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屬于中草藥口服制劑領域。
背景技術: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癥。如未能及時治療,炎癥可由牙齦向深層擴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而發展為牙周炎。由于早期多無明顯自覺癥狀而已被忽視,待有癥狀時已較為嚴重,甚至無法保留牙齒。因而必須及時就診展開治療。牙周炎的主要病因為菌斑,菌斑是粘附于牙齒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沖洗等方法去除。其次為牙石,牙石是指沉積在牙面上的礦化的菌斑,根據其沉積部位和性質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兩種,牙石構成了菌斑附著和細菌滋生的良好環境。再者為創傷性咬合,指在咬合時,咬合力過大或異常,超越了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的咬合稱之;創傷性咬合包括咬合時的早接觸、牙合干擾、夜間磨牙等。其他如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組織驗證的發生。同時,全身易感因素,如遺傳因素、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缺陷、某些系統疾病、精神壓力等也是其發病基本因素。牙周炎可引發牙周袋的形成,使牙周溢膿甚至牙齒松動;患者常感鈍痛。
對于牙周炎治療,西醫常使用機械清除菌斑和牙石的方法,包括潔治、刮治、根面平整等,是治療牙周炎、防止其復發的最主要的、簡單而有效的手段。同時配合藥物治療,包括全身藥物治療和局部藥物治療,全身藥物治療常使用抗菌藥物,如硝基咪唑類藥物甲硝唑、替硝唑等;局部用藥主要有含漱藥物、局部消炎收斂藥、抗菌藥物沖洗、緩釋及控釋局部抗菌藥物。但這些治療方法存在治療效果不佳、易復發、副作用顯著、長期治療效果差、可能引發過敏等不足之處。
現代中醫學認為“腎虛火旺為內因,濕熱為外因”是牙周炎的主要病因,此學說主要從集體全身狀況、外部環境兩方面綜合闡述了牙周炎的病因。因此本發明從中草藥入手,提供一種含有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可有效預防、治療牙周炎引起的牙痛癥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適合牙周炎引發牙痛患者或者有輕微上火癥狀的人群服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山茶提取物30-50份、金銀花20-30份、黃連1-5份、紫花地丁10-15份、麥冬20-25份、固齒膏3-8份。
優選的,一種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山茶提取物38份、金銀花22份、黃連3份、紫花地丁12份、麥冬20份、固齒膏5份。
其中,所述山茶提取物為山茶皂苷、山茶黃酮類提取物,其提取方法為:
(1)山茶花洗凈瀝干,加入6-10倍體積的60-80%vol的乙醇,80℃下浸提20min,過0.45um濾膜,減壓蒸餾后經大孔樹脂吸附,用80%乙醇洗脫,洗脫液經減壓濃縮冷凍干燥得山茶花多酚粉末;
(2)山茶皂素的提取:取山茶樹葉及梗,洗凈粉碎至毫米級大小,加入60-80%vol的乙醇,于60℃下浸提2h,得皂素粗提液,后經體積排阻色譜分離并冷凍干燥得到山茶皂素粉末。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的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1)取上述重量份的金銀花、黃連、紫花地丁、麥冬以及固齒膏,加入1-2倍體積的水,文火煎煮至液體體積減半,再加入3-5倍體積的水,再文火煎煮2h;
(2)上述藥湯過濾除藥渣,加入上述重量份的山茶提取物,使之充分溶解;
(3)步驟(2)所得藥湯裝瓶即可。
植物多酚:多酚能夠清楚與多種疾病有關的自由基。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癥等作用,因此其可抑制真菌、病毒和細菌的生長,同時內服可消除體內炎癥。多酚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機理可能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如抑制病原菌微生物的粘附、競爭抑制作用、直接破壞細胞結構等。茶多酚還可有效抑制內皮細胞功能紊亂,并能有效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發展;攝入多酚類物質可加強免疫細胞功能。
