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心電測量手套。
背景技術:
心電測量是醫學診斷及研究中常見的人體生理參數測量。現階段行業內心電測量還是比較傳統的測量方式居多,即為:心電測量機器配合常規的線束導聯來完成心電測量。這種做法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操作才能完成測量,并且測量方式比較固定。
為了更方便快捷的進行測量,還可采用可穿戴式心電測量法,可穿戴式心電測量儀器完成心電測量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形態。一種是可穿戴式背心,另一種是可穿戴式心電手套。前一種方式是心電信息采集電極片嵌入到背心中,配合心電處理電路實現人體電位信號采集的功能。后一種方式一般通過兩只手套來實現心電測量。其中,手套內部是心電信息采集的電極片,電極片一般是貼在手指上或者手掌內部,配合心電處理電路實現人體電位信號采集的功能。可穿戴式心電測量法,相對前面一種測量起來更方便快捷,操作人員也不必局限于醫務人員。
然而,由于現有的可穿戴式心電手套方案基本都是通過將電極貼在手套內側的手指或者手掌內來完成心電信號采集,因此電極只能采集到手上的電位,而不能對最重要的部分,即對心臟周圍的區域進行測量。這樣測量出來的心電波形有一些波形會測量不到,進而導致測量出來的心電波形不準確。而現有的可穿戴式背心方案基本都是將電極貼在背心內側的固定位置來完成心電信號的采集,即,這種方法的電極是固定不動的。而人的體型身高等很多因素會使得電極的位置在人身體上對應不準確,考慮到電極沿著肢體放置的位置可以影響心電圖的電壓、占空比和周期,因此現有的可穿戴式背心方案也將影響心電波形的準確性,從而不能準確的反應心電圖形的正確性,最終影響醫生對病人健康情況的判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心電測量手套,以至少解決現有的心電測量手套檢測結果不準確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心電測量手套,包括手套本體,所述手套本體上設有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所述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導軌可沿所述第二導軌滑動,所述第一導軌上設有用于測量心電信息的電極裝置,所述電極裝置可沿所述第一導軌滑動。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心電測量手套,手套本體上設有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且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導軌可沿第二導軌滑動,第一導軌上設有用于測量心電信息的電極裝置,電極裝置可沿第一導軌滑動。這樣,利用第一導軌可沿第二導軌滑動,進而使第一導軌可沿第二導軌的延伸方向滑動至任意位置,同時,電極裝置可沿第一導軌的延伸方向滑動至任意位置,由于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的延伸方向垂直,進而通過將電極裝置在第一導軌的延伸方向滑動,以及將第一導軌沿第二導軌的延伸方向滑動,使電極裝置可以滑動至手套本體上的任意位置。這樣,對于不同體型身高的用戶,當用戶戴上該心電測量手套,將手放置于心臟區域位置,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滑動電極裝置和第一導軌的方式選擇人體需要測量的位置,直到將電極裝置調整到心電測量點的標準位置。當調整完電極裝置位置之后就可以開始進行心電圖形的測量。進而對于不同體型身高的用戶,均可以準確采集到分布在人身體四肢以及心臟周圍的電位信號,從而完成心電測量。相比于現有技術的可穿戴式心電手套方案和可穿戴式背心方案,由于該心電測量手套可以準確采集到分布在人身體四肢以及心臟周圍的電位信號,因此心電測量的檢測結果將更加準確,從而可以為醫生提供有效的輔助診斷,為心臟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有效的支持。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電極位于肢體的不同位置時的心電波形圖;
圖2為標準12導聯分布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心電測量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心電測量手套中的第一導軌與電極裝置配合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心電測量手套中的第一導軌上標注刻度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心電測量手套中的第二導軌上標注刻度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心電測量手套的電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下述各實施例的描述清楚簡潔,首先給出醫學上標準12導聯的相關介紹如下:
醫學應用中導聯數量一般分為3、5和標準12導聯。不同導聯對應不同數量的電極片,導聯數量越多,越可以更加準確的反映出心電的波形圖。圖2為標準12導聯分布圖,其中:
V1導聯:正電極置于胸骨右緣第4肋間;
V2導聯:正電極置于胸骨左緣第4肋間;
V3導聯:正電極置于V2與V4位置的連線中點;
V4導聯:正電極置于左側鎖骨中線與第5肋間的交叉點;
V5導聯:正電極置于左腋前線與V4水平線的交叉點;
V6導聯:正電極置于左腋中線與V4水平線的交叉點;
RA導聯:正電極置于右側上肢;
RL導聯:正電極置于右側下肢;
LA導聯:正電極置于左側上肢;
LL導聯:正電極置于左側下肢。
其中,導聯是醫學常用術語,實際上是一種電位差,比如圖1中利用10個電極片實現標準12導聯。除了V1-V6導聯對應的6個電極片,其余4個電極片(分別為LA、LL、RA、RL)分布在四肢周圍,其中右側下肢為參考地。圖2中這種四肢導聯的放置方法是將肢體導聯電極放置在軀干部位,這種做法可以減少由上、下肢體活動造成的噪音干擾,對于做運動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有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心電測量手套,如圖3所示,包括手套本體1,手套本體1上設有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導軌2可沿第二導軌3滑動,第一導軌2上設有用于測量心電信息的電極裝置4,電極裝置4可沿第一導軌2滑動。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心電測量手套,如圖3所示,手套本體1上設有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且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導軌2可沿第二導軌3滑動,第一導軌2上設有用于測量心電信息的電極裝置4,電極裝置4可沿第一導軌2滑動。這樣,利用第一導軌2可沿第二導軌3滑動,進而使第一導軌2可沿第二導軌3的延伸方向滑動至任意位置,同時,電極裝置4可沿第一導軌2的延伸方向滑動至任意位置,由于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的延伸方向垂直,進而通過將電極裝置4在第一導軌2的延伸方向滑動,以及將第一導軌2沿第二導軌3的延伸方向滑動,使電極裝置4可以滑動至手套本體1上的任意位置。這樣,對于不同體型身高的用戶,當用戶戴上該心電測量手套,將手放置于心臟區域位置,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滑動電極裝置4和第一導軌2的方式選擇人體需要測量的位置,直到將電極裝置4調整到心電測量點的標準位置。當調整完電極裝置4位置之后就可以開始進行心電圖形的測量。進而對于不同體型身高的用戶,均可以準確采集到分布在人身體四肢以及心臟周圍的電位信號,從而完成心電測量。相比于現有技術的可穿戴式心電手套方案和可穿戴式背心方案,由于該心電測量手套可以準確采集到分布在人身體四肢以及心臟周圍的電位信號,因此心電測量的檢測結果將更加準確,從而可以為醫生提供有效的輔助診斷,為心臟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有效的支持。
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的實施方式有多種,只要可使電極裝置4可沿第一導軌2滑動,且第一導軌2可沿第二導軌3滑動即可,在此不作具體限定,在其中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參照圖3和圖4,第一導軌2包括第一導軌本體21和設置在第一導軌本體21上的第一導向槽22,第一導向槽22沿第一導軌2延伸方向設置,第一導向槽22可引導電極裝置4沿第一導軌2延伸方向滑動(圖4是第一導軌2與電極裝置4滑動配合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第二導軌3的結構未圖示),第二導軌3包括第二導軌本體和設置在第二導軌本體上的第二導向槽,第二導向槽沿第二導軌3延伸方向設置,第一導軌2下方設有凸起,凸起與第二導向槽滑動配合。在第一導軌本體21上設置第一導向槽22,用以引導電極裝置4沿第一導軌2的延伸方向滑動,其中,電極裝置4可以整體滑動配合在第一導向槽22內,也可以一部分與第一導向槽22滑動配合,在此不限定。在第二導軌本體上設置第二導向槽,用以引導第一導軌2沿第二導軌3的延伸方向滑動,其中,將第一導軌2整體與第二導向槽滑動配合,較難以實施,因此,采用第一導軌2上的一部分與第二導向槽滑動配合,即在第一導軌2下方設置凸起,利用凸起與第二導向槽滑動配合,來引導第一導軌2沿第二導軌3的延伸方向滑動。
設置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槽,使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的加工較為復雜,因此,為了方便加工,易于實現,第一導軌2為磁性材料制作,電極裝置4可吸附于第一導軌2上。這樣,第一導軌2可以不用設置第一導向槽,利用電極裝置4可吸附于第一導軌2上的特點,可以實現電極裝置4沿第一導軌2延伸方向的滑動,而且可以定位在任意一滑動點上。當然,在第一導軌2為磁性材料制作的基礎上,依然可以在第一導軌本體上設置第一導向槽,可使電極裝置4與第一導軌2的滑動配合更可靠。
