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吊塔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醫用雙臂干濕分離吊塔。
背景技術:
吊塔是醫院現代化手術室必不可少的供氣醫療設備,主要用于手術室供氧、吸引、壓縮空氣、氮氣等醫用氣體的終端轉接。雙臂干濕分離吊塔是現代重癥監護病房必備的醫療搶救輔助設備,主要主橋架、干段和濕段組成,其特點在于合理的干濕分享結構,濕區配置升降靈活的輸液架。干濕區配置有可升降調節的儀器平臺,在干濕區上分別配有氧氣、空氣、吸引、電流、網絡輸入終端、輸液泵架。然而,傳統的雙臂干濕分離吊塔需人力進行旋轉,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的醫用雙臂干濕分離吊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醫用雙臂干濕分離吊塔,包括塔頭A和塔頭B,所述塔頭A通過轉動關節A與懸臂A轉動連接,所述塔頭B通過轉動關節B與懸臂B轉動連接,所述懸臂A通過電動旋轉件A與橫梁轉動連接,所述懸臂B通過電動旋轉件B與所述橫梁轉動連接,所述橫梁與吊柱固定連接,所述塔頭A上設置有濕段吊塔總成,所述塔頭B上設置有干段吊塔總成,所述電動旋轉件A與電動旋轉件B的構造相同;所述電動旋轉件A包括與橫梁固定連接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固定連接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與固定連接在懸臂上的從動齒輪嚙合;所述轉動關節A與轉動關節B的構造相同;所述轉動關節A包括與懸臂A固定連接的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底端與所述塔頭A轉動連接,并且所述連接柱的底端設有軸承內圈,所述塔頭A的頂端設有與所述軸承內圈相適配的軸承外圈,所述軸承內圈與所述軸承外圈之間設置有滾珠。
進一步地,所述濕段吊塔總成包括固定連接在所述塔頭A上的導軌,與所述導軌形成滑動副的滑動支架上固定連接有托板A,與所述導軌形成滑動副的滑塊A通過轉動單元A與輸液架A轉動連接,所述轉動單元A包括轉動臂A以及連接所述滑塊A與轉動臂A的轉軸A,抽屜A與所述導軌固定連接,所述抽屜A上固定連接有承載平臺A。
進一步地,所述干段吊塔總成包括與所述塔頭B固定連接的兩個拉桿,兩個所述拉桿之間固定連接有托板B,兩個所述拉桿配合形成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抽屜B,所述抽屜B上固定連接有承載平臺B,與所述拉桿形成滑動副的滑塊B通過轉動單元B與輸液架B轉動連接,所述轉動單元B包括轉動臂B以及連接所述滑塊B和轉動臂B的轉軸B。
進一步地,所述塔頭A上設置有多個電源插座A和氣體終端A。
進一步地,所述塔頭B上設置有多個電源插座B和氣體終端B。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轉動關節和電動旋轉件實現旋轉,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濕段吊塔總成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干段吊塔總成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動旋轉件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轉動關節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吊柱;2、橫梁;3、電動旋轉件B;4、懸臂B;5、輸液架B;6、轉動關節B;7、塔頭B;8、拉桿;9、抽屜B;10、承載平臺B;11、托板B;12、承載平臺A;13、抽屜A;14、導軌;15、氣體終端A;16、電源插座A;17、托板A;18、塔頭A;19、轉動關節A;20、輸液架A;21、懸臂A;22、電動旋轉件A;23、滑動支架;24、轉軸A;25、轉動臂A;26、滑塊A;27、驅動電機;28、驅動齒輪;29、從動齒輪;30、軸承外圈;31、滾珠;32、軸承內圈;33、連接柱;34、電源插座B;35、氣體終端B;36、轉軸B;37、轉動臂B;38、滑塊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醫用雙臂干濕分離吊塔,包括塔頭A18和塔頭B7,所述塔頭A18通過轉動關節A19與懸臂A21轉動連接,所述塔頭B7通過轉動關節B6與懸臂B4轉動連接,所述懸臂A21通過電動旋轉件A22與橫梁2轉動連接,所述懸臂B4通過電動旋轉件B3與所述橫梁2轉動連接,所述橫梁2與吊柱1固定連接,所述塔頭A18上設置有濕段吊塔總成,所述塔頭B7上設置有干段吊塔總成,所述電動旋轉件A22與電動旋轉件B3的構造相同;所述電動旋轉件A22包括與橫梁2固定連接的驅動電機27,所述驅動電機27的輸出軸端固定連接有驅動齒輪28,所述驅動齒輪28與固定連接在懸臂上的從動齒輪29嚙合;所述轉動關節A19與轉動關節B6的構造相同;所述轉動關節A19包括與懸臂A21固定連接的連接柱33,所述連接柱33的底端與所述塔頭A18轉動連接,并且所述連接柱33的底端設有軸承內圈32,所述塔頭A18的頂端設有與所述軸承內圈32相適配的軸承外圈30,所述軸承內圈32與所述軸承外圈30之間設置有滾珠31。
以上所述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
塔頭A18或塔頭B7可旋轉,用以安裝氣體終端和電源插座,并起到支撐其他部件的作用,懸臂A21或懸臂B4可旋轉,增大設備工作覆蓋范圍,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調整、使用更加隨心、便利。橫梁2起到支撐的作用,吊柱1用于將吊塔固定在屋頂,吊柱1和橫梁2固定連接,吊柱1和橫梁2構成整個吊塔的懸掛支撐裝置。由于橫梁2通過電動旋轉件A22與懸臂A21轉動連接,橫梁2通過電動旋轉件B3與懸臂B4轉動連接,并且電動旋轉件A22或電動旋轉件B3能在0至360度之間轉動,轉動方便靈活。驅動電機27給驅動齒輪28提供動力,驅動齒輪28與從動齒輪29嚙合傳動,傳動平穩、安全。
所述濕段吊塔總成包括固定連接在所述塔頭A18上的導軌14,與所述導軌14形成滑動副的滑動支架23上固定連接有托板A17,與所述導軌14形成滑動副的滑塊A26通過轉動單元A與輸液架A20轉動連接,所述轉動單元A包括轉動臂A25以及連接所述滑塊A26與轉動臂A25的轉軸A24,抽屜A13與所述導軌14固定連接,所述抽屜A13上固定連接有承載平臺A12。
由于導軌14與滑動支架23形成滑動副,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節托板A17的位置,輸液架A20用于懸掛輸液袋或輸液泵。由于轉動臂A25可繞著轉軸A24轉動,所以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節輸液架A20的位置。
所述干段吊塔總成包括與所述塔頭B7固定連接的兩個拉桿8,兩個所述拉桿8之間固定連接有托板B11,兩個所述拉桿8配合形成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抽屜B9,所述抽屜B9上固定連接有承載平臺B10,與所述拉桿8形成滑動副的滑塊B38通過轉動單元B與輸液架B5轉動連接,所述轉動單元B包括轉動臂B37以及連接所述滑塊B38和轉動臂B37的轉軸B36。
所述塔頭A18上設置有多個電源插座A16和氣體終端A15。所述塔頭B7上設置有多個電源插座B34和氣體終端B35。電源插座A16用于連接電源,氣體終端A15用于提供氧氣、吸引、壓縮空氣。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