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按摩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
背景技術:
按摩儀一般是通過輔助控制器,控制振動器振動或按摩爪抓握動作或按摩柱進行敲打或繞圈,從而實現對人體的保健按摩效果。然而,目前的按摩儀所采用的這些按摩機構,均為輸出較大幅度動作的機構,雖然有緩沖墊等結構進行保護,但仍很容易損傷人體,而且,銳緩沖墊故障或按摩機構故障,也很可能帶來危險。此外,現有的按摩以對人體的按摩點較為獨立,因此需要準確對準按摩部位、按摩穴位,使用不便。此外,現有的按摩儀功能單一,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不僅能提供柔和的、間歇式的、指壓式按摩力,還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包括按摩帶、用于輻射遠紅外線的加熱層、用于提供柔和的、間歇式的、指壓式按摩力的氣囊式循環按摩機構以及控制器;
該氣囊式循環按摩機構包括一氣泵、一用于接通氣流或關閉氣流的旋轉閥以及至少兩個氣囊,氣泵具有至少兩個出氣口,旋轉閥的入口與出氣口連通;旋轉閥具有與氣囊一一對應的出口,各氣囊與旋轉閥的出口一一對應接通;所述氣囊內置于按摩帶,且各氣囊堆疊設置;
所述加熱層內置于按摩帶,且位于氣囊的一側,加熱層內迂回分布有加熱絲;
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氣泵、旋轉閥和加熱層電性連接,并用于控制旋轉閥的轉速和啟停,控制氣泵的啟停和氣壓大小以及控制加熱層的啟停和輻射頻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其中,該氣囊式循環按摩機構還包括若干氣管,旋轉閥上設有凸出的至少兩個接口,旋轉閥的出口設于接口內,氣管的一端與接口對接,氣管的另一端與氣囊連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其中,所述按摩帶為胸部按摩帶,該胸部按摩帶包括胸部區段及由胸部區段的上端向上伸出的兩個肩部區段,氣囊分別內置于胸部區段和肩部區段,且胸部區段的氣囊與肩部區段的氣囊形狀大小不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其中,所述按摩帶為腰部按摩帶,該腰部按摩帶內置有至少三個所述氣囊,各氣囊相互交疊且呈對稱分布。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其中,所述按摩帶為腹部按摩帶,該腹部按摩帶內置有至少四個所述氣囊,各氣囊相互交疊且呈對稱分布。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其中,所述按摩帶為腿部按摩帶,該腿部按摩帶內置有至少四個所述氣囊,其中至少三個氣囊沿豎向延伸交疊,腿部按摩帶中部至少具有一氣囊。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通過設置用于提供柔和的、間歇式的、指壓式按摩力的氣囊式循環按摩機構以及用于輻射遠紅外線的加熱層;使用時,按摩帶裹在人體不同的部位或穴位,通過各氣囊的波浪式循環充氣或收縮,產生對胸部的按摩壓力;同時,通過內置在按摩帶的用于輻射遠紅外線的加熱層對按摩帶進行加熱,發射出人體所需的理想遠紅外波譜,照射人體指定部位或穴位,可以改善微循環,鎮痛,消炎消腫,改善肌肉功能狀況,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氣囊式循環按摩機構通過當控制器驅使旋轉閥旋轉時,該旋轉閥的出口將作循環開閉動作,進而經氣泵通入旋轉閥的高壓氣循環出氣,使與旋轉閥各出口對接的氣囊循環充氣,其產生的按摩力柔和且是間歇式的,以形成波浪式的按摩動作,以使氣囊得以區域性地對人體指定部位或穴位進行按摩,其按摩損傷小,安全性高,且不必準確找準對位指定部位或穴位,大大方便了使用;
(3)本實用新型保健按摩儀分別通過胸部按摩帶、腰部按摩帶、腹部按摩帶、腿部按摩帶,來對應地對人體不同部位進行循環式的充氣按摩,氣囊所形成的點壓力施力均衡、強弱可調,適應能力強,有助于人體的氣血循環。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胸部按摩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胸部按摩帶的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腰部按摩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腰部按摩帶的拆解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腹部按摩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腹部按摩帶的拆解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腿部按摩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中腿部按摩帶的拆解圖;
