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材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雙球按摩棒。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市場上有很多按摩器材,但是這些按摩起器材具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例如很多是需要電能座位動力的,制作的成本高,使用不方便,還受場地場所的影響,攜帶不方便,很多都是局部去按摩的,體積過大,在使用的過程中缺乏安全,按摩效果不佳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按摩器材不方便攜帶,體積大,受場地場所影響,使用不方便,只能局部按摩,按摩效果不佳等不足,提供一種雙球按摩棒。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雙球按摩棒,包括手柄和按摩球,所述按摩球安裝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按摩球數量為兩個,對稱設置于所述手柄的一端,兩個按摩球之間存在間隙;所述按摩球通過轉軸安裝在手柄上,可以360°自由旋轉。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按摩球轉軸與手柄的夾角為80-100°。
更進一步地,所述按摩球轉軸與兩按摩球對稱軸的夾角為60-80°。
更進一步地,所述間隙的寬度為0.8-1.5cm。
更進一步地,所述按摩球采用多面球體的設計,使得按摩球對皮膚的按摩作用力為波浪形的按摩作用力,按摩作用更佳。
更進一步地,所述按摩球和手柄外表面均設有鍍膜層,使得雙球按摩棒手感更好,并且不易殘留污漬,易于清潔。
更進一步地,所述手柄采用可伸縮結構,用以改變手柄的長度。
更進一步地,所述手柄具有較大的兩端和較小的中部,并且其側面橫截面具有弧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由手柄和按摩球組成,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球的轉動把皮膚往中間擠壓,起到按摩作用,按摩球與手柄的弧度設計、表面的鍍膜設計以及按摩球的多球面體的結構設計,綜合使按摩達到最佳效果,使用時轉動流暢,手感舒適,攜帶方便,肌肉按摩放松效果好,適用于臉部、手臂、頸部、腰部、腿部等全身按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前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手柄1、按摩球2。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施例詳細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雙球按摩棒,包括手柄1和按摩球2,所述手柄1具有較大的兩端和較小的中部,并且其側面橫截面具有一定的弧度;所示按摩球2為兩個,對稱設置于手柄1的一端,按摩球2通過轉軸安裝在手柄1上,可以360°自由旋轉,兩個按摩球2之間存在間隙為1cm;如圖1所示,按摩球2轉軸與手柄1的夾角呈96.3°,如圖2所示,按摩球2轉軸與兩按摩球2對稱軸的夾角呈70°。使用時,抓住手柄1,將按摩球2下壓并在皮膚上來回推動,皮膚在按摩球2的轉動和摩擦力作用下,結合按摩球2和手柄1的角度結構,會使皮膚來回向中間擠壓和放松,起到按摩皮膚的作用。
進一步地,按摩球2采用多面球體的設計,使得按摩球2對皮膚的按摩作用力為波浪形的按摩作用力,按摩作用更佳。
進一步地,按摩球2和手柄1外表面均設有鍍膜層,使得雙球按摩棒手感更好,并且不易殘留污漬,易于清潔。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按摩球轉軸與兩按摩球對稱軸的夾角呈80°,其余結構和原理相同。
實施例3: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手柄采用可伸縮結構,用以改變手柄的長度,其余結構和原理相同。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總之,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