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06282閱讀:403來源:國知局
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包括手柄部、與手柄部連接的軟管部、設于軟管部端部的刀頭部,刀頭部連接電源;在軟管部內設有兩對引導線,各引導線一端分別固定于軟管部的端部;手柄部內設置兩個轉動盤,各對引導線穿出軟管部后分別連接一轉動盤,位于軟管部內的兩對引導線各自所在平面在軟管部中心軸線處交叉且相互垂直,各個轉動盤分別向不同方向轉動時,能夠分別牽引各引導線,帶動軟管部端部連同刀頭部向不同方向彎曲。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在內鏡下手術進行EMR、ESD或其他的復雜操作時,在操作時讓內鏡的鏡頭專司觀察功能,近刀頭部端軟管可以控制電刀方向并自行切割,使手術操作難度降低,并能降低手術風險。
【專利說明】
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是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
【背景技術】
[0002]內窺鏡誕生50多年來,經歷了從疾病診斷到疾病治療的階段,對一些消化疾病的治療已經十分有效和可靠甚至成為一些疾病治療的首選療法。近年來隨著內鏡活檢術、EMR(內鏡粘膜切除術)、ESD(內鏡粘膜下剝離術)技術的發展,其對消化道的息肉和早癌癥的治療,正逐漸成為一種首選診療手段。尤其對早癌的發現、診斷和切除起到了關鍵作用。目前已研發出一些內鏡下的專用器械,然而,與其它內鏡下治療技術相比仍顯得操難度較大。
[0003]現階段EMR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幾種:(I)息肉切除法:即粘膜下注射-切除法。該方法簡單方便,臨床應用最廣;(2)透明帽法:即在內鏡頭端安裝不同規格、不同平面或斜面的透明塑料帽對病變進行吸引切除;(3)套扎器法:內鏡頭端安裝套扎器,內鏡下套扎器對準所要切除的病變吸引后,橡皮圈套住病變形成亞蒂樣息肉,再在橡皮圈下圈套電切包括橡皮圈在內的病變;(4)分層切除法。
[0004]現階段ESD操作方法步驟復雜,操作時間長,所涉及的器械較多,技術要求也較高。操作步驟(I)標記;(2)粘膜下注射;(3)預切開周圍粘膜;(4)剝離病變;(5)創面處理。
[0005]現階段EMR、ESD常用的是電刀與高頻電發生器組合來進行手術操作,在這方面申請公開的CN101632603B隨內窺鏡插入的外科手術器械,所述的工具具有旋轉工具調節器,所述旋轉工具調節器可使操作人員或輔助操作人員很容易的從內窺鏡的操作頭把手的附近位置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工具的撓性繩索的遠端處的工具動作機構,解決了工具動作機構旋轉調節的功能,但是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工具動作機構仍然是受鏡頭控制方向,并不能自行改變操作方向,用電刀做EMR、ESD移動切割時,必須彎曲轉動內窺鏡來實現電刀的變向操作,這樣往往導致手術視野不夠清楚,操作難度加大,稍有不慎易造成穿孔。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
[0007]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包括手柄部、與手柄部連接的軟管部、設于軟管部端部的刀頭部,刀頭部連接電源;在軟管部內設有兩對引導線,各引導線一端分別固定于軟管部的端部;手柄部內設置兩個轉動盤,各對引導線穿出軟管部后分別連接一轉動盤,位于軟管部內的兩對引導線各自所在平面在軟管部中心軸線處交叉且相互垂直,各個轉動盤分別向不同方向轉動時,能夠分別牽引各引導線,帶動軟管部端部連同刀頭部向不同方向彎曲。
[0008]其中,手柄部內設有穿線板,穿線板上至少設有兩個穿線孔,各對引導線分別穿過兩個穿線孔后,分別連接于轉動盤與手柄部中心軸相平行的徑向兩側。
[0009]其中,在穿線板上設置有兩對穿線孔,兩對穿線孔以軟管部內垂直于轉動盤中心軸線的一對引導線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設置,兩對引導線分別穿過這兩對穿線孔,并連接于最接近的轉動盤上。
[0010]其中,手柄部內設有導線板,在導線板上設有兩對導線孔,兩對導線孔分別與各對引導線所在平面共面,各引導線分別穿過與其共面的導線孔。
[0011 ]其中,各轉動盤上設有限位片,限位片設置于轉動盤與手柄部中心軸相平行的徑向,在手柄部內設有用于阻擋限位片的中間輪。
