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28240閱讀:592來源:國知局
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械輔助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



背景技術:

心電圖機是目前常用的一種臨床診斷醫療電子儀器。傳統的,心電圖機的導聯線包括胸導聯線和肢導聯線,其末端連接著鐘鈴狀吸球或導聯夾,藉其與受檢者體表皮膚相連,實現心電傳導。但是,上述結構的心電圖機導聯線在急危重癥患者應用中存在諸多不便,具體體現如下:

1、由于導聯線較長,末端連接的吸球或導聯夾使得導聯線容易纏繞、打結,操作時常因理順導聯線而延遲了心電圖完成時間,重復多次描記操作更是如此。

2、導聯線的末端采用吸球結構,在進行操作時容易脫落,進而影響操作。此外,胸導聯線末端吸球負壓吸附在受檢者胸部皮膚,時間稍長就會出現局部皮下出血,嚴重者可出現局部水皰或血皰,這種負壓吸附方式不適宜用于胸導聯線與人體的持續連接,尤其是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的病人。

3、臨床上為了達到準確的心電圖對比效果(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時),要求每次復查時導聯連接定位盡量不發生偏移。操作者大多在給病人進行第一次檢查前需要用紫藥水和碘酒在病人胸部皮膚上標記定位以達到此目的,這種定位操作較為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使心電圖機導聯線不易纏繞打結、患者檢查時操作便捷、舒適性好的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包括接線盒體,所述接線盒體的第一側 面上設有用于與心電圖機的胸導聯線接通的第一接插口,所述接線盒體的第二側面上設有與第一接插口導通的第二接插口,所述接線盒體的第三側面上設有用于與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接通的至少4個第三接插口,所述接線盒體的第四側面上設有與對應的第三接插口導通的至少4個第四接插口,所述第二接插口和第三接插口上均連接有導聯延長線,所述導聯延長線的末端設有與貼附于患者體表的電極貼相匹配的接頭。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還包括至少一組配套使用的導聯連接線和轉換夾,所述導聯連接線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接插口或第三接插口接通,另一端與所述轉換夾接通,所述轉換夾的另一端用于與心電圖機的胸導聯線或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接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插口和第二接插口均為至少12個,所述第一接插口與第二接插口一一對應進行導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插口和第二接插口均為12個,12個所述第一接插口在所述接線盒體的第一側面上排列成兩排,每排6個第一接插口,第一排的6個第一接插口分別對應胸導聯V1、V2、V3、V4、V5和V6,第二排的6個第一接插口分別對應胸導聯V7、V8、V9、V3r、V4r和V5r,所述第二接插口的布置與所述第一接插口相對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線盒體為中空結構,所述第二接插口與對應的第一接插口在所述接線盒體內部通過導電線導通,所述第四接插口與對應的第三接插口在所述接線盒體內部通過導電線導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線盒體的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相對,所述接線盒體的第三側面與第四側面相對。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三接插口和第四接插口均為4個,4個第三接插口的顏色分別與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顏色相對應,4個與第三接插口相對應的第四接插口上的導聯延長線末端的接頭顏色分別與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顏色相對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頭為鉗夾式接頭或紐扣式接頭。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聯延長線的長度為95-100c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聯連接線的長度為5-10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接線盒體的第一側面與第三側面為心電圖機連接端,第二側面與第四側面為患者連接端,實際對患者進行檢查時,將心電圖機的胸導聯線插入第一接插口、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插入第三接插口中,第二接插口和第四接插口上的導聯延長線末端的接頭分別與貼附于患者體表相應位置的電極貼相連,即可進行描記。通過采用所述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一方面,心電圖機的導聯線的末端不再連接有吸球或導聯夾,心電圖機的導聯線易于打理、不易纏繞打結;另一方面,在導聯延長線的末端采用可與電極貼連接的接頭結構,避免了因吸球負壓吸引所致的皮損或因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的病人所致的吸球脫落,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患者的舒適性;最后,接頭與電極貼相連的連接定位方式不易發生偏移,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的正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的背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接線盒體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接線盒體,110、第一側面,120、第二側面,130、第三側面,140、第四側面,20、第一接插口,30、第二接插口,40、第三接插口,50、第四接插口,60、導聯延長線,70、接頭,80、導聯連接線,90、轉換夾,100、心電圖機的胸導聯線,200、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包括接線盒體10,所述接線盒體10的第一側面110上設有用于與心電圖機的胸導聯線100的 金屬端頭接通的第一接插口20,所述接線盒體10的第二側面120上設有與第一接插口20導通的第二接插口30。所述接線盒體10的第三側面130上設有用于與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200的金屬端頭接通的至少4個第三接插口40,所述接線盒體10的第四側面140上設有與對應的第三接插口40導通的至少4個第四接插口50,第三接插口40與第四接插口50一一對應地進行導通。所述第二接插口30和第三接插口40上均連接有導聯延長線60,所述導聯延長線60的末端設有與貼附于患者體表的電極貼相匹配的接頭70。具體的,所述接頭70為鉗夾式接頭、紐扣式接頭或能夠與現有的電極貼相連接實現心電傳導的其他結構。