其中,1、按摩帶;101、胸部按摩帶;1011、肩部區段;1012、胸部區段;102、腰部按摩帶;103、腹部按摩帶;104、腿部按摩帶。2、加熱層;3、氣囊式循環按摩機構;301、氣泵;302、旋轉閥;3021、接口;303、氣囊;4、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包括按摩帶1、用于輻射遠紅外線的加熱層2、用于提供柔和的、間歇式的、指壓式按摩力的氣囊式循環按摩機構3以及控制器4;
所述加熱層內置于按摩帶,且位于氣囊式循環按摩機構的氣囊的一側,加熱層內迂回分布有加熱絲。所述控制器與加熱層電性連接,用于控制加熱層的啟停和輻射頻率。優選地,通過控制器控制加熱層在額定電壓110V/220V 50/60Hz、額定電流2A、額定功率72W下對按摩帶進行加熱,采用遠紅外線輻射,發射出人體所需的理想遠紅外波譜,照射人體指定部位或穴位,可以改善微循環,鎮痛,消炎消腫,改善肌肉功能狀況,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該氣囊式循環按摩機構3包括一氣泵301、一用于接通氣流或關閉氣流的旋轉閥302以及至少兩個氣囊303,氣泵具有至少兩個出氣口,旋轉閥的入口與出氣口連通;旋轉閥具有與氣囊一一對應的出口,各氣囊與旋轉閥的出口一一對應接通;所述氣囊內置于按摩帶,且各氣囊堆疊設置;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氣泵、旋轉閥電性連接,并用于控制旋轉閥的轉速和啟停,控制氣泵的啟停和氣壓大小。
氣囊用于一一對應所需按摩的人體指定部位或穴位,通過當控制器驅使旋轉閥旋轉時,該旋轉閥的出口將作循環開閉動作,進而經氣泵通入旋轉閥的高壓氣循環出氣,使與旋轉閥各出口對接的氣囊循環充氣,以使氣囊得以區域性地對人體指定部位或穴位進行按摩,其按摩損傷小,安全性高,且不必準確找準對位指定部位或穴位,大大方便了使用。其中,旋轉閥可采用現有常規的可以分配氣流的旋轉閥,當旋轉閥轉動時,其各個出口將在開啟和關閉間循環切換。同時,若氣泵往旋轉閥通入高壓氣,該旋轉閥的各個出口則實現循環、間歇式的出氣,以對各氣囊進行循環式充氣。由于氣囊本身的彈性應力,當氣囊在某一時刻不充氣時,高壓氣將回流至旋轉閥,以形成高低差的波浪式按摩效果。可在控制器上設置定時按鈕、氣壓調節旋鈕等按鍵、按鈕,以便使用者操作。控制器內可設置簡單程序來實現對旋轉閥的旋轉驅動、對氣泵啟停的控制,旋轉閥可通過同步電機帶動旋轉,如此,控制器則可通過對同步電機的控制進而實現對旋轉閥的控制。
備選地,本例的氣囊式按摩機構還包括若干氣管,旋轉閥上設有凸出的至少兩個接口3021,旋轉閥的出口設于接口內,氣管的一端與接口對接,氣管的另一端與氣囊連通。通過氣管的連接,以使各部件協同工作更可靠,而且,經氣囊退回的氣體能夠在氣管中短暫逗留,可使氣囊的充氣、收縮幅度更大。
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遠紅外線治療功能的氣囊式按摩儀使用時,按摩帶裹在人體不同的部位或穴位,通過各氣囊的波浪式循環充氣或收縮,產生對胸部的按摩壓力;同時,通過內置在按摩帶的用于輻射遠紅外線的加熱層對按摩帶進行加熱,發射出人體所需的理想遠紅外波譜,照射人體指定部位或穴位,可以改善微循環,鎮痛,消炎消腫,改善肌肉功能狀況,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本實用新型保健按摩儀分別通過胸部按摩帶、腰部按摩帶、腹部按摩帶、腿部按摩帶,來對應地對人體不同部位進行循環式的充氣按摩,氣囊所形成的點壓力施力均衡、強弱可調,適應能力強,有助于人體的氣血循環。
如圖2-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胸部按摩帶的結構示意圖,本例的胸部按摩帶101包括胸部區段1012及由胸部區段的上端向上伸出的兩個肩部區段1011,氣囊分別內置于胸部區段和肩部區段,且胸部區段的氣囊與肩部區段的氣囊形狀大小不同。胸部區段和肩部區段的設置以便穩定穿著,各氣囊的形狀大小不同也利于形成按摩壓力差,以對對應部位形成更有針對性的按摩壓力。
如圖4-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腰部按摩帶的結構示意圖,該腰部按摩帶102內置有至少三個所述氣囊,各氣囊相互交疊且呈對稱分布,利于施力平衡。使用時,腰部按摩帶裹在人體腰部,通過各氣囊的波浪式循環充氣或收縮,產生對腰部的按摩壓力。至少三個所述氣囊形狀大小不一,可設置一個大氣囊,三個小氣囊組合的對稱結構。
如圖6-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腹部按摩帶的結構示意圖,該腹部按摩帶103內置有至少四個所述氣囊,各氣囊相互交疊且呈對稱分布,利于施力平衡。使用時,腹部按摩帶裹在人體腹部,通過各氣囊的波浪式循環充氣或收縮,產生對腹部的按摩壓力。各氣囊結合人體腹部中央區域的位置進行堆疊布置。
如圖8-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腿部按摩帶的結構示意圖,該腿部按摩帶104內置有至少四個所述氣囊,其中至少三個氣囊沿豎向延伸交疊,腿部按摩帶中部至少具有一氣囊。使用時,腿部按摩帶裹在人體腿部,通過各氣囊的波浪式循環充氣或收縮,產生對腿部的按摩壓力。延伸設置的各氣囊利于遍歷腿部各部位,加大按摩區域。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