩形底板5的中部設置LED面列陣51。其中,第一種LED組的N(N為大于1的正整數)個第一種LED511(用三角形符號表示)與第二種LED組N個第二種LED512(用菱形符號表示)以等間隔S1(S1為列距離)交錯地組成第一類行;第三種LED組的N個第三種LED513(用矩形符號表示)與第四種LED組N個第四種LED514(用圓圈符號表示)以等間隔S1交錯地組成第二類行。第一類行與第二類行以等間隔S2(S2為行距離)交錯設置。任一行上兩個相互靠近的不同種LED均與相鄰的另一類行上兩個最靠近它們的不同種的LED成等邊長平行四邊形配置關系;換言之,每個第二類行中第一列的第三種LED513相對第一類行中第一列的第一種LED511偏移半個列距離S1的位置。即,偏移量S3為列距離S1的一半。如此按照等邊長平行四邊形原則配置四種LED組的各個LED511、512、513、514,可以避免四個相鄰的不同種LED511、512、513、514之間出現靜態的輻照空白區。

確定LED面陣列51上中各第一類行與第二類行里列距離S1和行距離S2時,主要考慮每一種LED的單個LED可以向被輻照面提供的輻照強度,以及光療的光強度閾值。假設四種LED中單個LED可以向被輻照面提供的輻照強度最小者為Y,四種LED中單個LED可以向被輻照面提供的輻照強度最大者為Z;則應使底板5上LED面陣列51所在的矩形區域內所有LED的數量M與Y的乘積U的數值大于光療的光強度閾值;而M與Z乘積V的數值小于光療的光生物安全值。從而由每一種LED組中單個LED的數量M/4,可以推定M的具體數值;又由每一種LED組中單個LED的數量M/4和LED的大小,以及LED面陣列51所在的矩形區域的尺寸,推斷LED面陣列51中合理的行數和列數,最終推斷按前述分布格局下合理的列距離S1數值和行距離S2數值。

圖2示出LED面列陣51中的一個局部在被照射面上各個LED的光照效果。按照LED輸出光的發散角,適當控制LED面陣列51與被照射面的距離(即底板5上LED面陣列51與殼體1底部開口端面的距離),使每一個LED的出射光照區域(圖中實線圓所示)與相鄰的不同種LED的光照集中區(圖中的虛線圓所示)相互鄰接。形成光照基本均勻的光療區靜態照射面。

例如,第三行(第二個第一類行)第三列的第一種LED511,它的光照集中區5111分別與第二行(第一個第二類行)第二列第四種LED514的出射光照區域5142、第二行第三列第三種LED513的出射光照區域5132、第三行第二列的第二種LED512的出射光照區域5122、第三行第四列的第二種LED512的出射光照區域5122、第四行(第二個第二類行)第二列第四種LED514的出射光照區域5142、以及第四行第三列第三種LED513的出射光照區域5132相鄰接。第三行第三列的第一種LED511的出射光照區域5112分別與第二行第二列第四種LED514的出射光照區域5142、第二行第三列第三種LED513的出射光照區域5132、第三行第二列的第二種LED512的出射光照區域5122、第三行第四列的第二種LED512的出射光照區域5122、第四行第二列第四種LED514的出射光照區域5142、以及第四行第三列第三種LED513的出射光照區域5132產生交集;這些交集部分對該第一種LED511光照集中區以外部分的光照強度進行了補強。同理,其它LED的出射光照區域位于光照集中區以外的部分也與周圍六個不同種LED的出射光照區域產生交集,進行光照強度的補強;所以能過形成光照基本均勻的光療區靜態照射面。

