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來講是一種骨髓腔內輸液急救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臨床急救中,能否及時、有效地建立輸液通道直接關系到救治的成功與否。建立靜脈通道的一般方法有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穿刺及靜脈切開等。對于危重患者,外周靜脈常收縮塌陷,穿刺困難;中心靜脈的建立有一定的難度;靜脈切開又耗時長,并影響復蘇術的實施。因此,在危急情況下,建立急診輸液通道的最佳方法為骨髓腔輸液。輸入骨髓腔內的藥物和液體可迅速、有效地進入血液循環,經骨髓腔給藥與中心靜脈給藥進入體循環的時間大致相同,快于外周靜脈給藥。對于無法常規靜脈穿刺的危重患者,骨髓腔輸液可作為傳統靜脈輸液的首選替代途徑,是一種快速、安全、有效的搶救技術,為搶救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但是,由于人體的骨質厚度因人而異,存在相當大的差異,無法根據性別、年齡、人種和民族等簡單判斷,所以現有的骨髓腔穿刺裝置,為了保證穿刺深度,都具有較長的穿刺距離,應用于骨質較薄的人群時,可能存在過度穿刺的問題,為患者帶來過度的痛苦。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骨髓腔內輸液急救裝置,能夠防止過度穿刺,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骨髓腔內輸液急救裝置,包括穿骨針和手柄,該穿骨針通過底座安裝于手柄的前端,還包括漏斗狀的穩定托,該穩定托的大開口端設置有密封膜,穩定托的小開口端設置有圓筒狀的安裝座,且安裝座與穩定托的連接處設置有隔板,隔板設置有供穿骨針通過的定位螺孔;所述穿骨針為中空結構,且穿骨針的外側壁設置有與定位螺孔相配的自攻螺紋,穿骨針外側壁靠近針尖的位置還設置有輸液孔;所述穿骨針的外部套設有滑套,該滑套的前端設置有與隔板相對應的限位板,滑套的外部旋裝有調節螺母;所述手柄的前端設置有與穿骨針相配合的針芯,該針芯穿過底座,插裝于穿骨針內;所述手柄的后端設置有轉動柄,該轉動柄通過銷軸鉸接于手柄,且手柄內部設置有用于容納該轉動柄的空腔。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穿骨針設置于底座的前端,底座的后端還設置有與穿骨針內部連通的螺紋接口。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手柄的前端設置有連接座,針芯通過該連接座安裝于手柄,且連接座與螺紋接口螺紋連接。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穩定托的大開口端邊沿對稱設置有兩個掛耳,兩個掛耳分別與一根彈性綁帶相連。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轉動柄的自由端設置有搖柄。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穿骨針的自攻螺紋與螺紋接口的螺紋方向相反。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穿骨針和針芯均為高強度韌性的合金材料制成。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穿骨針的外側壁設置有刻度線。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穩定托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中,穿骨針的外部套設有滑套,該滑套的前端設置有與隔板相對應的限位板,滑套的外部旋裝有調節螺母,通過滑動滑套即可控制穿骨針伸出限位板的長度,待達到預設長度后,旋緊調節螺母使得滑套位置固定。當轉動手柄對患者進行穿刺時,由于限位板與穩定托的隔板相對應,當限位板運動至隔板時,將制止穿骨針繼續前進,防止過度穿刺,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2、本實用新型中,設置有漏斗狀的穩定托,該穩定托的大開口端設置有密封膜,穩定托的小開口端設置有圓筒狀的安裝座,且安裝座與穩定托的連接處設置有隔板,隔板設置有供穿骨針通過的定位螺孔。該密封膜能夠確保穿骨針的針頭在未使用時,處于密封狀態,降低了患者感染的風險;另外,該定位螺孔能夠對穿骨針的前進路線進行限位,防止其跑偏,同時,由于該定位螺孔的螺紋與穿骨針的自攻螺紋相配合,因此,定位螺孔還能夠對穿骨針的穿刺速度進行限制,防止過度穿刺,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3、本實用新型中,手柄的后端設置有轉動柄,該轉動柄通過銷軸鉸接于手柄,且手柄內部設置有用于容納該轉動柄的空腔。不使用時手柄時,轉動柄位于手柄的空腔內,節約空間。使用手柄時,將轉動柄抽出,通過旋轉轉動柄帶動手柄旋轉,更加省力,減輕了操作人員的負擔。
4、本實用新型中,穿骨針的自攻螺紋與螺紋接口的螺紋方向相反。當順時針旋轉手柄時,穿骨針在其自攻螺紋的配合下穿刺前進,當到達預設位置后,固定底座,同時逆時針旋轉手柄,即可使得手柄與底座分離,然后將輸液器或注射器接上螺紋接口,即可建立輸液通道。
