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醫療用品,特別是指一種用以連接供氧及加壓空氣設備的鼻枕。
背景技術:
為了解決現代人的阻塞型及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癥,即為一種睡眠呼吸障礙,這將會導致睡眠期間的上氣道閉塞,而這癥狀導致受影響的患者每個夜晚將可能停止呼吸10至120秒之間,這嚴重影響可能導致白天嗜睡,或者可能引起心臟血管疾病與腦損害,雖然受影響的人可能沒有注意到這問題,但這問題卻影響受影響人的一生,而當今,請參閱圖1所示,現有的一種鼻塞式呼吸器1,具有一主體11、一連接該主體11兩側的頭帶12、一連接在該主體11內側的鼻塞件13、以及一相反在該鼻塞件13安裝在該主體11外側的輸氣管14。其中,該主體11是以軟性材質一體成型。
而當使用者再配戴該鼻塞式呼吸器1時,該輸氣管14受到外力作用,該輸氣管14即會導致該本體11及該鼻塞件13受到牽動,使該鼻塞式呼吸器1可能導致從使用者的鼻部脫落,這樣將會造成氧氣不足,而可能發生夜間缺氧的情況,而或因為與頭部及面部的接觸面積擴大,因讓使用者遭受有異物貼附而有不適感,因此,如何解決符合每個使用者的鼻孔大小,而達到緊密配合,使加壓供氣達到較佳的效果而不至脫落,且又可避免噪音的產生,又可因上提及因緊密配合,而使與使用者的接觸面積減少,而達到減少使用者的不適感,這是本創作人欲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即在提供一種符合任何鼻孔大小且而不松脫的鼻枕,讓使用者使用時達到安全及舒適。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所述。
提出一種鼻枕,用在連接供氧及加壓空氣設備的輸氣管,包含有一主體單元,該主體單元包含有一本體、一連接該本體的進氣孔及二連接該本體的第一鼻塞件,其中,每一該第一鼻塞件設有一貫穿每一該第一鼻塞件的第一輸氣孔,使該二第一輸氣孔與該進氣孔連通形成一輸氣腔室;以及一鼻塞單元,該鼻塞單元包含有二分別套接在每一該輸氣孔的第二鼻塞件及每一該第二鼻塞件設有一貫穿每一該第二鼻塞件的第二輸氣孔,使每一該第二輸氣孔與該進氣孔相連通,其中,每一該第二鼻塞件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與該固定端相對另一端的卡固端。
更進一步地,該主體單元兩側分別設有一扣接部。
更進一步地,該鼻枕包含有一連接該主體單元的頭帶單元,該頭帶單元具有二扣接端,該二扣接端分別扣接每一該扣接部。
更進一步地,該頭帶單元更包含有一連接該頭帶單元的支撐帶。
更進一步地,該主體單元以及該鼻塞單元為一體成型。
更進一步地,該第一輸氣孔的孔徑小于該第二鼻塞件的圓徑。
更進一步地,該第一鼻塞件設有一縮頸部。
經過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方式,相較在習用具有以下特點。
1. 本實用新型藉助該二第二鼻塞件,由每一該卡固端卡固鼻孔內,使整個鼻枕能夠緊密貼附鼻孔,而達到牢靠服貼且減少噪音等問題。
2. 本實用新型的該鼻塞件因緊密貼附鼻孔,而使其他需接觸使用者的面積減少,而降低使用者的不適感,進而提高睡眠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習知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鼻枕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鼻枕的主體單元及鼻塞單元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鼻枕的實施示意圖。
圖號說明:
習用
鼻塞式呼吸器1
主體11
頭帶12
鼻塞件13
輸氣管14
本實用新型
鼻枕2
主體單元3
本體31
進氣孔32
第一鼻塞件33
第一輸氣孔331
縮頸部332