在光療區靜態照射面中,由于每一個LED的出射光照區域與相鄰的同一種LED的出射光照區域都不銜接,間隔一段距離,是一種分散的點陣,所以在光療區靜態照射面范圍內每一種LED組的出射光照區域都留有大量的空缺區域。本輻照器實施例采用殼體四周分別設置電磁鐵,底板5上的四個邊緣部分別設置鐵塊,底板5通過一組彈性元件安裝在殼體內;底板5上的LED面列陣51借助一組導電元件隨時取得外部LED電源的供電。控制向相互垂直的兩組相對且成十字形設置電磁鐵的供電,利用電磁鐵對鐵塊的吸合與釋放,使底板5在殼體內做前后、左右平移運動的方式,促使每一種LED組的出射光照區域通過矩形的平面掃描運動消除因同種LED間隔配置造成靜態輻照空缺區域,達到在光療區照射面每一種LED組的光照實現動態均勻。

該輻照器的組成,請參看圖3:該輻照器除了帶有LED面列陣51的底板5以外,還包括一個殼體1,四個電磁鐵21、22、23、24,八塊導電條311、312、321、322、331、332、341、342,八個導電彈片411、412、421、422、431、432、441、442,四個鐵塊61、62、63、64,四組上彈片71、72、73、74,和一塊蓋板9。

結合圖3,參看圖4和圖5(為了便于觀察,圖4和圖5中各個零件的方向與圖3相反)。塑料制成的殼體1,大致為橫截面呈方形的扁筒,其內腔11的中部設“回”字形內凸緣12。殼體1左立壁103下側的中部設有向左凸出的左扣耳131。殼體1右立壁104下側的中部設有向右凸出的右扣耳132。該左扣耳131和右扣耳132用于穿套綁帶或搭扣帶,以便將輻照器臨時固定在患者的身體上,進行光療。殼體1前立壁101上部的中間位置設有向前凸出且后側與上側敞開的前磁鐵倉141,其中固定安裝第一電磁鐵21。殼體1后立壁102上部的中間位置設有向后凸出且前側與上側敞開的后磁鐵倉142,其中固定安裝第二電磁鐵22。殼體1后立壁102上部的左側設有一個窗口固定安裝插座16。殼體1左立壁103上部的中間位置設有向左凸出且右側與上側敞開的左磁鐵倉143,其中固定安裝第三電磁鐵23。殼體1右立壁104上部的中間位置設有向右凸出且左側與上側敞開的右磁鐵倉144,其中固定安裝第四電磁鐵24。殼體1上端部的四角各設一個向外凸出的小圓柱15,每個小圓柱15上開有一個豎向的中心孔。

殼體1內凸緣12前側部分的上表面固定安裝前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11、312,內凸緣12后側部分的上表面固定安裝后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21、322,內凸緣12左側部分的上表面固定安裝左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31、332,內凸緣12右側部分的上表面安裝固定右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41、342。前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11、312與后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21、322平行,左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31、332與右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41、342平行;前導電條組與左導電條組相垂直。八個導電條311、312、321、322、331、332、341、34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四個電磁鐵21、22、23、24的引出線分別與插座16上相應電磁鐵接線端子成電連接。四個導電條組中的第一塊導電條311、321、331、341分別與插座16上對應LED電源的正極接線端子成電連接,四個導電條組中的第二塊導電條312、322、332、342分別與插座16上對應LED電源的負極接線端子成電連接。

底板5為印刷電路板。第一導電彈片組由兩片弓形的銅彈片411、412組成,它們沿著底板5下表面的前側邊部固定安裝,這兩個銅彈片411、412的開口向下。與第一導電彈片組相類似,第二導電彈片組的兩個銅彈片421、422沿著底板5下表面的后側邊部開口向下地固定安裝,第三導電彈片組的兩個銅彈片431、432沿著底板5下表面的左側邊部開口向下地固定安裝,第四導電彈片組的兩個銅彈片441、442沿著底板5下表面的右側邊部開口向下地固定安裝。

