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用無菌換藥包。
背景技術:
一次性無菌換藥包由彎盤、墊單、鑷子、紗布、棉球等組成。經密封包裝及環氧乙烷滅菌僅供一次性使用。主要用于臨床傷口、創面或手術切口換藥用。從而克服了普通醫療器械重復使用滅菌不嚴造成的傳染疾病的交叉感染又可減少醫院用滅菌清毒的大量人力和物力使用方便有效的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為醫生和疾病患者提供了健康保障。
傳統的醫用無菌換藥包大都采用軟體外包裝,無硬支撐結構,運輸過程易受擠壓變形,內部的鑷子等物品因擠壓力劃破外包裝而使得內部無菌環境受到破壞,影響換藥包的既有功效。另外,傳統的醫用無菌換藥包不便于打開,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醫用無菌換藥包。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醫用無菌換藥包,該換藥包的存儲腔由硬框架、上軟面層、下軟面層和隔板組成,所述硬框架呈“回”字形結構,其上端對稱開設有兩個開啟槽,所述上軟面層的內側設有與開啟槽配合的封條,所述下軟面層的四角內側設有加強條,所述隔板與兩個開啟槽間連線相垂直。
進一步地,所述隔板的中部設有便于放置棉球的管槽。
進一步地,所述隔板與硬框架為一體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開啟槽及封條呈半圓柱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條通過膠黏劑固定于硬框架的內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換藥包的存儲腔由硬框架、上軟面層、下軟面層和隔板組成,硬框架提供有效支撐,有效防止擠壓變形;硬框架的上端設有便于打開上軟面層的開啟槽,下軟面層通過加強條與硬框架連接可靠,隔板進一步提高硬框架的耐擠壓性。
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醫用無菌換藥包未開啟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醫用無菌換藥包開啟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醫用無菌換藥包中上軟面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醫用無菌換藥包中下軟面層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硬框架,2-上軟面層,3-下軟面層,4-開啟槽,5-封條,6-加強條,7-隔板,8-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醫用無菌換藥包,該換藥包的存儲腔由硬框架1、上軟面層2、下軟面層3和隔板7組成,硬框架1呈“回”字形結構,其上端對稱開設有兩個開啟槽4,上軟面層2的內側設有與開啟槽4配合的封條5,下軟面層3的四角內側設有加強條6,隔板7與兩個開啟槽4間連線相垂直。
其中,隔板7的中部設有便于放置棉球的管槽8。
其中,隔板7與硬框架1為一體結構。
其中,開啟槽4及封條5呈半圓柱形結構。
其中,加強條6通過膠黏劑固定于硬框架1的內壁。
本實施例的一個具體應用為:該換藥包的四周由硬框架1支撐,耐擠壓性能較好,隔板7將存儲腔分為兩個區域,用于放置墊單、鑷子和紗布,隔板7的中部設有管槽8,便于放置棉球。使用時,從硬框架1的設有兩個開啟槽4,便于打開上軟面層2。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過著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公開的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實用新型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