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腓骨瓣移植頜骨重建術臨時固定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腓骨移植固定板。
背景技術:
由于腫瘤治療等原因造成的下頜骨缺損,給患者帶來嚴重的頜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礙。在修復手術中最重要的是精確地恢復下頜骨正常的解剖形態,從而達到恢復其面部的美觀及正常的口頜系統生理功能。下頜骨腓骨移植手術是下頜骨修復手術的主要方式之一,為了能精確的修復下頜骨我們需要就更準確、更牢固的將腓骨與頜骨固定在一起。
目前在腓骨移植手術中所使用的固定板分為兩類,一類是長條狀固定板,在固定板上等距開設一系列的固定孔,但這類固定板在使用的時候常常出現固定板上的開孔不是腓骨固定的最理想開孔位置,因此不能將腓骨精確的固定到下頜骨缺損的準確位置;同時,該類板兩端的固定都在一條直線上,上下穩定性不好。另一類是在腓骨的兩端各用兩塊四孔的小板固定,但是這種固定板在固定的時候操作復雜,使用不簡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使用簡便、便于固定且穩定性高的腓骨移植固定板。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腓骨移植固定板,包含呈長條狀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兩端分別至少開設有兩個上下錯位的固定孔。
作為改進,所述基板中間沿長度方向開設有一個長孔。由于下頜骨具有一定的弧度,所以固定板在使用的時候會稍微的彎折,長孔的開設便于在使用的時候彎折。同時,開設長孔可以減少固定板與骨頭的接觸面積,不會大面積的覆蓋在骨頭上導致骨頭壞死。
再改進,所述基板的兩端分別開設有三個固定孔。通過三個固定孔固定可以使腓骨固定的更加牢固。
再改進,所述基板兩端向外凸出形成一個凸部,所述凸部上開設有一個固定孔,固定孔的內側上下開設有兩個固定孔,所述三個固定孔呈等邊三角形分布。呈等邊三角形分布的三個固定孔可以使基板中間部分與兩端的連接強度更高,同時凸部的設置,該布孔方式能有效固定腓骨的同時也能最有效的減少鈦板的面積。
進一步改進,在所述基板上三個所述固定孔的中間開設有一個通孔。通孔的作用是盡可能減少鈦板與骨頭的接觸面積作用,不會大面積的覆蓋在骨頭上導致骨頭壞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使用簡便,穩定性高。通過一塊固定板固定腓骨的兩端,相比通過多塊固定板而言使用時更加簡便。同時,固定基板的兩端設有上下錯位的固定孔比在同一直線上的固定孔固定的穩定性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腓骨移植固定板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另一視角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腓骨移植固定板的俯視圖;
圖4為圖3中A-A向的剖視圖。
圖中:基板1;固定孔2;長孔3;凸部4;通孔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
一種腓骨移植固定板,包含呈長條狀的基板1,基板1關于中心對稱,基板1兩端向外凸出形成一個凸部4。基板1兩端各開設有三個固定孔2,通過三個固定孔2固定可以使腓骨固定的更加牢固。三個固定孔2的位置呈等腰三角形排列,其中一個固定孔2位于基板的凸部4上,固定孔2的內側上下開設有兩個固定孔2,三個固定塊呈等邊三角形分布,這樣可以使基板中間部分與兩端的連接強度更高,該布孔方式能有效固定腓骨的同時也能最有效的減少鈦板的面積。三個固定孔2的中間開設有一個通孔5,通孔5的作用是減少鈦板與骨頭的接觸面積作用,不會大面積的覆蓋在骨頭上導致骨頭壞死。基板1的中間部分沿長度方向開設有一個長孔3。由于下頜骨具有一定的弧度,所以固定板在使用的時候會稍微的彎折,長孔3的開設便于在使用的時候彎折。同時,開設長孔3可以減少固定板與骨頭的接觸面積,不會大面積的覆蓋在骨頭上導致骨頭壞死。
參見圖4所示,該固定孔2為上表面開口往下表面逐漸變小的喇叭狀,在固定的時候可以方便的固定腓骨,同時也能將固定螺釘的頭部藏于固定孔內,不外露。
通過一塊固定板固定腓骨的兩端,相比通過多塊固定板而言使用時更加簡便。同時,固定基板的兩端設有上下錯位的固定孔2比在同一直線上的固定孔固定的穩定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