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內科用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68188閱讀:687來源:國知局
一種內科用引流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內科用引流器。



背景技術:

引流器,一種內科常用的醫療用具,是對患者身體內部產生的積液進行清理的工具。

現階段的引流器種類繁多,功能和效果越來越好,但引流器都有更換引流瓶的需求,由于引流瓶的大小固定,導致在患者積液過多時,引流瓶無法滿足積液的盛裝,需要醫護人員多次進行更換,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在進行更換引流瓶時,需要將患者身體上的引流管進行截停,再將引流管插入新的引流瓶上,這樣的方式造成醫護人員更換十分不便,且操作時間長,容易造成患者身體的積液過多影響到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科用引流器,具備方便更換引流瓶,節約更換時間,保護患者身體健康,減輕醫護人員工作量的優點,解決了由于引流瓶的大小固定,導致在患者積液過多時,引流瓶無法滿足積液的盛裝,需要醫護人員多次進行更換,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在進行更換引流瓶時,需要將患者身體上的引流管進行截停,再將引流管插入新的引流瓶上,這樣的方式造成醫護人員更換十分不便,且操作時間長,容易造成患者身體的積液過多影響到健康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內科用引流器,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底部設置有連接筒,該連接筒與引流瓶的連接處設置有旋轉板,所述旋轉板的一端設置有固定套,該固定套的內部通過扭簧與固定桿連接,所述連接筒的底端設置有備用收集箱,所述引流瓶一側的頂端設置有真空泵,該真空泵的進氣口設置有導管,該導管貫穿引流瓶的側壁,并延伸至引流瓶的內腔,所述引流瓶內腔的導管表面套接有過濾箱,該導管的一側通過連接管與引流瓶外表面的氣壓表連接,所述引流瓶頂部的一側設置有氣管,該氣管的一側設置有氣壓調節閥,所述氣管的一側引流瓶的頂部設置有連接管,該連接管通過固定接頭與引流管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筒與固定套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相適配的旋轉槽,且固定桿的兩端分別與旋轉槽的內壁連接。

優選的,所述備用收集箱的頂部套接于連接筒的內部,備用收集箱與連接筒的連接處設置有相適配安裝槽,且連接筒與備用收集箱的連接面分別設置有相互嚙合的內、外螺紋,連接筒的內徑與備用收集箱頂端的內徑相一致,連接筒與引流瓶的連接處設置有相適配通孔。

優選的,所述氣管與引流瓶的連接處設置有與氣管內徑相一致的通孔,且氣管出口處的內腔設置有過濾板,引流瓶的表面設置有刻度。

優選的,所述連接管與引流瓶的連接處設置有與連接管內徑相一致的通孔,且固定接頭的內徑的大小與連接管和引流管的大小相適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連接筒、旋轉板、固定套、扭簧、固定桿、備用收集箱、固定接頭、過濾板和安裝槽,達到了引流瓶與引流管之間拆卸和安裝方便,節約了操作時間,進一步保護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可以盛裝更多積液,減少醫護人員工作量的效果。

2、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筒、旋轉板、固定套、扭簧、固定桿和備用收集箱,相互使用,能夠使引流瓶盛裝更多患者身體內部的積液,同時,也方便了對積液的計量,通過氣管和氣壓調節閥,相互配合使用,能夠有效避免引流瓶出現壓力不足的現象,通過真空泵、導管、過濾箱和氣壓表,相互配合使用,能夠有效增強引流瓶內部的氣壓的穩定性,通過固定接頭對連接管和引流管之間進行連接,方便了連接管和引流管之間的拆卸和安裝,能夠有效降低了更換引流瓶時患者內部的積液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從而有效的解決了引流瓶的大小固定,導致在患者積液過多時,引流瓶無法滿足積液的盛裝,需要醫護人員多次進行更換,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在進行更換引流瓶時,需要將患者身體上的引流管進行截停,再將引流管插入新的引流瓶上,這樣的方式造成醫護人員更換十分不便,且操作時間長,容易造成患者身體的積液過多影響到健康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A處結構示意圖。