為方便調整電極裝置4位于手套本體1上的位置,在每次測量完成后,電極裝置4應調整回一個初始位置,第一導軌2上設有第一標記,第二導軌3上設有第二標記,當電極裝置4位于第一標記處,且第一導軌2位于第二標記處時,電極裝置4位于初始位置。這樣,利用第一導軌2上的第一標記24,以及第二導軌3上的第二標記,可以很方便迅速地找到電極裝置4的初始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人的體型身高各有不同,但是,大多數人的體型還是比較相近的,因此,可將上述電極裝置4的初始位置設為接近大多數人的標準心電測量點的位置,這樣,在測量前利用第一標記和第二標記,將電極裝置4設置在初始位置,使電極裝置4的位置基本與人體的標準心電測量點一致,即使有些許偏差,也只需要略微的調整,即可將電極裝置4調整到心電測量點的標準位置,更加簡化了心電測量的程序。
第一標記和第二標記可以是任何可以標記位置的結構或標注,例如在第一標記處和第二標記處畫標記線或設置人可直觀看見的結構等,同時,為了使電極裝置4滑動至初始位置時可以很好的固定,第一標記為沿垂直于第一導軌2延伸方向開設的第一凹槽,第二標記為沿垂直于第二導軌3延伸方向開設的第二凹槽,這樣,當電極裝置4移動至初始位置時,電極裝置4與第一凹槽配合卡接,上述第一導軌下方的凸起與第二凹槽配合卡接。將第一標記設置為第一凹槽,第二標記設置為第二凹槽,在可明確找到電極裝置4的初始位置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電極裝置4與第一凹槽配合卡接,以及凸起與第二凹槽配合卡接,將電極裝置4的位置很好的固定。
為了調整電極裝置4位置的過程更加精確,如圖5和圖6所示,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上均標注有刻度線。標注了刻度線后,電極裝置4的調整范圍數值化,可以使調整電極裝置4位置的過程更加精確。同時,優選地,可結合電極裝置4的初始位置來標注刻度線,即刻度線從電極裝置4位于初始位置處時開始標注,這樣,也可以借助刻度線來確定電極裝置4的初始位置。而且,所有的調整都有相對于初始位置刻度的參考刻度,通過此刻度可以準確定位不同人體標準心電測量點的位置,從而有助于操作者獲得更為準確的心電測量結果。
參照圖1和圖2,檢測心電信息用的電極裝置4一般需要多個,例如,標準12導聯就需要有12個電極裝置4,且每個電極裝置4對應人體有一個固定的測量點,因此,為確保每個電極裝置4在調整位置的過程中互不干涉,且可準確對應人體的標準測量點,如圖3所示,第一導軌2為多個,且多個第一導軌2彼此平行設置,每個第一導軌2上均設有一個電極裝置4。多個電極裝置4一一對應設置在多個第一導軌2上,每個電極裝置4可在其滑動連接的第一導軌2上獨立的調整位置,在調整位置的過程中互不干涉,且可準確對應人體的標準測量點。
需要說明的是,參照圖2,人體心電測量標準的十二導聯中,RA導聯、LA導聯、RL導聯和LL導聯與其他導聯相距較遠,如果將測量該四個測量點的電極裝置4都設置在手套本體1上,基于手套本體1面積的限制,很難實現對上述四個測量點的測量,因此,為解決此問題,一方面,手套本體1可延伸至手臂處。即,手套本體1可達到手肘位置,從而使手肘位置處的電極裝置4可以接觸到上述四個測量點,以方便測量;另一方面,可將上述四個測量點對應的電極裝置4用導電介質連接在手套本體1上,在測量時,將電極裝置4牽引至對應的測量點位置,即可對上述四個測量點進行測量。
基于心電測量手套的形狀,為方便操作,如圖3所示,第二導軌3的延伸方向與手套本體1的手指延伸方向一致。這樣,多個第一導軌2與手套本體1的手指延伸方向垂直,整體布局合理,調整電極裝置4位置的操作比較方便。當然,第二導軌3可以為一條或多條導軌,一條導軌節省材料,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的滑動配合較順暢,多條導軌使第一導軌2與第二導軌3間為多點滑動連接,結構更加穩固。
為了使心電測量手套的檢測更簡便,可將心電測量中所需的其他部件也集成在手套本體1上,例如,手套本體1內設有用于處理心電信號的處理單元,電極裝置4與處理單元電連接。在手套本體1內集成處理單元,使用戶在使用心電測量手套時,不用在額外連接心電信號處理的設備即可直接進行測量,使檢測更簡便。當然,還可以集成用于顯示心電信息的顯示單元等,在此不再詳述。
在設置了處理單元后,需要將電極裝置4與處理單元電連接,可以是無線連接也可以是有線連接,其中,由于檢測的心電信號需要時時傳遞,且多組信號并行,無線信號往往易受干擾而產生偏差,因此,優選采用導電介質電連接。但是,采用導電介質電連接后,為方便電極裝置4的位置調整,需要導電介質可隨電機裝置4一起移動,因此,參照圖4和圖7所示,電極裝置4通過導電介質5與處理單元電連接,第一導軌2內和第二導軌3內均設有出線槽6,導電介質5從出線槽6內穿過。這樣,通過導電介質5穿過出線槽6,在電極裝置4調整位置時,導電介質5可在出線槽6內活動,進而很好的解決了電極裝置4調整位置時,電極裝置4與導電介質5連接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心電測量手套可以是左手手套,也可以是右手手套,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為了方便測量,電極裝置4優選地位于手套本體1手心的一側,而手套本體1手背的一側可以設置顯示單元等,便于觀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