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械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醫用器械操作柄。
[
背景技術:
]
常規的醫療器械操作柄的結構形式一般都由一個較長的手柄上安裝一個鉗環,使鉗環能在手柄的導軌上前后滑動,從而引導產品被正常使用,但往往手術過程中需重復的更換器械,使常規結構的操作柄極不易被以正常姿勢拿起并操作,醫生需要重復的將三個手指分別放至指定位置后才能進行正常操作。另外,常規的操作柄結構,往往由復雜的組裝結構組成,組裝過程中若尺寸超出一定公差值,將需要被拆掉或報廢后重新制作,而無法通過后續調節去修整,該因素大大提升生產過程對尺寸要求的嚴苛程度及報廢率情況。因此,不管從產品臨床使用的便捷程度,或是從產品加工過程的優化角度,新型結構的操作柄,都將成為行業中的一道閃光點,是改善醫生操作狀態、實現醫生獨立實施手術操作、擺脫配合默契度束縛的一個契機。
[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是根據常規的操作柄結構復雜、操作不便等問題,對其結構進行改進,設計一種便于產品加工組裝,也方便醫療操作人員實施手術操作的醫用器械操作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醫用器械操作柄,包括柄體、推送裝置、滑槽、限位管和鎖定結構,柄體上開設有滑槽,推送裝置設置于滑槽內,推送裝 置后部安裝有限位管及鎖定結構。
醫用器械操作柄具體有兩種不同結構:
第一種醫用器械操作柄具體結構如下:推送裝置后端設有卡扣,用于鎖定結構裝入后的鎖住,同時在后端還設有安裝限位管的孔位,在推送裝置上方設有導向孔,與導向裝置配合,在柄體上設有滑槽,供推送裝置前后滑動用,滑槽內側設有擋塊,與限位管一起實現限位,柄體還設有與導向裝置組裝的孔,實現緊固安裝。將限位管插入推送裝置后端,并粘結固定,再將鎖定結構插入推送裝置后端,并讓卡扣固定,將內芯從柄體前端插入,將內芯從柄體滑槽中取出,并從推送裝置前端插入,再旋轉鎖定結構,實現對內芯的鎖定,最后將組件放入柄體的滑槽內,將導向裝置從柄體尾部插入,經推送裝置的導向孔后,再插入柄體前部固定,完成組裝。
第二種醫用器械操作柄具體結構如下:推送裝置后端設有卡扣,用于鎖定結構裝入后的鎖住,同時在后端還設有安裝限位管的孔位,導向裝置通過滑槽與推送裝置配合連接,在柄體上設有卡槽,推送裝置和導向裝置安裝在卡槽內。限位管插入推送裝置后端,并粘結固定,將推送裝置從導向裝置后端沿滑槽插入,將內芯從導向裝置前端插入,并經過推送裝置的組裝孔,用鎖定結構旋轉緊固,將內芯、導向裝置和推送裝置插入柄體的卡槽內,實現固定。
以上兩種醫用器械操作柄的柄體鏤空呈齒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在于:
1.通過柄體、推送裝置、導向裝置、鎖定結構及限位管組合成的操作柄,既能滿足正常操作所需的靈活性,同時又能通過部件間的組合關系,實現牢固 的結合,能大大降低臨床操作難度,同時也使產品原始制作過程的加工、控制更簡單、更方便;
2.柄體鏤空呈齒形結構,既能如加強筋效果,提高柄體較高強度,又可以大大縮減了材料使用量,從而降低了柄體整體的重量;
3.推送裝置上的卡扣,在鎖定結構擠壓進入后,保證鎖定結構不脫處,又能讓鎖定結構在推送裝置上正反向自由旋轉,從而讓鎖定結構上的凸輪部分實現鎖緊及釋放效果,操作簡單,能滿足實際的使用需求;
4.柄體的弧度完全符合人體手掌自然彎曲的狀態,使手掌與柄體間更好的貼合,手感輕便的同時,又不會感覺柄體單薄;
5.不同長短的限位管,可讓操作柄能匹配不同行程的需求,裝配方便、切換自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是實施例1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2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5是推送裝置、限位管、鎖定結構組裝示意圖;
圖6是內芯插入柄體示意圖;
圖7是內芯插入推送裝置示意圖;
圖8是導向裝置插入柄體示意圖;
圖9是手握操作柄的操作示意圖;
圖中:1.推送裝置 2.鎖定結構 3.限位管 4.導向裝置 5.柄體;
指定圖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摘要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這種裝置的結構和原理對本專業的人來說是非常清楚的。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及圖2,醫用器械操作柄包括柄體5、推送裝置1、滑槽、限位管3和鎖定結構2,柄體5上開設有滑槽,推送裝置1設置于滑槽內,推送裝置1后部安裝有限位管3及鎖定結構2。操作柄的柄體鏤空呈齒形結構,該齒形結構如加強筋,既滿足柄體強度,又大大縮減了材料使用量,從而降低了柄體整體的重量。
實施例1
如圖3所示,該裝置包含推送裝置1、鎖定結構2、限位管3、導向裝置4、柄體5,推送裝置1后端設置有卡扣,能使鎖定結構2安裝于推送塊后自由旋轉,而鎖定結構2工作部位存在凸輪結構,當從小尺寸往大尺寸扭轉時,就呈現出緊固狀,反之為釋放,實現鎖定結構2裝入后的鎖住作用,同時在后端還設置有安裝限位管3的孔位。在推送裝置1上方設置有導向孔,可與導向裝置4配合使用。在柄體5上設置有滑槽,供推送裝置1前后滑動用,滑槽內側設置有 擋塊,可以與限位管3一起實現限位作用,柄體5還設有與導向裝置4組裝的用的孔,實現緊固安裝。
下面結合附圖,針對操作柄組裝過程進行說明:
1)、如圖5所示,先將限位管3插入推送裝置1后端,并粘結固定,再將鎖定結構2插入推送裝置1后端,并讓卡扣固定;
2)、如圖6所示,將內芯從柄體5前端插入;
3)、如圖7所示,將內芯從柄體5滑槽中取出,并從推送裝置1前端插入,再旋轉鎖定結構2,實現對內芯的鎖定,最后將組件放入柄體5的滑槽內;
4)、如圖8所示,將導向裝置4從柄體5尾部插入,經推送裝置1的導向孔后,再插入柄體5前部固定,完成組裝;
5)、如圖9所示,手握操作柄,用大拇指前后推、拉推送裝置1,實現產品釋放與收縮。
實施例2
如圖4所示的一種醫用器械操作柄,與實施例1的結構基本相似,在此不作明示,其不同點在導向裝置4的結構形式上,與推送裝置1配合的結構為滑槽,同時與柄體5安裝的機構為卡槽。針對結構不同,所帶來的影響也體現在組裝過程中。
下面簡單的針對實施例2的組裝過程進行說明:
1)、將限位管3插入推送裝置1后端,并粘結固定。
2)、將步驟2的組件從導向裝置4后端沿滑槽插入。
3)、將內芯從導向裝置4前端插入,并經過推送裝置1的組裝孔,用鎖定結構2旋轉緊固。
4)、將步驟3的組件插入柄體1的卡槽內,實現固定。
6)、如圖9所示,手握操作柄,用大拇指前后推、拉推送裝置1,實現產品釋放與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