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血虛便秘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血虛便秘是人群中常見的癥狀,主要是由燥熱內結、氣機郁結、津液不足和脾腎虛寒所引起。血虛便秘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大便干結、排出困難、面色淡白無華、心悸、頭暈、純色淡白、舌淡、苔白、脈細。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過長導致毒素堆積,影響身體健康。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治療便秘的藥物有以下幾種類別:容積性瀉藥、腸動力藥物、刺激性瀉藥、滲透性緩瀉藥物、潤腸性瀉藥等。這些類別的藥物雖然作用快,效力強,但是治標不治本,針對性,適用人裙范圍小,長期使用容易產生依賴性。因此市場急需開發一種標本兼治、性質溫和、試用人群廣泛的治療血虛便秘的中藥藥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針對性強、標本兼治、適用廣泛人群,具有補血益氣、潤燥通便、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淤通徑功效的治療血虛便秘的中藥組合物。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血虛便秘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制而成:當歸10-20份、火麻仁10-20份、苦杏仁5-10份、大黃5-10份、芍藥5-10份、薄荷葉10-20份。
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制而成:當歸10份、火麻仁20份、苦杏仁5份、大黃10份、芍藥5份、薄荷葉20份。
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制而成:當歸20份、火麻仁10份、苦杏仁10份、大黃5份、芍藥10份、薄荷葉10份.
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制而成:當歸15份、火麻仁15份、苦杏仁7份、大黃7份、山藥7份、薄荷葉15份。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按照常規的方法采用水煎熬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中藥原料放入容器內,加清水水漫過藥面浸泡5-10分鐘后將水倒掉,再加水漫過藥面5-7厘米,開火進行煎煮至水沸騰后關火,關火10-15分鐘后,濾掉藥物殘渣,留取湯汁服用。
用法用量: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可采用多種方法制取藥劑。其中,湯劑方法為用水煎熬。按以上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為一劑,病人每天服用一劑,早上為最佳服用時間,兩周為一個療程。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各原料成分的功效如下:
當歸含有揮發油、有機酸、生物堿、多種元素及微量元素等,故對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子宮平滑肌、肝臟系統都有保護作用;
火麻仁,潤燥通便,補益虛勞用于消渴陰虧腸燥,修復心肌,滋陰補虛而潤燥;
苦杏仁主治功效,潤腸通便、血虛津枯、腸燥便秘;
大黃主治功效,泄熱通腸、逐淤痛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
芍藥主治功效,柔腸止痛、肝胃不和、血虛、甘陰不足和肝陽上炕;
薄荷葉的主治功效,食滯氣脹、陰虛血燥、肝陽扁亢、疏肝行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治療血虛便秘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制而成:當歸10份、火麻仁20份、苦杏仁5份、大黃10份、芍藥5份、薄荷葉20份。
實施例2:一種治療血虛便秘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制而成:當歸10份、火麻仁20份、苦杏仁5份、大黃10份、芍藥5份、薄荷葉20份。
實施例3:一種治療血虛便秘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制而成:當歸15份、火麻仁15份、苦杏仁7份、大黃7份、山藥7份、薄荷葉15份。
以上實施例僅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并非對發明做出的任何限制,凡在本發明實質上內容做出的簡單修改和改進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