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藥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中藥炮制加工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炮制加工方法,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操作,多是手工操作或半機械操作,工作強度大,炮制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無法大批量加工。
在申請號201220394472.6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中藥炮制加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炮制筒,固定在炮制筒上的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轉軸連接電機,所述炮制筒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炮制筒外部設有加熱筒,所述炮制筒上設有進出料口。
該專利在使用中存在以下情況,炮制時進依靠炮制筒的翻滾來進行炮制,不能確保中藥藥劑炮制均勻,可能會出現局部誤差,導致炮制失敗。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中藥炮制加工機,有效的解決了現有炮制方法效率不高,炮制不均勻等問題。
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炮制筒,加熱筒和支架,其特征在于,炮制筒經轉軸固定在支架上,加熱筒固定在炮制筒外側,轉軸上分布有多個位于炮制筒內的輪葉,支架上固定有電機,電機經傳送帶連接轉軸,構成電機帶動轉軸轉動的結構,轉軸上固設有第一齒輪,支架上經固定塊固定有與第一齒輪嚙合的第二齒輪,第二齒輪邊緣固定有擋銷,擋銷另一端插入開設在炮制筒外側的長槽內。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炮制筒可以翻轉加熱,炮制筒內的輪葉能夠對內部的中藥進行翻炒,避免受熱不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至圖2給出,本實用新型包括炮制筒1,加熱筒2和支架4,其特征在于,炮制筒1經轉軸5固定在支架4上,加熱筒2固定在炮制筒1外側,轉軸5上分布有多個位于炮制筒1內的輪葉6,支架4上固定有電機9,電機9經傳送帶16連接轉軸5,構成電機9帶動轉軸5轉動的結構,轉軸5上固設有第一齒輪12,支架4上經固定塊13固定有與第一齒輪12嚙合的第二齒輪14,第二齒輪14邊緣固定有擋銷15,擋銷15另一端插入開設在炮制筒1外側的長槽17內。
所述的炮制筒1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8。
所述的炮制筒1上開設有進料口3和出料口7。
所述的電機9軸連接第一帶輪10,轉軸5連接第二帶輪11。
所述的第一帶輪10直徑小于第二帶輪11直徑,構成電機9減速結構。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
將中藥制劑從進料口3放入炮制筒1內,啟動電機9進行炮制,電機9帶動轉軸5轉動,輪葉6對炮制筒1內的藥劑進行翻炒,避免受熱不均的情況發生,而轉軸5帶動第一齒輪12轉動,與第一齒輪12嚙合的第二齒輪14隨之轉動,擋銷15在第二齒輪14上做圓周運動,由于擋銷15插入炮制筒1側壁的長槽17內,擋銷15使炮制筒1擺動,對內部的藥劑進行炮制。
本實用新型的炮制筒1擺動而不翻轉,使得底部的藥劑能夠持續受熱,而輪葉6持續不斷的轉動能將藥劑進行翻炒,避免過熱損壞藥劑和受熱不足藥性不足等情況發生。
炮制筒1內的溫度傳感器8能夠實時檢測炮制的溫度,保證炮制的順利進行。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炮制筒可以翻轉加熱,炮制筒內的輪葉能夠對內部的中藥進行翻炒,避免受熱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