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醫藥制備領域,具體是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
背景技術:
牙齒是一種在很多脊椎動物上存在的結構,牙齒是人類身體最堅硬的器官。人的一生有兩副天然牙,一副是乳牙,一副是恒牙。乳牙掉了后,便長出了恒牙。恒牙掉后不能再生。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義齒成為人類的第三副牙。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牙齒的配合進行發聲說話、咀嚼飲食等行為。同時,牙齒的健康、美觀也與咱們的日常各方面緊密相關。每個牙都分為牙冠、牙根和牙頸三部分。牙冠是露出于口腔的部分,潔白而有光澤;牙根嵌于牙槽內,借牙周膜與骨質結合,牙根尖部有一孔,稱為牙根尖孔,有血管、神經出入,牙頸為牙冠和牙根間稍細的部分,外包以牙齦。牙的構造主要是由牙質構成,在牙根部牙質的外面包有一層粘合質(牙骨質),而在牙冠部表面有白色、光亮、堅硬的釉質。釉質是人體中鈣化程度最高的組織。牙內部的腔隙稱為牙腔,牙腔內充滿血管、神經和結締組織,稱為牙髓。口腔內的乳酸桿菌能使糖類酵解產酸,導致釉質脫鈣,產生空洞,臨床稱為齲齒。若齲洞不斷加深,波及牙髓的神經,則可引起劇痛。牙痛是指牙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為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癥狀之一,可見于齲齒、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傷、牙本質過敏、楔狀缺損等。牙痛大多由牙齦炎和牙周炎、齲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是由于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齒受到牙齒周圍食物殘渣、細菌等物結成的軟質的牙垢和硬質的牙石所致的長期刺激,及不正確的刷牙習慣,維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因此,急需研發一種適合療效好、速度快、價格低、無毒副作用的止痛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非那西丁13-18份、醋氯芬酸2-6份、三七粉10-20份、吲哚美辛13-15份、葡醛內酯4-9份、果膠2-6份、鼠李鉍鎂0.2-0.7份、三苯氧氨5-8份、枸櫞酸鈉2-8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緩解牙痛的止痛藥,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非那西丁14-16份、醋氯芬酸3-5份、三七粉13-18份、吲哚美辛13-15份、葡醛內酯5-8份、果膠2-6份、鼠李鉍鎂0.4-0.6份、三苯氧氨5-8份、枸櫞酸鈉3-6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緩解牙痛的止痛藥,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非那西丁15份、醋氯芬酸4份、三七粉16份、吲哚美辛14份、葡醛內酯7份、果膠4份、鼠李鉍鎂0.5份、三苯氧氨7份、枸櫞酸鈉5份。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在醫藥級潔凈區內,按上述計量比稱取非那西丁、醋氯芬酸、三七粉、吲哚美辛、葡醛內酯、果膠、鼠李鉍鎂、三苯氧氨、枸櫞酸鈉,過篩,機械混勻后添加超純水,放置制藥混合機中,混合4-8min,控制RSD≤5%,混合后壓片并低溫干燥,溫度控制在4-8℃,包裝即得緩解牙痛的止痛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具體步驟中混合6min。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具體步驟中溫度控制在6℃。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主要醫治蛀牙痛、風火牙痛、牙周炎、神經性牙痛、細菌性感染牙痛等病,使用時,只要將本成品藥涂敷于患病處,在3-5秒鐘內解除牙痛,達到理想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非那西丁13份、醋氯芬酸2份、三七粉10份、吲哚美辛13份、葡醛內酯4份、果膠2份、鼠李鉍鎂0.2份、三苯氧氨5份、枸櫞酸鈉2份。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在醫藥級潔凈區內,按上述計量比稱取非那西丁、醋氯芬酸、三七粉、吲哚美辛、葡醛內酯、果膠、鼠李鉍鎂、三苯氧氨、枸櫞酸鈉,過篩,機械混勻后添加超純水,放置制藥混合機中,混合4min,控制RSD≤5%,混合后壓片并低溫干燥,溫度控制在4℃,包裝即得緩解牙痛的止痛藥。
