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藥學輸液自動配藥裝置。
背景技術:
在進行輸液時,首先要做的是將藥物注射到輸液瓶中,進行藥物配比,然后進行輸液,然而傳統的注藥過程很繁瑣,對于粉狀藥劑需要用注射器從輸液瓶中抽出液體再灌注到藥劑瓶中,均勻溶解后再抽出注射到輸液瓶中,如此反復,使得注藥過程浪費時間,浪費治療時機,而且藥物混合容易不均勻,影響輸液效果;為此我們公開了一種藥學輸液自動配藥裝置,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藥學輸液自動配藥裝置,其能夠完成自動注藥配藥過程,配藥效果好,藥物溶解效果好,混合更均勻,使用方便,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藥學輸液自動配藥裝置,包括連接管、吸藥管和排藥管;所述連接管、吸藥管和排藥管的水平截面均為半圓形;連接管內側面分別與吸藥管內側面和排藥管內側面在豎直方向上固定相連;所述吸藥管位于排藥管下方;所述吸藥管底端與連接管底端齊平;排藥管頂端與連接管頂端齊平;吸藥管頂端連通有第一支管;排藥管底端連通有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上安裝有單向進流閥;第二支管上安裝有單向回流閥;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連通有藥囊;藥囊處設置有配藥裝置;
所述的配藥裝置包括缸體;缸體左端開有定位通槽;定位通槽一端開口;缸體側面開有放置口;放置口與定位通槽開口處連通;所述放置口開口大于定位通槽開口;藥囊與放置口對應配合;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與定位通槽對應配合;缸體內滑動連接有活塞;活塞右端固定有固定桿;缸體右部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偏心輪;偏心輪上前端面的左側設置有連桿;所述連桿一端與偏心輪轉動連接,另一端與固定桿轉動連接。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藥學輸液自動配藥裝置的缸體外壁安裝有射燈。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一種藥學輸液自動配藥裝置的連接管兩端、吸藥管底端、排藥管頂端均為切角形;切角形尖端位于內側。
本實用新型與傳統配藥方式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連接管將輸液瓶與藥劑瓶導通,方便輸液瓶中液體進入藥劑瓶,使藥物溶解;吸藥管吸出藥劑瓶中混合后的藥液,單向進流閥防止藥液從藥囊回流;排藥管將吸藥管吸出的藥液從藥囊排進輸液瓶中,單向回流閥防止藥液從輸液瓶回流;電機帶動偏心輪轉動,通過連桿作用使活塞在缸體內滑動,擠壓藥囊完成吸藥注藥過程。
2、缸體外壁安裝射燈能夠提供照明。
3、連接管兩端、吸藥管底端、排藥管頂端均為切角形,并且切角形尖端位于內側,能夠更方便的插入輸液瓶和藥劑瓶中,同時保證藥液循環過程不受干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配藥裝置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機和射燈處電路圖;
圖中,1、連接管;2、吸藥管;3、排藥管;4、第一支管;5、第二支管;6、單向進流閥;7、單向回流閥;8、藥囊;9、缸體;10、定位通槽;11、放置口;12、活塞;13、固定桿;14、電機;15、偏心輪;16、連桿;17、射燈;18、輸液瓶;19、藥劑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藥學輸液自動配藥裝置,包括連接管1、吸藥管2和排藥管3;所述連接管1、吸藥管2和排藥管3的水平截面均為半圓形;連接管1內側面分別與吸藥管2內側面和排藥管3內側面在豎直方向上固定相連;所述吸藥管2位于排藥管3下方;所述吸藥管2底端與連接管1底端齊平;排藥管3頂端與連接管1頂端齊平;吸藥管2頂端連通有第一支管4;排藥管3底端連通有第二支管5;第一支管4上安裝有單向進流閥6;第二支管5上安裝有單向回流閥7;所述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連通有藥囊8;藥囊8處設置有配藥裝置;所述的配藥裝置包括缸體9;缸體9左端開有定位通槽10;定位通槽10一端開口;缸體9側面開有放置口11;放置口11與定位通槽10開口處連通;所述放置口11開口大于定位通槽10開口;藥囊8與放置口11對應配合;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與定位通槽10對應配合;缸體9內滑動連接有活塞12;活塞12右端固定有固定桿13;缸體9右部安裝有電機14;電機14的輸出端安裝有偏心輪15;偏心輪15上前端面的左側設置有連桿16;所述連桿16一端與偏心輪15轉動連接,另一端與固定桿13轉動連接;缸體9外壁安裝有射燈17;連接管1兩端、吸藥管2底端、排藥管3頂端均為切角形;切角形尖端位于內側。
配藥時,將連接管1兩端分別插入輸液瓶18和藥劑瓶19中,同時與連接管1固定相連的吸藥管2和排藥管3也隨之分別被插入藥劑瓶19和輸液瓶18內;連接管1兩端、吸藥管2底端、排藥管3頂端均為切角形,而且切角形尖端位于內側,即吸藥管2的尖端和排藥管3的尖端分別與連接管1的尖端貼合連接,三者的尖端位于同一直線位置,這樣設置的目的是為了方便配藥時藥物循環過程中能夠順利的流動,避免干擾,提高配藥的效率。
配藥的過程是在電機14的作用下自動完成的,首先將藥囊8從放置口11放入缸體9內,吸藥管2和排藥管3通過缸體9上的定位通槽10,由于放置口11開口大于定位通槽10開口,所以藥囊8無法從缸體9上的定位通槽10內出來;之后打開電機14,偏心輪15旋轉,帶動連桿16運動,與連桿16轉動連接的固定桿13從而帶動活塞12作伸縮運動,使藥囊8受到規律性的擠壓;當藥囊8受到擠壓作用時,藥囊8內的藥液依次通過第二支管5、排藥管3最終排到輸液瓶18中,此時單向回流閥7能夠防止藥液從輸液瓶18回流;當藥囊8由壓縮狀態回到原狀時,由于氣壓的作用,藥劑瓶19中的藥液依次通過吸藥管2和第一支管4回到藥囊8中;連接管1使藥液一直從輸液瓶18中流入藥劑瓶19中,此時單向進流閥6能夠防止藥液從藥囊8回流;電機14持續作用使藥液從輸液瓶18到藥劑瓶19中實現了循環,實現了配藥過程,同時電機14的持續作用使配藥過程更加方便快速,藥劑混合更加均勻,大大節省了配藥時間。
在實際使用中,在缸體9的外壁設置射燈17,夜間作業時打開射燈17,能夠更容易觀察到配藥的過程,使本實用新型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同時為了避免疾病的傳染和避免藥物感染,本實用新型中的連接管1、吸藥管2、排藥管3和藥囊8均為一次性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