底板5的下表面上在四個導電彈片組包圍的區域內,四種LED組的各LED511、512、513、514如前所述交錯地分散設置,組成LED面陣列51。第一導電彈片組的銅彈片411與第一種LED組中所有第一種LED511的正極成電連接,第一導電彈片組的銅彈片412與第一種LED組中所有第一種LED511的負極成電連接。第二導電彈片組的銅彈片421與第二種LED組中所有第二種LED512的正極成電連接,第二導電彈片組的銅彈片422與第二種LED組中所有第二種LED512的負極成電連接。第三導電彈片組中銅彈片431與第三種LED組中所有第三種LED513的正極成電連接,第三導電彈片組的銅彈片432與第三種LED組中所有第三種LED513的負極成電連接。第四導電彈片組中銅彈片441與第四種LED組中所有第四種LED514的正極成電連接,第四導電彈片組的銅彈片442與第四種LED組中所有第四種LED514的負極成電連接。

底板5的上表面,在前邊緣部的中部固定安裝前鐵塊61,在后邊緣部的中部固定安裝后鐵塊62,在左邊緣部的中部固定安裝左鐵塊63,在右邊緣部的中部固定安裝右鐵塊64。

底板5的上表面,在前鐵塊61后方固定安裝第一上彈片組的兩片弓形的銅彈片711、712,這兩個銅彈片711、712的開口向上。與第一上彈片組相類似,第二上彈片組的兩個開口向上的銅彈片721、722固定安裝在底板5上表面后鐵塊62的前方;第三上彈片組只有一個開口向上的銅彈片73,它靠近左鐵塊63的右方固定安裝在底板5的上表面,第四上彈片組只有一個開口向上的銅彈片74,它固定安裝在底板5上表面右鐵塊64的左方。

底板5上安裝了LED面陣列51,四個導電彈片組,四塊鐵塊61、62、63、64和四個上彈片組形成一個組合體,該組合體放置在殼體1內腔11的上部。第一導電彈片組中第一個銅彈片411下側的開口部頂抵前導電條組中第一個導電條311的上表面,第一導電彈片組的第二個銅彈片412下側的開口部頂抵前導電條組中第二個導電條312的上表面。第二導電彈片組的第一個銅彈片421下側的開口部頂抵后導電條組中第一個導電條321的上表面,第二導電彈片組的第二個銅彈片422下側的開口部頂抵后導電條組中第二個導電條322的上表面。第三導電彈片組的第一個銅彈片431下側的開口部頂抵左導電彈片組中第一個導電條331的上表面,第三導電彈片組的第二個銅彈片432下側的開口部頂抵左導電條組中第二個導電條332的上表面。第四導電彈片組的第一個銅彈片441下側的開口部頂抵右導電彈片組中第一個導電條341的上表面,第四導電彈片組的第二個銅彈片442下側的開口部頂抵右導電條組中第二個導電條342的上表面。

蓋板9是塑料制成的平板,它的外輪廓與殼體1的上端面周邊的形狀對應。蓋板9主體為正方形,它的四個邊緣分別與殼體1的對應立壁外表面對齊。蓋板9前邊緣的中部設前凸的前凸耳91,前凸耳91對應殼體1上前磁鐵倉141上端的開口。蓋板9后邊緣的中部設后凸的后凸耳92,后凸耳92對應殼體1上后磁鐵倉142上端的開口。蓋板9左邊緣的中部設左凸的左凸耳93,左凸耳93對應殼體1上左磁鐵倉143上端的開口。蓋板9右前邊緣的中部設右凸的右凸耳94,右凸耳94對應殼體1上右磁鐵倉144上端的開口。蓋板9的四角各設一個小圓凸耳95;每個小圓凸耳95上開有一個豎向的過孔,該過孔的直徑略大于殼體1上端部四角處圓柱15的中心孔的直徑。

