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醫用軟膏刷頭。
背景技術:
常用的軟膏類產品,如醫用軟膏及膏狀護膚品,在涂抹時需要進行多次搽搓才能均勻涂敷,而其灌裝所用的軟膏殼的出料孔多為圓形,從中擠出的軟膏料為表面平滑光整的柱狀,在使用時易產生如下缺陷:1、擠出的軟膏較難在皮膚上均勻的推開分布,常集中附著于局部位置,需要耗費推開抹勻的時間;2、由于擠出的軟膏為柱狀,需要推開后才能擠出量是否與需要的使用量相符,不易一次性掌控需要的使用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大大提高了在實際操作時的舒適度,易于掌控需要的使用量,節約操作時間的醫用軟膏刷頭。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醫用軟膏刷頭,所述刷頭的一端為固定端,另一端為輸出端;
所述的固定端為具有通孔的圓管結構,該通孔具有內螺紋;
所述輸出端為扁平狀的四棱臺結構,該四棱臺結構形成貫穿所述四棱臺結構兩端的腔體,所述腔體內設有若干引導隔斷,所述輸出端的自由端形成涂抹面;
所述通孔與所述腔體相互連通。所述輸出端為軟膠材質,提高了在實際操作時的舒適度,所述固定端為硬質工程塑料,增強了連接性能。
優選地,所述的涂抹面為平滑曲面狀。
優選地,所述的輸出端的截面為等腰梯形。
優選地,所述的涂抹面的四周設有倒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輸出端為軟膠材質,提高了在實際操 作時的舒適度,所述固定端為硬質工程塑料,增強了連接性能;軟膏可在皮膚上均勻涂抹,大大提高了在實際操作時的舒適度,易于掌控需要的使用量,節約操作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為圖2的剖視圖;
圖4為圖2的俯視圖;
圖5為圖2的仰視圖。
其中:
1-固定端 11-通孔 12-內螺紋
2-輸出端 21-腔體 22-引導隔斷
23-涂抹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圖5所示的一種醫用軟膏刷頭,所述刷頭的一端為固定端1,另一端為輸出端2;
所述的固定端1為具有通孔11的圓管結構,該通孔具有內螺紋12;
所述輸出端2為扁平狀的四棱臺結構,該四棱臺結構形成貫穿所述四棱臺結構兩端的腔體21,所述腔體21內設有若干引導隔斷22,所述輸出端2的自由端形成涂抹面23;
所述通孔11與所述腔體21相互連通。
所述的涂抹面23為平滑曲面狀。
所述的輸出端2的截面為等腰梯形。
在使用時,先將醫用軟膏原始的蓋子去掉,撕掉封貼,將所述醫用軟膏刷頭的固定端1旋擰固定到醫用軟膏的開口上,然后如使用牙膏時操作方法類似,擠壓軟膏管身,軟膏即可從固定端1的通孔11中注入輸出端2的腔體21;繼續擠壓軟膏管身直至軟膏開始排出輸出端2的端口為止,此 時可以將涂抹面23貼合至需涂抹藥膏的皮膚處;進一步擠壓軟膏管身,因腔體21內部均勻分布有引導隔斷22,軟膏可均勻從輸出端2的端口排出。在皮膚上來回刷動輸出端2,軟膏即可在涂抹面23的作用下均勻涂抹于需涂抹藥膏的皮膚表面,因功能區11為軟膠材質,涂抹面23為平滑曲面,故大大提高了在實際操作時的舒適度。
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