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心內科用簡易擔架。
背景技術:
醫務人員在搬運心血管內科病人時,常常需要用到搬運擔架,現在醫務人員普遍采用的是傳統的搬運擔架,但是這種傳統的搬運擔架功能單一,不能很好地滿足醫務人員的使用要求,尤其一些特殊的心血管病人無法進行平躺時,傳統的擔架無法滿足要求,從而耽誤工作的進程,給醫務人員增加了工作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心內科用簡易擔架,結構新穎,使用方便,省時省力且安全,采用折疊式結構,可以使擔架折起一定的角度,滿足不同病人的需要,同時設有良好的固定和減震作用,能夠對心血管病人起到保護作用,也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心內科用簡易擔架,包括帆布面、把手、第一橫桿和第二橫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束帶、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和連接片,所述的第一橫桿和第二橫桿通過帆布面圍成一體式結構,橫桿的兩端設有把手,第一橫桿的側面上通過連接片設有前支腿,第一橫桿和第二橫桿之間通過連接片相連,并設有中支腿,第二橫桿一端的側面上通過連接片設有后支腿。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的帆布面的一側設有束帶,束帶的數量不少于三根。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的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與連接片相連接處通過限位銷軸連接,可進行-度旋轉。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的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為套管式結構,內部設有彈簧。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的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的底部設有萬向輪。
作為本方案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的第一橫桿和第二橫桿與連接片之間通過銷軸進行連接,并設有鎖緊栓。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結構新穎,使用方便,省時省力且安全,采用折疊式結構,可以使擔架折起一定的角度,滿足不同病人的需要,同時設有良好的固定和減震作用,能夠對心血管病人起到保護作用,也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的流程結構示意圖。
圖1中,1、帆布面,2、束帶,3、把手,4、第一橫桿,5、前支腿,6、彈簧,7、萬向輪,8、鎖緊栓,9、中支腿,10、第二橫桿,11、后支腿,12、連接片。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心內科用簡易擔架,結構新穎,使用方便,省時省力且安全,采用折疊式結構,可以使擔架折起一定的角度,滿足不同病人的需要,同時設有良好的固定和減震作用,能夠對心血管病人起到保護作用,也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心內科用簡易擔架,包括帆布面1、把手3、第一橫桿4和第二橫桿10,還包括束帶2、前支腿5、中支腿9、后支腿11和連接片12,所述的第一橫桿4和第二橫桿10通過帆布面1圍成一體式結構,橫桿的兩端設有把手3,第一橫桿4的側面上通過連接片12設有前支腿5,第一橫桿4和第二橫桿10之間通過連接片12相連,并設有中支腿9,第二橫桿10一端的側面上通過連接片12設有后支腿11。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帆布面1的一側設有束帶2,束帶2的數量不少于三根,可以對病人起到固定作用,盡量減少病人的活動,避免因此加重病情,。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前支腿5、中支腿9和后支腿11與連接片12相連接處通過限位銷軸連接,可進行0-90度旋轉,在運送病人時,在較為平整的路面,可以將支腿折開,當作運送車使用,在給心內科病人運送過程時操作簡便、省時省力且安全,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前支腿5、中支腿9和后支腿11為套管式結構,內部設有彈簧6,可以起到良好的減震作用,對患者起到保護作用。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前支腿5、中支腿9和后支腿11的底部設有萬向輪7,方便進行運送病人。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的第一橫桿4和第二橫桿10與連接片12之間通過銷軸進行連接,并設有鎖緊栓8,可以根據需要將擔架折起一定的角度,并通過鎖緊栓8進行固定。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