蓋板9扣在殼體1的上端口,四個自攻螺絲分別穿過蓋板9四角上對應小圓凸耳95的過孔,鎖緊在殼體1上對應小圓柱15的中心孔中。使蓋板9的主體遮蓋殼體1的上端口,蓋板9的前凸耳91遮蓋殼體1上前磁鐵倉141上端的開口。蓋板9的后凸耳92遮蓋殼體1上后磁鐵倉142上端的開口。蓋板9的左凸耳93遮蓋殼體1上左磁鐵倉143上端的開口。蓋板9的右凸耳94遮蓋殼體1上右磁鐵倉144上端的開口。底板5上四個上彈片組中各個銅彈片711、712、73、721、722、74上端的開口部分別頂抵蓋板9的下表面。

從圖5可以清楚地看到,底板5需要在殼體1內前后、左右移動,底板5上的四個導電彈片組的各個銅彈片411、412、421、422、431、432、441、442,和四個上彈片組的各個銅彈片711、712、721、722、73、74將隨著底板5分別相對對應的導電條及蓋板9滑動。因而位于內凸緣12前后兩側的各個導電條311、312、321、322的寬度應適當大于對應導電彈片組中銅彈片的寬度,該寬度差至少要等于LED面列陣51中的行距離S2。而內凸緣12左右兩側的各個導電條331、332、341、342的寬度應適當大于對應導電彈片組中銅彈片的寬度,該寬度差至少要等于LED面列陣51中的列距離S1。同樣,底板5的左右向(LED面列陣51的兩類行的延伸方向)邊長也應比殼體1內壁的左右向邊長小列距離S1的數值,底板5的前后向邊長也應比殼體1內壁的前后向邊長小行距離S2的數值。

外部的LED驅動電源有四路輸出,這四路輸出分別經殼體1的插座16和四個導電條組的各個導電條311、312、321、322、331、332、341、342,底板5上的四個導電彈片組的各個銅彈片411、412、421、422、431、432、441、442向底板5上LED面列陣51中四種LED組供電。

外部的電磁鐵驅動電源有四路輸出,這四路輸出分別經殼體1上的插座16向四個電磁鐵21、22、23、24供電。圖6中,最上邊的電壓-時間坐標圖中給出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的變化;在上側第二個電壓-時間坐標圖中給出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的變化:在下側倒數第二個電壓-時間坐標圖中給出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的變化;在最下邊的電壓-時間坐標圖中給出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的變化。

在開機的原始時間0的t1時刻之間,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為5伏(高電平,該數值也可根據具體電磁鐵的需要予以改變)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為0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為5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為0伏,第二電磁鐵22和第四電磁鐵24沒有磁力,第一電磁鐵21吸住底板5上的前鐵塊61而第三電磁鐵23吸住底板5的左鐵塊63,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前-左位置,參看圖3。

在t1時刻,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為5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為0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跳變為0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跳變為5伏,第二電磁鐵22和第三電磁鐵23沒有磁力,第一電磁鐵21吸住底板5上的前鐵塊61而第四電磁鐵24吸引底板5的右鐵塊64,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前側并向右移動。

在t1時刻到t2時刻之間,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為5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為0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為0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為5伏,第二電磁鐵22和第三電磁鐵24沒有磁力,第一電磁鐵21吸住底板5上的前鐵塊61而第四電磁鐵24吸住底板5的右鐵塊64,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前-右位置。

在t2時刻,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跳變為0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跳變為5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為0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為5伏,第一電磁鐵21和第三電磁鐵23沒有磁力,第四電磁鐵24吸住底板5上的右鐵塊64而第二電磁鐵22吸引底板5的后鐵塊62,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右側并向后移動。

在t2時刻到t3時刻之間,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為0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為5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為0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為5伏,第一電磁鐵21和第三電磁鐵23沒有磁力,第二電磁鐵22吸住底板5上的后鐵塊62而第四電磁鐵24吸住底板5的右鐵塊63,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后-右位置。

