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抽吸器,尤其有關于一種醫療器械領域中應用的抽吸器。
背景技術:
傳統抽吸器,在抽吸過程中,要實現長時間保持相對穩定的抽吸力,就需要術者始終保持抽吸器的抽吸狀態,在操作過程中很不方便;同時,由于不能很好的限定抽吸位置,容易產生抽吸狀態的抽吸器回退現象,對手術操作產生影響。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帶限位功能的抽吸器,由于定位時的限位方式問題,抽吸時位置精度的保證存在很大弊端;同時在操作過程中,當需要調整抽吸容量的時候,操作比較繁瑣,不能精確保證抽吸的容量變化。
因此,需要研發一種新的抽吸器,來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抽吸器,其抽吸手柄能夠在套管內實現精確的位置控制,在將套管的抽吸通道的容積定位好以后,抽吸手柄能夠自保持于套管內,大大方便了抽吸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抽吸器,所述抽吸器包括:
套管,其一端形成有接頭,其另一端的側壁上設有插入槽,所述套管內設有軸向貫通的抽吸通道,所述插入槽與所述抽吸通道相連通;
限位塊,其位于所述插入槽內,所述限位塊具有限位凹槽;
抽吸手柄,其可滑動密封地插入所述抽吸通道內,所述抽吸手柄具有軸向設置的限位凸棱,所述限位凸棱的外緣上間隔設有多個卡扣槽,所述卡扣槽卡扣在所述限位凹槽內;
其中,所述限位凹槽內設有限位斜面,所述卡扣槽具有卡扣斜面,所述卡扣斜面 與所述限位斜面相配合;在所述限位凸棱卡扣在所述限位凹槽內的狀態下,所述抽吸手柄能在所述套管內進行軸向的步進抽吸作業。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凹槽的兩側分別設有限位凸部,所述限位斜面夾設在兩個所述限位凸部之間。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塊為半圓環形,所述限位塊的兩端內側分別設有一個所述限位凹槽,所述抽吸手柄上設有兩個所述限位凸棱,兩個所述限位凸棱沿所述抽吸手柄的直徑方向相對設置。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塊還設有換位凹槽,所述換位凹槽位于兩個所述限位凹槽之間。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抽吸手柄還具有軸向設置的換位凸棱,所述換位凸棱位于兩個所述限位凸棱之間,所述換位凸棱與所述限位塊的內壁相抵觸,所述換位凸棱位于所述換位凹槽內。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換位凹槽的兩側分別設有換位凸部,所述換位凸棱在兩個所述換位凸部之間回轉設置。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限位凸棱卡扣在所述限位凹槽內的狀態下,所述換位凸棱抵接在所述換位凹槽的其中一個所述換位凸部上;在所述換位凸棱抵接在所述換位凹槽的另一所述換位凸部的狀態下,所述限位凸棱位于所述限位凹槽的外部。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抽吸手柄上還具有軸向設置的支撐凸棱,所述支撐凸棱與所述換位凸棱沿所述抽吸手柄的直徑方向相對設置。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設有握持凸緣,所述握持凸緣上設有多個限位孔,所述限位塊上設有多個定位孔,所述限位塊通過連接件穿設在所述定位孔和所述限位孔內而固定連接在所述握持凸緣上。
本實用新型的抽吸器的特點及優點是:
一、該抽吸器的抽吸手柄能夠在套管內進行精確的位置控制,在將套管的抽吸通道的容積定位好以后,抽吸手柄通過卡扣槽與限位凹槽的配合卡扣,能夠自保持于套管內,大大方便了抽吸操作,其操作簡單、方便,極大地提高了手術的可操作性。
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該抽吸器可在快速抽吸及步進抽吸之間進行靈活轉換,在精確定位進行步進抽吸時,可準確控制抽吸容量,并且能夠自動保持在預期的負壓位置,其操作簡單、方便,極大的提高了手術的可操作性。
