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用手術鑷。
背景技術:
目前,在醫療手術的實踐中,存在有以下情況:
一是,手術中為確保手術視野清晰,保證操作安全,需要消除手術中的出血現象,目前多由助手通過多種手術器械來輔助操作以吸收所出血液。
二是,在對大面積的創面進行涂藥擦拭時,需要持鑷子不間斷的夾取擦拭棉并蘸取藥液進行擦拭,十分費力。
因此,基于上述兩種情況,開發一種可實現手術中吸收組織液體或血液,同時能夠對大面積創面進行不間斷擦拭并提供藥液的手術鑷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特提供了一種多功用手術鑷。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多功用手術鑷,包括有鑷子本體,鑷子本體的前端設有夾持部,還設有可安裝于夾持部的引流體,引流體的后部設有可卡接于夾持部的卡夾,引流體的前部設有可容納接觸材料的側部容置腔,該側部容置腔底部設有引流孔Ⅰ,引流體的底部亦設有可容納接觸材料的底部容置腔,該底部容置腔的底部設有引流孔Ⅱ,引流孔Ⅰ與引流孔Ⅱ分別通過引流管連接負壓源。
更優地,卡夾的上部設有引流管通道以用于容納連接引流孔的引流管;鑷子本體的兩鑷臂外側設有可容置并固定引流管的引流管固定夾。
更優地,引流體的縱向截面的形狀與夾持部相同;引流體安裝于夾持部后,其底部低于夾持部的底部。
更優地,上述接觸材料為引流用接觸材料。
作為另一種應用,側部容置腔內容置的接觸材料為醫用擦拭棉,引流孔Ⅰ還通過管路連接有藥液源;通過該設計可便于對創面部位進行擦拭,同時提供連續的藥液供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手術中,可通過引流體進行負壓引流,以吸收組織液體或血液,確保手術視野清晰;同時通過在側部容置腔內容置醫用擦拭棉并使引流孔Ⅰ通過管路連接藥液源的方式,能夠對大面積創面進行不間斷擦拭并提供藥液。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鑷子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引流體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引流體加裝引流接觸材料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引流體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鑷子本體、2夾持部、3引流管固定夾、4引流體、5卡夾、6側部容置腔、7引流孔Ⅰ、8引流管通道、9引流管、10引流接觸材質、11引流孔Ⅱ、12底部容置腔。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2、3、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
實施例1包括有鑷子本體1,鑷子本體的前端設有夾持部2,其還設有可安裝于夾持部的引流體4,該引流體的底部低于夾持部的底部,引流體的后部設有可卡接于夾持部的卡夾5,引流體的前部設有可容納引流接觸材料10的側部容置腔6,該側部容置腔底部設有引流孔Ⅰ7,引流體的底部亦設有可容納引流接觸材料的底部容置腔12,該底部容置腔的底部設有引流孔Ⅱ11,引流孔Ⅰ與引流孔Ⅱ分別通過引流管9連接負壓源;卡夾的上部設有引流管通道8以用于容納連接引流孔的引流管;鑷子本體的兩鑷臂外側設有可容置并固定引流管的引流管固定夾3。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是在實施例1的結構上,將側部容置腔內容置的接觸材料改為醫用擦拭棉,同時,引流孔Ⅰ還通過管路連接有藥液源,以便于對創面部位進行擦拭,同時提供連續的藥液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