在t3時刻,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為0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為5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跳變為5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跳變為0伏,第一電磁鐵21和第四電磁鐵24沒有磁力,第二電磁鐵22吸住底板5上的后鐵塊62而第三電磁鐵23吸引底板5的左鐵塊63,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后側并向左移動。

在t3時刻到t4時刻之間,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為0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為5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為5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為0伏,第一電磁鐵21和第四電磁鐵24沒有磁力,第二電磁鐵22吸住底板5上的后鐵塊62而第三電磁鐵23吸住底板5的左鐵塊63,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后-左位置。

在t4時刻,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跳變為5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跳變為0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為5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為0伏,第二電磁鐵22和第四電磁鐵24沒有磁力,第三電磁鐵23吸住底板5上的左鐵塊63而第一電磁鐵21吸引底板5的前鐵塊61,底板5向殼體1內部的前方移動。

在t4時刻到t5時刻之間,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為5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為0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為5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為0伏,第二電磁鐵22和第四電磁鐵24沒有磁力,第一電磁鐵21吸住底板5上的前鐵塊61而第三電磁鐵23吸住底板5的左鐵塊63,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前-左位置。

在t5時刻,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為5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為0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跳變為0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跳變為5伏,第二電磁鐵22和第三電磁鐵23沒有磁力,第一電磁鐵21吸住底板5上的前鐵塊61而第四電磁鐵24吸引底板5的右鐵塊64,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前側并向右移動。顯然,這是重復t1時刻的動作。

在t5時刻到t6時刻之間,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為5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為0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為0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為5伏,第二電磁鐵22和第三電磁鐵24沒有磁力,第一電磁鐵21吸住底板5上的前鐵塊61而第四電磁鐵24吸住底板5的右鐵塊64,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前-右位置。顯然,這是重復t1時刻到t2時刻之間的動作。

在t6時刻,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跳變為0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跳變為5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為0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為5伏,第一電磁鐵21和第三電磁鐵23沒有磁力,第四電磁鐵24吸住底板5上的右鐵塊64而第二電磁鐵22吸引底板5的后鐵塊62,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右側并向后移動。顯然,這是重復t2時刻的動作。

在t6時刻到下一時刻之間,供給第一電磁鐵21的電壓V1為0伏而供給第二電磁鐵22的電壓V2為5伏,供給第三電磁鐵23的電壓V3為0伏而供給第四電磁鐵24的電壓V4為5伏,第一電磁鐵21和第三電磁鐵23沒有磁力,第二電磁鐵22吸住底板5上的后鐵塊62而第四電磁鐵24吸住底板5的右鐵塊63,底板5位于殼體1內部的后-右位置。這是重復t2時刻到t3時刻的動作。

以后在外部的電磁鐵驅動電源四路輸出的控制下,四個電磁鐵21、22、23、24和對應的鐵塊周而復始重復t1時刻及其到t5時刻的動作。底板5間歇地在殼體1的內凸緣12與蓋板9之間進行右移,停頓,再后移,再停頓,再左移、再停頓、再前移和再停頓的動作,圖2中每一個虛線的方框分別標示出一個相應的第一種LED511隨底板5做上述平移運動時的運動軌跡。可以確定,底板5完成一個上述平移運動周期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一種LED511的出射光照區域掃過一個矩形的區域,該矩形區域與每一個相鄰第一種LED511出射光照區域掃過的矩形區域相銜接并有部分交集。所有第一種LED511的出射光照區域掃過的矩形區域動態地覆蓋了整個光療區。同理所有第二種LED512的出射光照區域掃過相似的矩形區域動態地覆蓋了整個光療區,所有第三種LED513的出射光照區域掃過相似的矩形區域動態地覆蓋了整個光療區,所有第四種LED514的出射光照區域掃過相似的矩形區域動態地覆蓋了整個光療區。本實施例通過底板5做前后、左右平移運動徹底解決了多種LED組成的LED面列陣光照不均勻的問題,