三、該抽吸器的限位塊,位于換位凹槽兩側的兩個換位凸部的設計,能夠給術者在操作該抽吸手柄旋轉的過程中提供一種位置限定,避免誤操作的情況發生。
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精確操作的同時能夠給術者直觀清晰的操控感。
五、本實用新型在抽吸手柄的外端設有橢圓形的底座,可以方便術者相對準確的定位抽吸手柄相對于限位塊的位置關系,直觀地判斷出抽吸器是處于步進抽吸還是快速抽吸的狀態,方便操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抽吸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抽吸器的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抽吸器的限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抽吸器的抽吸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抽吸器處于步進抽吸狀態的俯視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抽吸器處于快速抽吸狀態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抽吸器,其包括套管1、限位塊2和抽吸手柄3,其中:套管1的一端形成有接頭11,其另一端的側壁上設有插入槽12,所述套管1內設有軸向貫通的抽吸通道13,所述插入槽12與所述抽吸通道13相連通;限位塊2位于所述插入槽12內,所述限位塊2具有限位凹槽21;抽吸手柄3可滑動密封地插入所述抽吸通道13內,所述抽吸手柄3具有軸向設置的限位凸棱31,所述限位凸 棱31的外緣上間隔設有多個卡扣槽311,所述卡扣槽311卡扣在所述限位凹槽21內。
具體是,請配合參閱圖2所示,套管1大體呈圓柱筒形,其具有軸向貫通的抽吸通道13,在本實施例中,該抽吸通道13的橫截面為圓形,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該抽吸通道13的橫截面也可設計為其它形狀,在此不做限制。套管1的一端形成有接頭11,該接頭11為標準外圓錐接頭,其用于與抽吸管路連接,當然,本實用新型的抽吸器在完成抽吸作業后,通過該接頭11連接注射用針頭,可以作為注射器使用;在本實用新型中,套管1的另一端連接有握持凸緣14,該握持凸緣14用于在注射或抽吸時方便人手握持使用,其由兩個水平設置的握持板141組成,兩個握持板141徑向相對連接在套管1的另一端外緣上,且兩個握持板141分別與套管1的軸線垂直設置,在套管1的另一端側壁上設有插入槽12,該插入槽12靠近該握持凸緣14設置。
限位塊2位于插入槽12內,在本實用新型中,請配合參閱圖3所示,限位塊2上設有多個定位孔22,握持凸緣14的其中一個握持板141上設有多個限位孔142,當限位塊2卡扣在插入槽12中時,通過連接件穿入對應設置的定位孔22和限位孔142內,可將限位塊2固定連接在握持凸緣14上,從而可相對固定限位塊2位于套管1上的位置;該限位塊2的限位凹槽21位于套管1的抽吸通道13內。
如圖4所示,該抽吸手柄3的下端32大體呈倒圓錐體形,倒圓錐體形的下端32上方設有密封滑動面33,從而該抽吸手柄3通過該密封滑動面33可滑動密封地穿設在套管1的抽吸通道13內,以使該抽吸器在套管1內進行真空負壓抽吸作業,該抽吸手柄3上沿其軸向方向設有限位凸棱31,該限位凸棱31的外緣上間隔設有多個卡扣槽311,該卡扣槽311卡設在限位塊2的限位凹槽21內。
當抽吸手柄3在套管1內進行抽取注射液的操作時,使抽吸手柄3相對套管1向外拉伸,此時位于限位凸棱31上不同位置處的卡扣槽311會與限位塊2的限位凹槽21配合卡扣,從而實現抽吸手柄3在套管1上的位置定位。
本實用新型的抽吸器,為一種真空負壓抽吸器,其抽吸手柄3能夠在套管1內進行精確的位置控制,在將套管1的抽吸通道13的容積定位好以后,抽吸手柄3通過卡扣槽311與限位凹槽21的配合卡扣,能夠自保持于套管1內,大大方便了抽吸操作,其操作簡單、方便,極大地提高了手術的可操作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如圖3、圖4所示,該限位凹槽21內設有限 位斜面211,卡扣槽311具有卡扣斜面312,所述卡扣斜面312與所述限位斜面211相配合。