所述接線盒體10的第一側面110與第三側面130為心電圖機連接端,第二側面120與第四側面140為患者連接端,實際對患者進行檢查時,將心電圖機的胸導聯線100和心電圖機的4條肢導聯線200分別對應插入第一接插口20、4個第三接插口40中,第二接插口30和第四接插口50上的導聯延長線60末端的接頭70分別與相應的貼附于患者體表的電極貼相連,即可進行描記。優選的,所述導聯延長線60的長度為95-100cm,長度合適,能夠適用絕大多數患者。通過采用所述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一方面,心電圖機的導聯線的末端不再連接有吸球或導聯夾,心電圖機的導聯線易于打理、不易纏繞打結;另一方面,在導聯延長線60的末端采用可與電極貼連接的接頭70結構,避免了因吸球負壓吸引所致的皮損或因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的病人所致的吸球脫落,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患者的舒適性;最后,接頭70與電極貼相連的連接定位方式不易發生偏移,操作簡單。

所述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還包括至少一組配套使用的導聯連接線80和轉換夾90,所述導聯連接線80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接插口20或第三接插口40接通,另一端與所述轉換夾90接通,所述轉換夾90的另一端用于與心電圖機的胸導聯線100或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200接通。通過設置導聯連接線80和轉換夾90,導聯連接線80的一端可以長期與第一接插口20或第三接插口40接通,心電圖機的胸導聯線100或肢導聯線200通過轉換夾90與導聯連接線80接通,進而間接與第一接插口20或第三接插口40接通,能夠防止心電圖機的胸導聯線100或肢導聯線200長期在第一接插口20、第三接插口40上插拔而損壞第一 接插口20和第三接插口40,提高本實施例所述的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的使用壽命。優選的,導聯連接線80的長度為5-10cm,能夠較好的起到連接作用,又不至于太長產生干擾。

優選的,所述第一接插口20和第二接插口30均為至少12個,所述第一接插口20與第二接插口30一一對應進行導通。通過設置至少12個第一接插口20和至少12個第二接插口,符合實際操作時對患者快速進行12個胸導聯描記的需要,每次描記時心電圖機的6根胸導聯線100均能夠與第一接插口20接通,第二接插口30上的導聯延長線60上的接頭70也能夠一次性完成與患者體表需測量的相應部位的電極貼的連接,操作效率高。特別是對于需多次復查心電圖或/和需要安靜臥床的患者(如急性冠脈綜合征),第二接插口30上的其中12根導聯延長線60的接頭70可一直固定于患者體表相應的電極貼上,并且導聯延長線60能夠延伸至患者的被褥外,實現在患者被褥外的轉換導聯,在不改變患者體位和不打擾患者睡眠的狀態下,完成心電圖復查,且操作效率高。

優選的,所述第一接插口和第二接插口均為12個,12個所述第一接插口20在所述接線盒體10的第一側面110上排列成兩排,每排6個第一接插口20,第一排的6個第一接插口20分別對應胸導聯V1、V2、V3、V4、V5和V6,第二排的6個第一接插口20分別對應胸導聯V7、V8、V9、V3r、V4r和V5r,所述第二接插口30的布置與所述第一接插口20相對應。通過采用上述布置方式,心電圖機的胸導聯線100與第一接插口20接通時,第二接插口30上的導聯延長線60的接頭70與患者體表進行連接時,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操作方便,便于描記記錄、不易出錯。

所述第三接插口和第四接插口均為4個,4個第三接插口40的顏色分別與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200顏色相對應,4個與第三接插口40相對應的第四接插口50上的導聯延長線60末端的接頭70顏色分別與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200顏色相對應,進而便于心電圖機的肢導聯線200與第三接插口40的接通,便于第四接插口50上的接頭70與患者肢體進行連接,操作方便,不易出錯。