二、實施例

本發明光療裝置的輻照器又一個實施例采用的四種LED以及在方形底板5的中部設置LED面列陣51的方式與前一實施例相同,不再贅述。

本輻照器實施例也采用殼體四周分別設置電磁鐵,底板5上的四個邊緣部分別設置鐵塊,底板5通過一組彈性元件安裝在殼體內;底板5上的LED面列陣51借助一組導電元件隨時取得外部LED電源的供電。控制向相互垂直的兩組相對設置電磁鐵的供電,利用電磁鐵對鐵塊的吸合與釋放,使底板5在殼體內做前后、左右平移運動的方式,促使每一種LED組的出射光照區域通過矩形的平面掃描運動消除空缺區域,達到在光療區照射面每一種LED組的光照實現動態均勻。

該輻照器的組成,請參看圖7:該輻照器除了帶有LED面列陣51的底板5以外,還包括一個殼體1’,四個電磁鐵21’、22’、23’、24’,八塊導電條311’、312’、321’、322’、331’、332’、341’、342’,八個觸點411’、412’、421’、422’、431’、432’、441’、442’,四個鐵塊61’、62’、63’、64’,五根彈簧71’、72’、73’、74’,和一塊蓋板9’。

結合圖7,參看圖8和圖9(為了便于觀察,圖8和圖9中各個零件的方向與圖7相反)。塑料制成的殼體1’,大致為橫截面呈方形的扁筒,其內腔11’的中部設“回”字形內凸緣12’。殼體1’左立壁103’和右立壁104’的下側中部分別設有向外凸出的左扣耳131’和右扣耳132’,以便穿套綁帶或搭扣帶,將輻照器臨時固定在患者的身體上,進行光療。殼體1’前立壁101’上部的中間位置設有向前凸出且后側與上側敞開的前磁鐵倉141’,其中固定安裝第一電磁鐵21’。殼體1’后立壁102’上部的中間位置設有向后凸出且前側與上側敞開的后磁鐵倉142’,其中固定安裝第二電磁鐵22’。殼體1’后立壁102’上部的左側設有一個窗口固定安裝插座16’。殼體1’左立壁103’上部的中間位置設有向左凸出且右側與上側敞開的左磁鐵倉143’,其中固定安裝第三電磁鐵23’。殼體1’右立壁104’上部的中間位置設有向右凸出且左側與上側敞開的右磁鐵倉144’,其中固定安裝第四電磁鐵24’。殼體1上端部的四角各設一個向外凸出的小圓柱15’,每個小圓柱15’上開有一個豎向的中心孔。四個電磁鐵21’、22’、23’、24’的引出線分別與插座16’上相應電磁鐵接線端子成電連接。

殼體1內凸緣12前側部分的上表面固定安裝前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11’、312’,內凸緣12’后側部分的上表面固定安裝后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21’、322’,內凸緣12’左側部分的上表面固定安裝左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31’、332’,內凸緣12’右側部分的上表面安裝固定右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41’、342’。前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11’、312’與后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21’、322’平行,左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31’、332’與右導電條組的兩個導電條341’、342’平行;前導電條組與左導電條組相垂直。八個導電條311’、312’、321’、322’、331’、332’、341’、34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四個導電條組中的第一塊導電條311’、321’、331’、341’分別與插座16’上對應LED電源的正極接線端子成電連接,四個導電條組中的第二塊導電條312’、322’、332’、342’分別與插座16’上對應LED電源的負極接線端子成電連接。

底板5為印刷電路板。兩個的銅質觸點411’、412’組成前觸點組,它們間隔地設置在底板5下表面的前側邊部。與前觸點組相類似,后觸點組的兩個銅質觸點421’、422’間隔地設置在底板5下表面的后側邊部,左觸點組的兩個銅質觸點431’、432’間隔地設置在底板5下表面的左側邊部,右觸點組的兩個銅質觸點441’、442’間隔地設置在底板5下表面的右側邊部。