具體是,該限位凹槽21的兩側分別設有限位凸部23,限位斜面211夾設在兩個限位凸部23之間,當限位塊2安裝在套管1上時,限位塊2的限位斜面211朝向套管1的接頭11的方向設置。
限位凸棱31的卡扣槽311在朝向接頭11一側的槽壁形成有卡扣斜面312,當卡扣槽311卡扣在限位凹槽21內時,該卡扣斜面312與限位斜面211相配合,從而可以更加穩固地將抽吸手柄3固定在限位塊2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該限位塊2為半圓環形,該限位塊2的兩端內側分別設有一個限位凹槽21,該抽吸手柄3上設有兩個限位凸棱31,兩個限位凸棱31沿抽吸手柄3的直徑方向相對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抽吸手柄3通過兩個限位凸棱31分別配合卡扣在限位塊2的兩個限位凹槽21內,以使抽吸手柄3更加穩固地在套管1內進行位置調整,并保證抽吸手柄3在套管1內的自保持效果,防止抽吸手柄3卡扣不牢固而在套管1內進行軸向位移。
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該限位塊2還設有換位凹槽24,該換位凹槽24位于兩個限位凹槽21之間。在本實用新型中,在限位塊2朝向套管1的抽吸通道13的內側凸設有兩個換位凸部25,兩個換位凸部25之間形成該換位凹槽24;該換位凹槽24位于套管1的抽吸通道13內。
如圖4所示,該抽吸手柄3還具有軸向設置的換位凸棱34,該換位凸棱34位于兩個限位凸棱31之間,該換位凸棱34與限位塊2的內壁相抵觸,且換位凸棱34位于該換位凹槽24內,且在兩個換位凸部25之間回轉設置。
如圖5所示,當兩個限位凸棱31分別卡扣在兩個限位凹槽21內時,換位凸棱34抵接在換位凹槽24的其中一個換位凸部25上,此時,抽吸手柄3在套管1內可進行軸向的步進抽吸作業,該種操作方式可準確控制抽吸容量。
如圖6所示,在換位凸棱34抵接在換位凹槽24的另一換位凸部25上時,也即使抽吸手柄3在套管1的抽吸通道13內進行旋轉,此時,半圓環形的限位塊2的兩端會在兩個限位凸棱31的側向力的作用下彈性徑向向外張開,在此狀態下,繼續旋轉抽吸手柄3,兩個限位凸棱31會分別脫離限位凹槽21的卡設,而位于該限位凹槽 21的外部,其中一個限位凸棱31位于限位塊2的外側,另一限位凸棱31位于限位塊2的內側且位于限位凹槽21與換位凹槽24之間。此時,抽吸手柄3在套管1內可進行軸向的快速抽吸作業,該種操作方式應用于不需控制抽吸容量的快速抽吸操作。
本實用新型位于換位凹槽24兩側的兩個換位凸部25的設計,能夠給術者在操作該抽吸手柄3旋轉的過程中提供一種位置限定,避免誤操作的情況發生。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在抽吸手柄3的外端(也即,遠離倒圓錐體形的下端32的一端)設有橢圓形的底座35,可以方便術者相對準確的定位抽吸手柄3相對與限位塊2的位置關系,直觀地判斷出抽吸器是處于步進抽吸還是快速抽吸的狀態,方便操作。具體是,如圖5所示,當橢圓形的底座35的長軸與套管1上的握持凸緣14的兩個握持板141的連線相平行時,該抽吸器處于步進抽吸位置;如圖6所示,當橢圓形的底座35的長軸與套管1上的握持凸緣14的兩個握持板141的連線具有一定夾角時,該抽吸器處于快速抽吸位置。
進一步的,請配合參閱圖1所示,該抽吸手柄3上還具有軸向設置的支撐凸棱36,該支撐凸棱36的結構與換位凸棱34的結構相同,其與套管1的內壁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該支撐凸棱36與換位凸棱34沿抽吸手柄3的直徑方向相對設置。也即,該抽吸手柄3上沿其圓周方向共設有四個凸棱,兩個徑向相對的限位凸棱31和分別位于兩個限位凸棱31之間的、且沿抽吸手柄3的直徑方向相對設置的換位凸棱34和支撐凸棱36,兩兩相鄰的凸棱之間的夾角為90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依據申請文件公開的內容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或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