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采血針,特別是一種醫院臨床采血檢測用采血針產品,使用時當采血完成后,采血針的針頭能自動回縮到采血針的外套筒體里,能有效防護醫護人員不會被針尖意外扎傷,起到安全防護的目的,屬于一種自動回縮安全型采血針。
背景技術:
就目前來看采血針已是目前全球銷量最大的醫療器械產品之一,其作用已被所有臨床檢測所認可。眾所周知,常規的采血針由于操作原因針頭外露,在操作將要結束階段,因針頭斷裂或醫護人員操作不當所造成的采血針頭人體傷害事故經常發生。據有關護理臨床人員描述,在醫院工作兩年以上的所有醫護人員幾乎沒有不被針頭扎過,可想而知其危害何其之大。據有關方面數據統計,目前世界各國醫院因針頭斷裂或醫護人員操作不當所造成的采血針頭人體傷害事故每年發生數百萬人次。美國醫學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僅美國每年約發生100萬人次醫護人員意外被采血針扎傷事故,其中至少有千余人會被針頭上附著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每次因采血針頭斷裂而被扎傷的醫護人員和患者產生的急救治療費用為人均3000美元。
目前,國內外公司相繼大力投入安全采血醫療器材的研發,目前市場上的安全采血針非常多,安全采血的局面已經打開,但要完全推廣安全采血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市場上的這些安全采血器材有很多不足:其一是生產成本很高;其二是生產工藝復雜;其三是生產質量難以保證;其四是醫護人員操作繁瑣;其五是安全功能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采血針,裝置的設計完全符合醫療器械行業臨床標準,其創新在于通過日常人性化簡單的操作,利用彈簧壓力實現采血針的自動回縮功能,既能讓患者沒有疼痛感覺減少心理壓力,又保護醫護人員不被意外扎傷,防止交叉感染。
本實用新型包括外套筒體和與之配合的端蓋,所述外套筒體下端向內伸入有支撐臺,所述支撐臺上放置有針座,所述針座與支撐臺之間設有彈簧,所述針座下端旋擰有采血針頭,所述外套筒體內圓面上固定有朝向針座向下傾斜的彈性片,所述彈性片的下端呈圓弧狀且抵觸到針座上,所述外套筒體內設有可向下移動的內筒體,所述內筒體的下端放置在彈性片上,所述端蓋具有向下蓋在外套筒體時可推動內筒體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既縮短了醫護人員手動拔去采血針的操作,又解決了采血針由于失誤扎傷自己的隱患,實現了現有臨床智慧醫療、安全醫療的重要目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和圖2給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外套筒體2和與之配合的端蓋1,所述外套筒體2下端向內伸入有支撐臺7,所述支撐臺7上放置有針座6,所述針座6與支撐臺7之間設有彈簧3,所述針座6下端旋擰有采血針頭4,所述外套筒體2內圓面上固定有朝向針座6向下傾斜的彈性片2.2,所述彈性片2.2的下端呈圓弧狀且抵觸到針座6上,所述外套筒體2內設有可向下移動的內筒體5,所述內筒體5的下端放置在彈性片2.2上,所述端蓋1具有向下蓋在外套筒體2時可推動內筒體5的結構。
所述彈性片2.2有兩個,呈對稱布置在外套筒體2內圓面上。
所述彈性片2.2有四個,呈圓周均布在外套筒體2內圓面上。
所述支撐臺7的上端面設有向上伸出的安裝筒7.1,所述針座6的下端設有圍繞采血針頭4的環形槽6.1,所述環形槽6.1套在安裝筒7.1上,所述彈簧3置于安裝筒7.1外側的環形槽6.1內。
所述外套筒體2內圓面的上部設有向內凸出的第一凸緣2.1,所述內筒體5外圓面上部設有向外凸出的置于第一凸緣2.1下部第二凸緣5.1,構成外套筒體2內設有可向下移動的內筒體5的結構。使用時,將內筒體5向下伸入到外套筒體2的時候,第二凸緣5.1和第一凸緣2.1相互擠壓變形,使得第二凸緣5.1可以通過第一凸緣2.1置于第一凸緣2.1下方,當第二凸緣5.1通過第一凸緣2.1之后置于第一凸緣2.1下方后,第一凸緣2.1和第二凸緣5.1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回位,第一凸緣2.1擋著第二凸緣5.1使得內筒體5不能從外套筒體2內掉出,而此時的內筒體5的下端接觸到彈性片2.2的斜面上。
所述端蓋1具有一圓形頂部,所述圓形頂部1.1的下端設有可伸入外套筒體2的蓋筒1.2,所述蓋筒1.2的外徑大于內筒體5的內徑,所述蓋筒1.2的外圓面下部設有與第一凸緣2.1相配合的第三凸緣1.3。使用時當向下安裝端蓋1時,蓋筒1.2伸入到外套筒體2內,推動內筒體5向下移動,直到第三凸緣1.3越過第一凸緣2.1且卡在第一凸緣2.1下部。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次性使用回縮式安全型采血針,包括端蓋1、外套筒體2、彈簧3、采血針頭4、內筒體5、針座6。所述彈性機構是在針座6與采血針頭4螺紋連接的基礎上,加上針座6上設置有的彈簧3安裝裝置,將針座6和采血針頭4以及彈簧3安裝整體圍繞彈簧3壓縮方向進行安裝,壓縮位置到達外套筒體2的彈性片2.2處,使得針座置于彈性片2.2下被其壓著;
被實用新型中的防內筒體脫落機構是將內筒體5安裝到外套筒體2內,利用雙方卡緊機構第一凸緣2.1和第二凸緣5.1進行防脫落安裝;
本實用新型中的回縮機構是在臨床采血完畢以后合上端蓋1,通過端蓋1壓向內筒體5,在壓力的推動下內筒體5抵觸到外套筒體2的彈性片2.2機構,外筒體2的彈性片2.2機構的斜面在硬力的作用下向四周張開,促使針座6和采血針頭4以及彈簧3安裝的彈性機構整體在彈簧3的彈力作用下回落到外套筒體內,醫護操作人員在任何環節都不會接觸到采血針頭4。
本實用新型既縮短了醫護人員手動拔去采血針的操作,又解決了采血針由于失誤扎傷自己的隱患,實現了現有臨床智慧醫療、安全醫療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