[0012]其中,兩個轉動盤同軸設置,中間輪設于兩個轉動盤之間,限位片分別設于兩個轉動盤的相對面上。
[0013]其中,軟管部內其中一對引導線所在平面垂直于轉動盤的中心軸線,另一對引導線所在平面平行于轉動盤的中心軸線。
[0014]其中,在轉動盤上設有多個定位槽,在手柄上設有活動的定位片,轉動盤轉動到任一個定位槽與定位片對準后,將定位片推入定位槽,轉動盤被定位。
[0015]其中,各引導線為導體并與刀頭部連接,刀頭部通過引導線連接電源。
[0016]其中,導線板與穿線板中至少一個為導體,在手柄部上還設置與電源連接的電極,電極與導體材質的導線板或者穿線板連接,并通過引導線向刀頭部供電。
[0017]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在內鏡下手術進行EMR、ESD或其他的復雜操作時,在操作時讓內鏡的鏡頭專司觀察功能,近刀頭部端軟管可以控制電刀方向并自行切割,使手術操作難度降低,并能降低手術風險。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的主視剖視圖;
[0020]圖3為穿線板及穿線孔分布示意圖;
[0021 ]圖4為導線板及導線孔分布示意圖;
[0022]圖5為刀頭部局部示意圖;
[0023]圖6為軟管部引導線連接及運動方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25]如圖1至圖5所示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包括手柄部1、與手柄部I連接的軟管部
2、連接于軟管部2端部的刀頭部3,刀頭部3連接電源,其中,軟管部2為實心軟管或者空心軟管,在本實用新型中優選為實心軟管。在軟管部2內穿有兩對引導線4,引導線4之間相互平行,軟管部I內有供各條引導線4穿過的孔。各引導線4一端固定于軟管部端部,并分別接觸或者連接刀頭部3;手柄部I內設置有同軸的兩個轉動盤5,各對引導線4穿出軟管部2后分別連接一轉動盤5,位于軟管部2內的兩對引導線4各自所在平面在軟管部2中心軸線處交叉且相互垂直,各個轉動盤5分別向不同方向轉動時,能夠分別牽引各引導線4,帶動軟管部2彎曲從而帶動刀頭部3轉向。手柄部I內還安裝有穿線板6,穿線板6垂直于手柄部I的中心軸線設置,穿線板6上至少開兩個穿線孔61,各對引導線4分別穿過兩個穿線孔61后,分別連接于轉動盤5與手柄部I中心軸相平行的徑向兩側。或者,在穿線板6上設置有兩對穿線孔61,兩對穿線孔61以軟管部2內垂直于轉動盤5中心軸線的一對引導線4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設置,兩對引導線4分別穿過這兩對穿線孔61,并連接于最接近的轉動盤5上。在手柄部I內還設置與穿線板6平行的導線板7,在導線板7上開兩對導線孔71,兩對導線孔71分別與各對引導線4所在平面共面,各引導線4分別穿過與其共面的導線孔71。各轉動盤5上設置有限位片51,限位片51設置于轉動盤5與手柄部I中心軸相平行的徑向,在手柄部I內安裝用于阻擋限位片51的中間輪8,中間輪8固定安裝在手柄部I內,并設置于兩個轉動盤5之間,限位片51分別設置在兩個轉動盤5的相對面上。軟管部2內其中一對引導線4所在平面垂直于轉動盤5的中心軸線,另一對引導線4所在平面平行于轉動盤5的中心軸線。各個轉動盤5上還開有多個定位槽9,在手柄部I上安裝有推動式的活動定位片10,轉動盤5轉動到任一個定位槽9與定位片10對準后,將定位片10推入定位槽9,轉動盤5被定位。為了給刀頭部3供電,將各引導線4材質選擇為導體,刀頭部3通過引導線4連接電源,并且,導線板7與穿線板6中至少一個為導體,在手柄部I上還安裝與電源連接的電極11,電極11與導體材質的導線板7或者穿線板6連接,并通過引導線4向刀頭部3供電。
[0026]如圖1、圖2及圖5所示,位于軟管部2內的引導線4之間為相互平行設置,引導線4穿出軟管部2進入手柄部I內后,無法繼續保持相對平行的狀態,并且由于轉動盤5與引導線4、軟管部2存在相對位置差,所以在無穿線板6與導線板7的情況下,引導線4無法精準有效地控制軟管部2彎曲的方向及幅度,而設置了導線板7及穿線板6之后,兩板上分別設置了四個位置絕對固定的穿線孔61,這樣就通過穿線孔61的引導及固定,限制了引導線4的位移,能夠使引導線4帶動軟管部2,精準轉向。
[0027]結合附圖6,對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作進一步說明。