山茶皂素:是一種純天然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具有抗菌、抗炎、抗高血壓等作用,還具有較好的解酒精中毒之功效。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本發明從中草藥入手,提供一種含有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可有效預防、治療牙周炎引起的牙痛癥狀。避免了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易復發、副作用顯著、長期治療效果差、可能引發過敏等不足之處。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山茶提取物38份、金銀花22份、黃連3份、紫花地丁12份、麥冬20份、固齒膏5份。
其中,所述山茶提取物為山茶皂苷、山茶黃酮類提取物,其提取方法為:
(1)山茶花洗凈瀝干,加入9倍體積的70%vol的乙醇,80℃下浸提20min,過0.45um濾膜,減壓蒸餾后經大孔樹脂吸附,用80%乙醇洗脫,洗脫液經減壓濃縮冷凍干燥得山茶花多酚粉末;
(2)山茶皂素的提取:取山茶樹葉及梗,洗凈粉碎至毫米級大小,加入70%vol的乙醇,于60℃下浸提2h,得皂素粗提液,后經體積排阻色譜分離并冷凍干燥得到山茶皂素粉末。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的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1)取上述重量份的金銀花、黃連、紫花地丁、麥冬以及固齒膏,加入1.5倍體積的水,文火煎煮至液體體積減半,再加入4倍體積的水,再文火煎煮2h;
(2)上述藥湯過濾除藥渣,加入上述重量份的山茶提取物,使之充分溶解;
(3)步驟(2)所得藥湯裝瓶即可。
實施例2
一種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山茶提取物30份、金銀花30份、黃連5份、紫花地丁12份、麥冬20份、固齒膏3份。
其中,所述山茶提取物為山茶皂苷、山茶黃酮類提取物,其提取方法為:
(1)山茶花洗凈瀝干,加入8倍體積的60%vol的乙醇,80℃下浸提20min,過0.45um濾膜,減壓蒸餾后經大孔樹脂吸附,用60%乙醇洗脫,洗脫液經減壓濃縮冷凍干燥得山茶花多酚粉末;
(2)山茶皂素的提取:取山茶樹葉及梗,洗凈粉碎至毫米級大小,加入60%vol的乙醇,于60℃下浸提2h,得皂素粗提液,后經體積排阻色譜分離并冷凍干燥得到山茶皂素粉末。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的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1)取上述重量份的金銀花、黃連、紫花地丁、麥冬以及固齒膏,加入1倍體積的水,文火煎煮至液體體積減半,再加入3倍體積的水,再文火煎煮2h;
(2)上述藥湯過濾除藥渣,加入上述重量份的山茶提取物,使之充分溶解;
(3)步驟(2)所得藥湯裝瓶即可。
實施例3
一種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山茶提取物31份、金銀花20份、黃連1份、紫花地丁15份、麥冬25份、固齒膏8份。
其中,所述山茶提取物為山茶皂苷、山茶黃酮類提取物,其提取方法為:
(1)山茶花洗凈瀝干,加入8倍體積的60%vol的乙醇,80℃下浸提20min,過0.45um濾膜,減壓蒸餾后經大孔樹脂吸附,用60%乙醇洗脫,洗脫液經減壓濃縮冷凍干燥得山茶花多酚粉末;
(2)山茶皂素的提取:取山茶樹葉及梗,洗凈粉碎至毫米級大小,加入60%vol的乙醇,于60℃下浸提2h,得皂素粗提液,后經體積排阻色譜分離并冷凍干燥得到山茶皂素粉末。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含山茶提取物的防牙痛口服液的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1)取上述重量份的金銀花、黃連、紫花地丁、麥冬以及固齒膏,加入2倍體積的水,文火煎煮至液體體積減半,再加入5倍體積的水,再文火煎煮2h;
(2)上述藥湯過濾除藥渣,加入上述重量份的山茶提取物,使之充分溶解;
(3)步驟(2)所得藥湯裝瓶即可。
實施例4
隨機選擇240例25-40歲的牙周炎患者作為實驗對象,病程7天及以上,其中也包括病程數年患者;患者癥狀為口臭、牙痛、紅腫、牙齦出血等。將患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空白組、對照組以及試驗組。
其中,試驗組口服本發明所述含山茶提取物的牙痛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5mL,期間配合菌斑、牙石治療,用藥時間持續15d。對照組服用替硝唑片,每日3次,每次1片,期間配合菌斑、牙石治療,用藥時間持續15d。空白組服用無糖涼茶,每日3次,每次15mL,期間配合菌斑、牙石治療,治療時間持續15d。
療效判定標準:①局部紅腫、出血消失;②口臭、牙疼癥狀消失;③牙周袋、牙齒松動現象消失。同時達到上述3種效果為治療效果顯著,具備1-2項作用為有用,否則為無效。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牙周炎治療效果統計
相對于空白組而言,藥物治療效果顯著;這說明菌斑、牙石刮除的純物理治療無法根除牙齒上著生的細菌,該方法易復發。而同時服用替硝唑片則具有一定的療效;配合本發明的防牙痛口服液則效果顯著。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