圖中:1引流瓶、2連接筒、3旋轉板、4固定套、5扭簧、6固定桿、7備用收集箱、8真空泵、9導管、10過濾箱、11氣壓表、12氣管、13氣壓調節閥、14連接管、15固定接頭、16引流管、17過濾板、18安裝槽、19刻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一種內科用引流器,包括引流瓶1,引流瓶1的底部設置有連接筒2,該連接筒2與引流瓶1的連接處設置有旋轉板3,旋轉板3的一端設置有固定套4,該固定套4的內部通過扭簧5與固定桿6連接,連接筒2與固定套4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相適配的旋轉槽,且固定桿6的兩端分別與旋轉槽的內壁連接,連接筒2的底端設置有備用收集箱7,備用收集箱7的頂部套接于連接筒2的內部,備用收集箱7與連接筒2的連接處設置有相適配安裝槽18,且連接筒2與備用收集箱7的連接面分別設置有相互嚙合的內、外螺紋,連接筒2的內徑與備用收集箱7頂端的內徑相一致,連接筒2與引流瓶1的連接處設置有相適配通孔,引流瓶1一側的頂端設置有真空泵8,該真空泵8的進氣口設置有導管9,該導管9貫穿引流瓶1的側壁,并延伸至引流瓶1的內腔,引流瓶1內腔的導管9表面套接有過濾箱10,該導管9的一側通過連接管14與引流瓶1外表面的氣壓表11連接,引流瓶1頂部的一側設置有氣管12,氣管12與引流瓶1的連接處設置有與氣管12內徑相一致的通孔,且氣管12出口處的內腔設置有過濾板17,引流瓶1的表面設置有刻度19,該氣管12的一側設置有氣壓調節閥13,氣管12的一側引流瓶1的頂部設置有連接管14,該連接管14通過固定接頭15與引流管16連接,連接管14與引流瓶1的連接處設置有與連接管14內徑相一致的通孔,且固定接頭15的內徑的大小與連接管14和引流管16的大小相適配,通過設置連接筒2、旋轉板3、固定套4、扭簧5、固定桿6、備用收集箱7、固定接頭15、過濾板17和安裝槽18,達到了引流瓶1與引流管16之間拆卸和安裝方便,節約了操作時間,進一步保護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可以盛裝更多積液,減少醫護人員工作量的效果。

使用時,真空泵8通過導管9對引流瓶1的內部的空氣進行抽出,過濾箱10對引流瓶1的氣體的進行過濾,同時,氣壓表11對引流瓶1內部的氣壓進行顯示,帶需要對引流瓶1內部的氣壓進行增加了,扭動氣壓調節閥13,外界氣體通過氣管12和過濾箱10進入引流瓶1中,氣管12通過過濾板17對進入的空氣進行過濾,將固定接頭15套接于連接管14上并固定,再把引流管16插進固定接頭15中并固定,將引流管16插進患者身體內部,進行吸收積液,積液進入引流瓶1中,當達到一定量時,旋轉板3通過扭簧5和固定套4進行旋轉,積液流入備用收集箱7中,引流瓶1內部的積液減少后旋轉板3回位。

綜上所述:該內科用引流器,通過連接筒2、旋轉板3、固定套4、扭簧5、固定桿6和備用收集箱7,相互使用,能夠使引流瓶1盛裝更多患者身體內部的積液,同時,也方便了對積液的計量,通過氣管12和氣壓調節閥13,相互配合使用,能夠有效避免引流瓶1出現壓力不足的現象,通過真空泵8、導管9、過濾箱10和氣壓表11,相互配合使用,能夠有效增強引流瓶1內部的氣壓的穩定性,通過固定接頭15對連接管14和引流管16之間進行連接,方便了連接管14和引流管16之間的拆卸和安裝,能夠有效降低了更換引流瓶1時患者內部的積液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從而有效的解決了引流瓶1的大小固定,導致在患者積液過多時,引流瓶1無法滿足積液的盛裝,需要醫護人員多次進行更換,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在進行更換引流瓶1時,需要將患者身體上的引流管16進行截停,再將引流管16插入新的引流瓶1上,這樣的方式造成醫護人員更換十分不便,且操作時間長,容易造成患者身體的積液過多影響到健康的問題。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