[0028]將刀頭部3及軟管部2通過內窺鏡鉗道或其他輔助通道輸送到手術部位進行手術,手持手柄部I進行操作,通過順時針轉動其中一個轉向盤,拉動與刀頭部3的A處連接或接觸的引導線4,使軟管部2帶動刀頭部3向X+方向彎曲,當限位片51隨轉動到達中間輪8下部位置時,因限位片51被阻擋,轉向盤無法再繼續轉動,達到最大轉幅1/4圓周,復位后彎曲恢復,同理通過逆時針轉動該轉向盤,拉動與刀頭部3的B處連接或接觸的引導線4,軟管部2帶動刀頭部3向X-方向彎曲,當限位片51隨轉動到達中間輪8下部位置時,因限位片51被阻擋,轉向盤無法再繼續轉動,達到最大轉幅1/4圓周,復位后彎曲恢復,此描述適用于單一轉向盤控制情況下X方向軸X+、X_兩方向的彎曲,同理增加一個轉向盤,通過分別拉動與刀頭部3的C、D處連接或接觸的引導線4,能夠控制Y軸方向軸Y+、Y-兩方向的彎曲,通過轉向盤間的相互配合,能夠組合出X、Y軸平面上的任意彎曲角度,并且隨時可以通過轉向盤調節,也可通過定位片10與轉向盤上定位齒相配合,在手術過程中固定角度及方向操作,并且加以內窺鏡鉗道或輔助通道來輔助進行移動操作,達到更好的施術效果。施術者將高頻發生器的負極板貼服在患者體表,將另一電纜線連接至手柄電極11部,當刀頭部3的刀頭與患者的組織接觸時,施術者會踩踏發生器使高頻電流通過電極11部-導體材料的穿線板6-導體材料的引導線4,傳導給刀頭部3的金屬球形電刀部件,進而傳遞到與其接觸的人體組織上,并通過人體和負極板和導線構成一個完整的回路,施術組織就會產生瞬間的高溫,使之性狀發生改變,或瞬間被氣化或加熱變質,這取決于施術者所選的發生器模式,是電切還是電凝。
[002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與手柄部連接的軟管部、設于軟管部端部的刀頭部,刀頭部連接電源;在軟管部內設有兩對引導線,各引導線一端分別固定于軟管部的端部;手柄部內設置兩個轉動盤,各對引導線穿出軟管部后分別連接一轉動盤,位于軟管部內的兩對引導線各自所在平面在軟管部中心軸線處交叉且相互垂直,各個轉動盤分別向不同方向轉動時,能夠分別牽引各引導線,帶動軟管部端部連同刀頭部向不同方向彎曲。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其特征在于:其中,手柄部內設有穿線板,穿線板上至少設有兩個穿線孔,各對引導線分別穿過兩個穿線孔后,分別連接于轉動盤與手柄部中心軸相平行的徑向兩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穿線板上設置有兩對穿線孔,兩對穿線孔以軟管部內垂直于轉動盤中心軸線的一對引導線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設置,兩對引導線分別穿過這兩對穿線孔,并連接于最接近的轉動盤上。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其特征在于:其中,手柄部內設有導線板,在導線板上設有兩對導線孔,兩對導線孔分別與各對引導線所在平面共面,各引導線分別穿過與其共面的導線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轉動盤上設有限位片,限位片設置于轉動盤與手柄部中心軸相平行的徑向,在手柄部內設有用于阻擋限位片的中間輪。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兩個轉動盤同軸設置,中間輪設于兩個轉動盤之間,限位片分別設于兩個轉動盤的相對面上。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其特征在于:其中,軟管部內其中一對引導線所在平面垂直于轉動盤的中心軸線,另一對引導線所在平面平行于轉動盤的中心軸線。8.根據權利要求1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轉動盤上設有多個定位槽,在手柄上設有活動的定位片,轉動盤轉動到任一個定位槽與定位片對準后,將定位片推入定位槽,轉動盤被定位。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引導線為導體并與刀頭部連接,刀頭部通過引導線連接電源。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多向可調節電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導線板與穿線板中至少一個為導體,在手柄部上還設置與電源連接的電極,電極與導體材質的導線板或者穿線板連接,并通過引導線向刀頭部供電。
【文檔編號】A61B18/12GK205729504SQ201620443391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6日
【發明人】金黑鷹, 趙文俊, 徐傳友, 張廣祥
【申請人】南京科醫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