5、本實用新型中,穩定托的大開口端邊沿對稱設置有兩個掛耳,兩個掛耳分別與一根彈性綁帶相連。使用時,能夠通過彈性綁帶將穩定托預先固定在患者身體上,不僅便于固定穿刺針,而且提高了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骨髓腔內輸液急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刺破密封膜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穿骨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展開轉動柄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穩定托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穩定托;11-安裝座;12-隔板;13-定位螺孔;14-密封膜;15-掛耳;16-彈性綁帶;
2-穿骨針;21-輸液孔;22-底座;23-螺紋接口;
3-滑套;31-限位板;32-調節螺母;
4-手柄;41-連接座;42-針芯;43-轉動柄;44-搖柄;45-銷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骨髓腔內輸液急救裝置,包括穿骨針2和手柄4,該穿骨針2通過底座22安裝于手柄4的前端,還包括漏斗狀的穩定托1,具體的,穩定托1由透明材料制成。便于操作人員觀察穿骨針2的穿刺情況。該穩定托1的大開口端設置有密封膜14,穩定托1的小開口端設置有圓筒狀的安裝座11,且安裝座11與穩定托1的連接處設置有隔板12,隔板12設置有供穿骨針2通過的定位螺孔13;該密封膜14能夠確保穿骨針2的針頭在未使用時,處于密封狀態,降低了患者感染的風險;另外,該定位螺孔13能夠對穿骨針2的前進路線進行限位,防止其跑偏,同時,由于該定位螺孔13的螺紋與穿骨針2的自攻螺紋相配合,因此,定位螺孔13還能夠對穿骨針2的穿刺速度進行限制,防止過度穿刺,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參見圖6所示,穩定托1的大開口端邊沿對稱設置有兩個掛耳15,兩個掛耳15分別與一根彈性綁帶16相連。使用時,能夠通過彈性綁帶16將穩定托1預先固定在患者身體上,不僅便于固定穿刺針,而且提高了穩定性。
參見圖3所示,穿骨針2為中空結構,且穿骨針2的外側壁設置有與定位螺孔13相配的自攻螺紋,穿骨針2外側壁靠近針尖的位置還設置有輸液孔21;具體的,穿骨針2設置于底座22的前端,底座22的后端還設置有與穿骨針2內部連通的螺紋接口23。具體的,手柄4的前端設置有連接座41,針芯42通過該連接座41安裝于手柄4,且連接座41與螺紋接口23螺紋連接。建立起輸液通道后,外部輸液器或注射器的液體和藥物,通過螺旋接口23引流至穿骨針2內部,并最終由輸液孔21輸入至患者的骨髓腔內。優選的,穿骨針2的自攻螺紋與螺紋接口23的螺紋方向相反。當順時針旋轉手柄4時,穿骨針2在其自攻螺紋的配合下穿刺前進,當到達預設位置后,固定底座22,同時逆時針旋轉手柄4,即可使得手柄4與底座22分離,然后將輸液器或注射器接上螺紋接口23,即可建立輸液通道。
穿骨針2的外部套設有滑套3,該滑套3的前端設置有與隔板12相對應的限位板31,滑套3的外部旋裝有調節螺母32;通過滑動滑套3即可控制穿骨針2伸出限位板31的長度,待達到預設長度后,旋緊調節螺母32使得滑套3位置固定。當轉動手柄4對患者進行穿刺時,由于限位板31與穩定托1的隔板12相對應,當限位板31運動至隔板12時,將制止穿骨針2繼續前進,防止過度穿刺,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參見圖4和圖5所示,手柄4的前端設置有與穿骨針2相配合的針芯42,具體的,穿骨針2和針芯42均為高強度韌性的合金材料制成。確保了強度,防止其在穿刺過程中變形。且穿骨針2的外側壁設置有刻度線,操作人員通過觀察刻度線即可控制穿骨針2的伸入距離。該針芯42穿過底座22,插裝于穿骨針2內;手柄4的后端設置有轉動柄43,該轉動柄43通過銷軸45鉸接于手柄4,且手柄4內部設置有用于容納該轉動柄43的空腔。不使用時手柄4時,轉動柄43位于手柄4的空腔內,節約空間。使用手柄4時,將轉動柄43抽出,通過旋轉轉動柄43帶動手柄4旋轉,更加省力,減輕了操作人員的負擔。優選的,轉動柄43的自由端設置有搖柄44。旋轉手柄時,操作人員握緊搖柄44,進而帶動轉動柄43旋轉,更加輕松省力。
本實用新型骨髓腔內輸液急救裝置的工作原理為:
通過彈性綁帶16將穩定托1預先固定在患者身體上,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人種和民族等因素,調節穿骨針2伸出限位板31的長度,待達到預設長度后,旋緊調節螺母32使得滑套3位置固定。將轉動柄43抽出,通過旋轉轉動柄43帶動手柄4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穿骨針2穿過定位螺孔13旋轉前進,直至刺破密封膜14并刺入患者的骨髓腔。此時,固定底座22,同時逆時針旋轉手柄4,即可使得手柄4與底座22分離,然后將輸液器或注射器接上螺紋接口23建立輸液通道。建立起輸液通道后,外部輸液器或注射器的液體和藥物,通過螺旋接口23引流至穿骨針2內部,并最終由輸液孔21輸入至患者的骨髓腔內。
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在其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