底板5的下表面上在四個觸點組包圍的居中區域內,四種LED組的各LED511、512、513、514如前所述交錯地分散設置,組成LED面陣列51。前觸點組的第一個觸點411’與第一種LED組中所有第一種LED511的正極成電連接,前觸點組的第二個觸點412’與第一種LED組中所有第一種LED511的負極成電連接。后觸點組的第一個觸點421’與第二種LED組中所有第二種LED512的正極成電連接,后觸點組的第二個觸點422’與第二種LED組中所有第二種LED512的負極成電連接。左觸點組中第一個觸點431’與第三種LED組中所有第三種LED513的正極成電連接,左觸點組的第二個觸點432’與第三種LED組中所有第三種LED513的負極成電連接。右觸點組中第一個觸點441’與第四種LED組中所有第四種LED514的正極成電連接,右觸點組的第二個觸點442’與第四種LED組中所有第四種LED514的負極成電連接。

底板5的上表面,在前邊緣部的中部固定安裝前鐵塊61’,在后邊緣部的中部固定安裝后鐵塊62’,在左邊緣部的中部固定安裝左鐵塊63’,在右邊緣部的中部固定安裝右鐵塊64’。底板5的上表面,在右前角固定安裝第一彈簧71’,在左前角固定安裝第二彈簧72’,在左后角固定安裝第三彈簧73’,在右后角固定安裝第四彈簧74’,在中央位置固定安裝第五彈簧75’。

安裝了LED面陣列51,四個觸點組的各觸點411’、412’、421’、422’、431’、432’、441’、442’,四塊鐵塊61’、62’、63’、64’和五根彈簧71’、72’、73’、74’、75’的底板5,放置在殼體1’內腔11’的上部。前觸點組中第一個觸點411’頂抵前導電條組中第一個導電條311’的上表面,前觸點組的第二個觸點412’頂抵前導電條組中第二個導電條312’的上表面。后觸點組的第一個觸點421’頂抵后導電條組中第一個導電條321’的上表面,后觸點組的第二個觸點422’頂抵后導電條組中第二個導電條322’的上表面。左觸點組的第一個觸點431’頂抵左導電彈片組中第一個導電條331’的上表面,左觸點組的第二個觸點432’頂抵左導電條組中第二個導電條332’的上表面。右觸點組的第一個觸點441’頂抵右導電彈片組中第一個導電條341’的上表面,右觸點組的第二個觸點442’頂抵右導電條組中第二個導電條342’的上表面。

蓋板9’是塑料制成的平板,它的外輪廓與殼體1’的上端面周邊的形狀對應。蓋板9’主體為正方形,它的四個邊緣分別與殼體1’的對應立壁外表面對齊。蓋板9’前邊緣的中部設前凸的前凸耳91’,前凸耳91’對應殼體1’上前磁鐵倉141’上端的開口。蓋板9’后邊緣的中部設后凸的后凸耳92’,后凸耳92’對應殼體1’上后磁鐵倉142’上端的開口。蓋板9’左邊緣的中部設左凸的左凸耳93’,左凸耳93’對應殼體1’上左磁鐵倉143’上端的開口。蓋板9’右前邊緣的中部設右凸右凸耳94’,右凸耳94’對應殼體1’上右磁鐵倉144’上端的開口。蓋板9’的四角各設一個小圓凸耳95’;每個小圓凸耳95’上開有一個豎向的過孔,該過孔的直徑略大于殼體1’上端部四角處圓柱15’的中心孔的直徑。

蓋板9’下表面的右前角對應底板5上的第一彈簧71’的上端設置帶上凹窩的下凸臺961’,蓋板9下表面的左前角對應底板5上的第二彈簧72’的上端設置帶上凹窩的下凸臺962’;蓋板9下表面的左后角對應底板5上的第三彈簧73’設置帶上凹窩的下凸臺;蓋板9’下表面的右后角對應底板5上的第四彈簧74’設置帶上凹窩的下凸臺。蓋板9’下表面的中央對應底板5上的第五彈簧75’的上端設置帶上凹窩的下凸臺965’。

