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瓷電煎藥壺,尤其涉及一種具備防爆裂密封防水圈的新型陶瓷電煎藥壺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電煎藥壺的材料一般采用陶瓷,市面上很多采用陶瓷可從外觀分辨陶瓷的好與差,質量較好的陶瓷土質呈雪白色,較差的土質呈偏紅色;電煎藥壺材料品名有鋰輝石、麥飯石。
電煎藥壺也是近些年來產生的一種小電器,有些產品能夠實現全自動煎藥,免看管、不煎干、不沸溢、全自動保溫、不回吸藥液,有效提煉藥材,適合家居用品,簡單方便。
電煎藥壺有連體發熱內膽和分體壺及底座設計,分體底座設計即壺和底座分開,可避免湯藥與金屬發熱內膽接觸,保持藥性不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保障生命健康安全。
本案需要重點指出的是,現有的陶瓷電煎藥壺結構主要由陶瓷壺體、加熱內膽、密封防水圈、塑料件及緊固件等組成,其中加熱內膽的固定結構多采用金屬緊固件直接壓著陶瓷壺體與密封防水圈,此種固定結構一般具有以下幾點技術缺陷:
①金屬緊固件直接與陶瓷鍋體接觸固定時,容易造成陶瓷鍋體受損破裂;
②陶瓷壺體在受金屬緊固件多點壓著固定時,容易因局部受力而產生應力集中,在長期高溫工作下陶瓷鍋體產生裂紋,以至于陶瓷壺體漏水甚至產生電路短度等安全問題;
③密封防水圈采用多點壓著固定時受力不均,局部壓力過大容易造成密封防水圈破損,局部壓力過小易造成密封不良漏水,二者均會產生嚴重安全問題。
因此,針對以上方面,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合理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有利于防止陶瓷爆裂、可消除陶瓷應力、能夠平衡緊固力、加強密封防漏的具備防爆裂密封防水圈的新型陶瓷電煎藥壺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備防爆裂密封防水圈的新型陶瓷電煎藥壺結構,由壺蓋、陶瓷壺體、發熱碗、密封圈、防爆裂密封防水圈、緊固件以及塑料底座組成,所述陶瓷壺體底部采用發熱碗并且該發熱碗向陶瓷壺體內部凸起;所述發熱碗底面設置垂直向下的緊固件并且通過該緊固件與陶瓷壺體底部固定連接,此緊固件向下延伸至陶瓷壺體下方的塑料底座內部并且與塑料底座固定連接;所述發熱碗與陶瓷壺體底殼上表面相接處增設密封圈,發熱碗的緊固件與陶瓷壺體底殼下表面相接處增設防爆裂密封防水圈;所述緊固件設置為若干個并且每一個緊固件均固定在防爆裂密封防水圈所圍成的環形區域內。
所述發熱碗或置于陶瓷壺體內部下方。
所述防爆裂密封防水圈與密封圈的位置相對應并且分別設置于底殼下表面、底殼上表面,所述塑料底座將陶瓷壺體鎖緊并且其內部包裹電器元件。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備防爆裂密封防水圈的新型陶瓷電煎藥壺結構的有益效果為:
⑴采用樹脂防爆裂防水圈具有較高的強度及良好的柔性變形,通過在壺體下方安裝該防水圈,再采用緊固件固定,使陶瓷鍋體不再與緊固件直接接觸,避免緊固時陶瓷鍋體受損破裂,可節省資源損耗;
⑵陶瓷壺體緊固力由多點受力改為整圈均勻受力,避免了局部應力集中,長期高溫工作亦不會破裂漏水,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⑶密封防水圈整圈受力均勻,不會因緊固力大小而破損或漏水;
⑷防水圈采用弧形結構設計,與陶瓷壺體采用柔性面安裝接觸,當陶瓷壺體變形時,還能確保與陶瓷壺體底面貼合良好。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具備防爆裂密封防水圈的新型陶瓷電煎藥壺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具備防爆裂密封防水圈的新型陶瓷電煎藥壺結構底部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防爆裂密封防水圈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的1A部分放大示意圖。
圖中:
1、壺蓋;2、陶瓷壺體;3、發熱碗;4、密封圈;5、防爆裂密封防水圈;6、緊固件;7、塑料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具備防爆裂密封防水圈的新型陶瓷電煎藥壺結構,由壺蓋1、陶瓷壺體2、發熱碗3、密封圈4、防爆裂密封防水圈5、緊固件6以及塑料底座7組成,所述陶瓷壺體2底部采用發熱碗3加熱并且該發熱碗3向陶瓷壺體2內部凸起,或將該發熱碗3置于陶瓷壺體2內部下方;
相應地,所述發熱碗3底面設置垂直向下的緊固件6并且通過該緊固件6與陶瓷壺體2底部固定連接,同時,此緊固件6向下延伸至陶瓷壺體2下方的塑料底座7內部并且與塑料底座7固定連接;
相應地,所述發熱碗3與陶瓷壺體2底殼上表面相接處增設密封圈4以防止漏水,所述發熱碗3的緊固件6與陶瓷壺體2底殼下表面相接處增設防爆裂密封防水圈5,該防爆裂密封防水圈5與密封圈4的位置相對應并且分別設置于底殼下表面、底殼上表面;
相應地,所述塑料底座7將陶瓷壺體2鎖緊并且其內部包裹電器元件;
此外,所述緊固件6設置為若干個并且每一個緊固件6均固定在防爆裂密封防水圈5所圍成的環形區域內。
上述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了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應用本案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輕易對這些實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它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案的揭示,對于本案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