實施例2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非那西丁14份、醋氯芬酸3份、三七粉13份、吲哚美辛13份、葡醛內酯5份、果膠2份、鼠李鉍鎂0.4份、三苯氧氨5份、枸櫞酸鈉3份。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在醫藥級潔凈區內,按上述計量比稱取非那西丁、醋氯芬酸、三七粉、吲哚美辛、葡醛內酯、果膠、鼠李鉍鎂、三苯氧氨、枸櫞酸鈉,過篩,機械混勻后添加超純水,放置制藥混合機中,混合4min,控制RSD≤5%,混合后壓片并低溫干燥,溫度控制在4℃,包裝即得緩解牙痛的止痛藥。
實施例3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非那西丁15份、醋氯芬酸4份、三七粉16份、吲哚美辛14份、葡醛內酯7份、果膠4份、鼠李鉍鎂0.5份、三苯氧氨7份、枸櫞酸鈉5份。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在醫藥級潔凈區內,按上述計量比稱取非那西丁、醋氯芬酸、三七粉、吲哚美辛、葡醛內酯、果膠、鼠李鉍鎂、三苯氧氨、枸櫞酸鈉,過篩,機械混勻后添加超純水,放置制藥混合機中,混合6min,控制RSD≤5%,混合后壓片并低溫干燥,溫度控制在6℃,包裝即得緩解牙痛的止痛藥。
實施例4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非那西丁16份、醋氯芬酸5份、三七粉18份、吲哚美辛15份、葡醛內酯8份、果膠6份、鼠李鉍鎂0.6份、三苯氧氨8份、枸櫞酸鈉6份。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在醫藥級潔凈區內,按上述計量比稱取非那西丁、醋氯芬酸、三七粉、吲哚美辛、葡醛內酯、果膠、鼠李鉍鎂、三苯氧氨、枸櫞酸鈉,過篩,機械混勻后添加超純水,放置制藥混合機中,混合8min,控制RSD≤5%,混合后壓片并低溫干燥,溫度控制在8℃,包裝即得緩解牙痛的止痛藥。
實施例5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為:非那西丁18份、醋氯芬酸6份、三七粉20份、吲哚美辛15份、葡醛內酯9份、果膠6份、鼠李鉍鎂0.7份、三苯氧氨8份、枸櫞酸鈉8份。
一種緩解牙痛的止痛藥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首先,在醫藥級潔凈區內,按上述計量比稱取非那西丁、醋氯芬酸、三七粉、吲哚美辛、葡醛內酯、果膠、鼠李鉍鎂、三苯氧氨、枸櫞酸鈉,過篩,機械混勻后添加超純水,放置制藥混合機中,混合8min,控制RSD≤5%,混合后壓片并低溫干燥,溫度控制在8℃,包裝即得緩解牙痛的止痛藥。
臨床試驗
1、病例來源
在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門診部篩選300例牙痛志愿患者,男150例,女150例,年齡12~65歲,平均年齡40.7歲,火牙患者213例,齲齒患者204例,牙周炎75例,牙髓炎56例,牙本質過敏82例,牙疼表現為: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牙齦紅腫、部分有出血現象,患者牙痛時間最短一天,最長17天,平均7.4天。將所有患者平均分為5組,各組患者無統計學差異。
2、治療方法上述5組患者分別按照本發明的方法服用上述實施例3制備的止痛藥,3日為一療程,每天2次,每次1g,觀察一療程后治療結果。
3、療效標準顯效:牙齒疼痛、紅腫出血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有效:牙痛發作次數以及發作時疼痛的程度比治療前明顯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明顯變化或加重。
4、結果:實施例3制備的止痛藥,顯效總人數為287例,有效人數為8例,無效人數為5例,總有效率為98.3%。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