將蓋板9’扣在殼體1’的上端口,使底板5上五根彈簧71’、72’、73’、74’、75’的上端分別插在對應下凸臺的上凹窩內。四個自攻螺絲分別穿過蓋板9’四角上對應小圓凸耳95’的過孔,鎖緊在殼體1’上對應小圓柱15’的中心孔中。使蓋板9’的主體遮蓋殼體1’的上端口,蓋板9’的四個凸耳91’、92’、93’、94’分別遮蓋殼體1’上對應磁鐵倉上端的開口。

底板5的左右向(LED面列陣51的兩類行的延伸方向)邊長應比殼體1’內壁的左右向邊長小列距離S1的數值,底板5的前后向邊長應比殼體1’內壁的前后向邊長小行距離S2的數值。從圖9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個彈簧71’、72’、73’、74’、75’的推壓作用下,底板5上四個觸點組的各觸點411’、412’、421’、422’、431’、432’、441’、442’分別抵緊殼體1’的內凸緣12’上四個導電條組中對應的導電條。當底板5在殼體1內前后、左右移動時,底板5上的五根彈簧71’、72’、73’、74’、75’將隨著底板5分別相對殼體1’做側向的擺動。底板5上四個觸點組的各觸點411’、412’、421’、422’、431’、432’、441’、442’分別相對殼體1’的內凸緣12’上四個導電條組中對應的導電條滑動。

與前一實施例相似,在外部的電磁鐵驅動電源四路輸出的控制下,四個電磁鐵21’、22’、23’、24’和對應的鐵塊周而復始重復t1時刻及其到t5時刻的動作。底板5間歇地在殼體1’的內凸緣12’上方沿著殼體1’的內壁進行右移,停頓,再后移,再停頓,再左移、再停頓、再前移和再停頓的動作,底板5完成一個上述平移運動周期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一種LED511的出射光照區域掃過一個矩形的區域,該矩形區域與每一個相鄰第一種LED511出射光照區域掃過的矩形區域相銜接并有部分交集。所有第一種LED511的出射光照區域掃過的矩形區域動態地覆蓋了整個光療區。同理所有第二種LED512的出射光照區域掃過相似的矩形區域動態地覆蓋了整個光療區,所有第三種LED513的出射光照區域掃過相似的矩形區域動態地覆蓋了整個光療區,所有第四種LED514的出射光照區域掃過相似的矩形區域動態地覆蓋了整個光療區。

本實施例的一個變形,將五根彈簧作為導電元件;而不使用導電條組和觸點組。設在底板5四角的那四根彈簧71’、72’、73’、74’的下端分別與底板5上LED面列陣51中一種對應的LED的正極成電連接,設在底板5中央的彈簧75’與底板5上四種LED的負極成電連接。在蓋板9’的五個下凹臺的上凹窩內分別固定安裝導電片。蓋板9’下表面四角的下凸臺中的導電片分別通過導線與殼體1’上的插座16’上對應LED電源的正極接線端子成電連接。蓋板9’下表面中央下凸臺內的導電片通過導線與殼體1’上的插座16’上四種LED電源的負極接線端子成電連接。在蓋板9’設置指示的方位的標志,當按照標志的方位將蓋板9’扣在殼體1’的上端口,底板5上的五根彈簧71’、72’、73’、74’、75’的上端分別插在對應下凸臺的上凹窩內,并抵住其中的導電片;也可以使底板5上的LED面列陣51隨時取得外部LED電源的供電。這樣做的代價是殼體1’上的插座16’與蓋板9’之間需要設置導線。這將使裝配工作變得復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不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屬于本發明涵蓋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