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外科手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離式剪線的縫紉拆線剪。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手術越來越常見,而拆線剪是手術中必不可少的醫療器戒,普通的縫紉拆線剪在拆線的過程中,由于剪刀本身性能的局限性,容易破壞到被縫合的皮膚,傷口極易被感染,對病情的發展以及手術后期的愈合不利,拆線剪表面過于平滑,不好控制,醫生在使用過程中容易滑落,手術風險性升高,成功率降低,這種拆線剪刀功能性不高,不能滿足醫療上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分離式剪線的縫紉拆線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分離式剪線的縫紉拆線剪,包括套環、可拆卸套環桿、下剪柄、照明燈、右彈片、上剪柄、照明燈按鈕和下燈珠,所述套環表面安裝有套環墊,且套環墊上方安裝有可拆卸套環桿,所述可拆卸套環桿上方安裝有下剪柄,且左側安裝有照明燈,所述下剪柄右側安裝有左彈片,且左彈片右側安裝有右彈片,所述右彈片右側安裝有上剪柄,且上剪柄表面安裝有照明燈按鈕,所述照明燈按鈕上方安裝有防滑槽,所述上剪柄表面安裝有活動軸,且活動軸上方安裝有上剪刀,所述照明燈內側安裝有上燈珠,且上燈珠下方安裝有下燈珠,所述下燈珠右側安裝有傳送器,且傳送器右側安裝有鈕扣電池。
優選的,所述防滑槽左側安裝有復位彈簧,且復位彈簧表面安裝有變形片。
優選的,所述上剪刀上方安裝有鷹嘴鉤,且鷹嘴鉤頭右側安裝有下剪刀。
優選的,所述上燈珠左側安裝有燈光過濾片。
優選的,鈕扣電池下方安裝有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采用分離式剪線的拆線剪,防止在手術過程中拆線時由于用勁過度而扯壞病人的皮膚,功能性更強,對于病人后期傷口的愈合有利,通過照明燈的安裝,保證了手術過程中醫生的視野更加的清晰,降低了手術的風險性,防滑槽的設置讓拆線剪刀與醫生的手之間存在一定的摩擦力,有效的避免了手術過程中剪刀的滑落,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更大的維護了病人的生命,符合醫療上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分離式剪線的縫紉拆線剪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分離式剪線的縫紉拆線剪的照明燈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套環、2套環墊、3可拆卸套環桿、4下剪刀、5左彈片、6照明燈、7上剪刀、8鷹嘴鉤頭、9下剪刀、10活動軸、11防滑槽、12變形片、13復位彈簧、14右彈片、15上剪柄、16照明燈按鈕、17上燈珠、18燈光過濾片、19下燈珠、20傳送器、21鈕扣電池、22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分離式剪線的縫紉拆線剪,包括套環1、可拆卸套環桿3、下剪柄4、照明燈6、右彈片14、上剪柄15、照明燈按鈕16和下燈珠19,套環1表面安裝有套環墊2,且套環墊2上方安裝有可拆卸套環桿3,可拆卸套環桿3上方安裝有下剪柄4,且左側安裝有照明燈6,下剪柄4右側安裝有左彈片5,且左彈片5右側安裝有右彈片14,右彈片14右側安裝有上剪柄15,且上剪柄15表面安裝有照明燈按鈕16,照明燈按鈕16上方安裝有防滑槽11,上剪柄15表面安裝有活動軸10,且活動軸10上方安裝有上剪刀7,照明燈6內側安裝有上燈珠17,且上燈珠17下方安裝有下燈珠19,下燈珠19右側安裝有傳送器20,且傳送器20右側安裝有鈕扣電池21,防滑槽11左側安裝有復位彈簧13,且復位彈簧13表面安裝有變形片12,上剪刀7上方安裝有鷹嘴鉤頭8,且鷹嘴鉤頭8右側安裝有下剪刀9,上燈珠17左側安裝有燈光過濾片18,鈕扣電池21下方安裝有控制器22。
工作原理:當使用分離式剪線的縫紉拆線剪時,醫護人員拇指和第四指分別插入套環1內,中指放在上剪柄15,食指壓在可拆卸套環柄3上,按下照明燈開關按鈕16,紐扣電池21提供能量給傳送器20,上燈珠17和下燈珠19亮起,經過燈光過濾片18,照到指定位置,左彈片5和右彈片14對上剪柄15和下剪柄7進行調節,活動軸10提供靈活度,復變彈簧13在受到擠壓時使得變形片發生形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