所述接線盒體10為有機玻璃立方體盒,強度符合要求,結構美觀。如圖2、圖3、圖4所示,所述接線盒體10的內部為中空結構,所述第二接插口30與對 應的第一接插口20在所述接線盒體10內部通過導電線導通,所述第四接插口50與對應的第三接插口40在所述接線盒體10內部通過導電線導通。將所述接線盒體10設計為中空結構,第一接插口20與第二接插口30、第三接插口40與第四接插口50可以在接線盒體10內部通過導電線導通,結構簡單、美觀。所述接線盒體10的第一側面110與第二側面120相對,所述接線盒體10的第三側面130與第四側面140相對,即第一接插口20與第二接插口30相對,第三接插口40與第四接插口50相對,在所述接線盒體10內部布置導電線時便于布置。

利用本實施例所述的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對患者進行檢查的工作過程如下:

對患者進行常規12導聯心電圖描記時,首先,完成肢體導聯的連接。將心電圖機的4根肢導聯線200(紅、黑、綠、藍)的金屬端頭分別插入接線盒體10的第三側面130的4個對應的第三接插口40(紅、黑、綠、藍),將接線盒體10的第四側面140的4條導聯延長線60末端的接頭70分別與患者的右上肢、右下肢,左上肢、左下肢處的電極貼連接。然后,完成胸導聯的連接。將心電圖機的6根胸導聯線100(V1~V6)的金屬端頭分別插入接線盒體10的第一側面110的第一排的6個第一接插口20(V1~V6),將接線盒體10的第二側面120的對應的第二接插口30上的6條導聯延長線60末端的接頭70與患者體表胸導聯對應點(V1~V6)的電極貼連接,進行描記。

對患者進行18導聯心電圖描記時,首先進行上述12導聯心電圖描記的操作步驟,然后,將心電圖機的6根胸導聯線(V1~V6)的金屬端頭從第一排的第一接插口20拔下,并將心電圖機的6根胸導聯線(V1~V6)的金屬端頭分別插入接線盒體10的第一側面110的第二排的6個第一接插口20(V3r~V4r,V7~V9),將接線盒體10的第二側面120的對應的第二接插口30上的6條導聯延長線60末端的接頭70與患者體表胸導聯對應點(V3r~V4r,V7~V9)的電極貼連接,進行描記。

對患者進行12導聯或18導聯心電圖描記時,當心電圖提示有急性冠脈綜合癥等需要多次復查的情況時,可將導聯延長線60經接頭70一直連于患者體 表的電極貼上,而不必反復連接導聯延長線60,操作方便、節省檢查時間且患者舒適性好。

本實施例所述的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具備以下技術效果:

1、心電圖機的導聯線的末端與本實施例所述的心電圖機導聯線中繼接線盒接通,不再連接有吸球或導聯夾,心電圖機導聯線容易理順,不易纏繞、打結。

2、導聯延長線60的末端采用可與患者體表對應的電極貼連接的接頭70結構,避免了因吸球負壓吸引所致的皮損或因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的病人所致的吸球脫落,操作便捷、減少了心電圖的操作時間、滿足急癥講求效率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適性。

3、對于需多次復查心電圖或/和需要安靜臥床的患者(如急性冠脈綜合征),導聯延長線60的接頭70可一直固定于貼附在患者身上的電極貼上,并且導聯延長線60能夠延伸至患者的被褥外,實現在患者被褥外的轉換導聯,可在不改變患者體位和不打擾患者睡眠的狀態下,完成心電圖復查,減少了心電圖的操作時間、滿足急癥講求效率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適性。

4、導聯延長線60的接頭70與患者體表的電極貼連接,可根據病情選擇所需的導聯延長線60進行檢查選擇,即所謂“點對點”地選擇需要的導聯進行復查描記,滿足患者病情特殊而需要靈活進行心電圖檢查的要求。

5、導聯延長線60通過接頭70與患者體表相對應的電極貼相連接,導聯延長線60定位方便,且不易發生偏移,尤其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電圖復查。

6、能夠適用12導聯和18導聯心電圖描記,適用于急性右室和后壁心肌梗死的心電圖檢查,能夠與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心電圖機、電極貼配合使用,適用范圍廣泛,適合中國多數臨床科室的配置。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 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