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手術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肩關節鏡手術牽引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在肩關節鏡手術時,常用的手術體位是側臥位。傳統的側臥位牽引方式需以布膠或其他方式固定牽引側前臂全部,再與牽引架裝配連接。該步驟所需時間較長。并且在消毒鋪巾時,需再次用無菌敷料纏繞包裹牽引側前臂,該步驟會增加術者及無菌敷料污染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存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肩關節鏡手術牽引固定裝置,它能避免由于病人手指的活動給手術帶來的不便,而且不增加額外手術鋪巾步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肩關節鏡手術牽引固定裝置,包括底板,底板上縱向地開設有至少3個滑槽,相鄰滑槽之間的距離從上往下逐漸減小,滑槽上設置有滑塊,相鄰滑塊之間的間隙用于夾持病人的手指,底板還設置有用于與牽引架連接的連接部。
作為改進,所述滑塊的側面設置有弧形凹陷。
作為改進,所述連接部為一鏤空部。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部橫向地設置在底板的頂部。
作為改進,所述滑塊由橡膠材質制成。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滑塊與底板之間設置有墊片。
作為再進一步改進,所述墊片由金屬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前,用連接部與現有技術中的牽引架相連接,病人側身躺好后,把滑塊沿著滑槽往上推,則相鄰滑塊之間的間隙逐漸變大。之后把病人的手指插入相鄰滑塊之間。可以幾個手指同時插入其中一個間隙,也可以一個間隙只容納一個手指。將除拇指外的4個手指分別夾在5個滑塊之間,是優選的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現有技術的固定裝置,病人的手指是可以自由活動的,手指的經脈與肩部處是連通的。手術中病人手指一動,手術部位的經脈也會相應活動,給手術帶來不便。使用本申請的方案后,由于手指被夾持在滑塊之間,不容易活動,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使用本申請的方案后,不用再增加額外手術鋪巾步驟,而且安裝簡單,牽引效果穩定,減少了術前牽引體位擺放的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滑塊的爆炸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中:1、底板;2、滑槽;3、滑塊;31、弧形凹陷;32、背部滑片;33、螺栓;4、連接部;5、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4所示,一種肩關節鏡手術牽引固定裝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縱向地開設有至少3個滑槽2。相鄰滑槽2之間的距離從上往下逐漸減小,使滑槽2的排列方向與人體手掌攤開時5指輻射方向基本相同,滑槽2的長度可略長于普通成人的手指長度。
滑槽2上設置有滑塊3,滑塊3通過背部滑片32和螺栓33活動連接在底板1上。滑塊3由橡膠材質制成,滑塊3的側面設置有弧形凹陷31。相鄰滑塊3之間的間隙用于夾持病人的手指。滑塊3與底板1之間設置有墊片5,墊片5由金屬材質制成。滑塊3的上下高度為普通成人一節近節指骨的長度。
底板1還設置有用于與牽引架連接的連接部4。連接部4為一鏤空部。連接部4橫向地設置在底板1的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