輸氣腔室34
扣接部35
鼻塞單元4
第二鼻塞件41
固定端411
卡固端412
第二輸氣孔42
頭帶單元5
扣接端51
支撐帶52。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鼻枕2,用在連接加壓供氣設備的輸氣管,該輸氣管藉以連接治療設備以提供加壓的空氣,包含有一主體單元3以及一鼻塞單元4,其中:該主體單元3采用彈性材質且以一體成型方式所制作,該主體單元3包含有一本體31、一連接該本體31并連接上述輸氣管使氧氣進入的進氣孔32、以及二連接該本體31的第一鼻塞件33,其中,二第一輸氣孔331分別貫穿每一該第一鼻塞件33,使該二第一輸氣孔331與該進氣孔32連通形成一輸氣腔室34,且每一該第一鼻塞件33設有一縮頸部332,在較佳的結構中,該主體單元3兩側分別設有一提供連接的扣接部35。
接續,該鼻塞單元4與該主體單元3相同為彈性材質且一體成型制作,該鼻塞單元4包含有二分別套接在每一該第一輸氣孔331的第二鼻塞件41,該第一輸氣孔331的孔徑可以設計成小于該第二鼻塞件41的圓徑,如此一來便使該二第二鼻塞件41緊塞在該第一輸氣孔331中,而不易脫落,而該二第二鼻塞件41與該第一鼻塞件33可為一體成型或分別制作;而二第二輸氣孔42則分別貫穿每一該第二鼻塞件41,令使每一該第二輸氣孔42與該進氣孔32相連通,使氧氣能夠通過該進氣孔32并傳輸到該輸氣腔室34,并使氧氣輸入至該第二輸氣孔42至鼻孔。其中,每一該第二鼻塞件41具有一固定在每一該第一輸氣孔331內壁的固定端411,或者每一該固定端411分別套接每一該第一鼻塞件33,藉助每一該縮頸部332分別卡固每一該第二鼻塞件41,以及一與該固定端411相對另一端的卡固端412,該卡固端412卡固在使用者鼻孔內,使該鼻塞單元4不易脫落,并因無縫隙而使噪音無法產生。
接續,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鼻塞2,該鼻塞2包含有一連接該主體單元3的頭帶單元5,該頭帶單元5為彈性材質所制成,由于該些第二鼻塞件41完全依據使用者的鼻孔內壁所做的量身設計,而該頭帶單元5使每一該第一鼻塞件33更能緊靠在使用者的鼻孔外側,使加壓供氣時更不易漏出,該頭帶單元5具有二扣接端51,該二扣接端51分別扣接每一該扣接部35,使該扣接端51緊扣在該主體單元3,該頭帶單元5更包含有一連接該頭帶單元5的支撐帶52,藉助該支撐帶52來支撐使用者的頭部,達到更穩固的作用。
在實際使用時,必須先得到使用者的鼻孔內壁大小,因此,需由使用者的一鼻孔內部輪廓進行掃描,使取得一組空間坐標數據,然后藉助一繪圖軟件來讀取這組空間坐標數據,以建立一第一立體影像,而該第一立體影像的形狀會與用戶的鼻孔內部輪廓大致相同,并藉助該空間坐標數據制成該二第二鼻塞件41,而達到的該二第二鼻塞件41。
而另一方式為,該二第二鼻塞件41由使用者的一鼻孔內部輪廓分別使用一液化模型液,待使該液化模型液固化后形成一第一模型,而該第一模型的材質相對較為柔軟,因此在該第一模型中注入一石膏溶液,干涸后形成一第二模型,藉助該第二模型而制成該二第二鼻塞件41,而藉助該第二模型制作的該二第二鼻塞件41的形狀會與使用者的鼻孔內部輪廓大致相同。
上述兩種鼻枕的方式,而得到該鼻枕2,接續以實際使用方式為,請參閱圖4所示,使用時是將該些第一鼻塞件33抵靠使用者的鼻孔外部輪廓,而該些第二鼻塞件41分別塞入使用者的鼻孔中,然后藉助每一該第二鼻塞件41的該卡固端412卡固并貼附在鼻孔內壁內,如此已達到與鼻孔緊密配合的階段,如需要再加強,則增加該頭帶單元5,配戴在使用者的頭部,并與該主體單元3卡扣,即可完成配戴作業。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與習知相比,因符合使用者的鼻孔大小以及內部輪廓,因此,而達到與鼻孔緊密配合,而沒有縫隙導致噪音的產生,進而減少與使用者的接觸面積,降低不適感的產生,避免睡眠時脫落,造成身體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