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護理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感染護理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專利號201520276874.X公布了一種感染護理裝置,屬于醫療器械領域。所述感染護理裝置包括袋體、設置在所述袋體袋口的收縮環、設置在所述袋體外周的彈性帶、設置在所述袋體上的透明窗。上述方案通過設置無紡布層,較為柔軟,滿足病人的舒適度需求,設置銀纖維抗菌層,既能過濾有毒顆粒物,又能抑制細菌滋生,可有效避免和預防聽診時的病人交叉感染。
但是,上述裝置在使用時由于且結構較為復雜,其僅僅是隔絕了聽診器和病人之間的直接接觸,而由于該裝置不是一次性的,即其會再次使用,難以消毒,反而會使得該裝置直接與下一個病人直接接觸,所以該裝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感染護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感染護理裝置,包括塑料袋體、平面區、聽診器頭容置腔、套放結構、彈性線繩套和彈性線繩,其中,塑料袋體為弧形面結構,且底部設有平面區,所述塑料袋體的頂部設有直徑較小的套放結構;塑料袋體和平面區之間形成聽診器頭容置腔;所述套放結構的頂部設有彈性線繩套,所述彈性線繩套的內部設有環形彈性線繩。
優選的,所述平面區的半徑與聽診器頭的半徑相同。
優選的,所述套放結構的半徑與用于聽診器頭連接的管道的半徑相同。
優選的,所述彈性線繩的繩長大于彈性線繩套的最大彈性周長。
優選的,所述彈性線繩套的最小彈性半徑小于與聽診器頭連接的管道的半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經濟實用,為一次性使用物品,能夠有效防止病毒之間的傳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感染護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塑料袋體;2、平面區;3、聽診器頭容置腔;4、套放結構;5、彈性線繩套;6、彈性線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感染護理裝置,包括塑料袋體1、平面區2、聽診器頭容置腔3、套放結構4、彈性線繩套5和彈性線繩6,其中,塑料袋體1為弧形面結構,且底部設有平面區2,所述塑料袋體1的頂部設有直徑較小的套放結構4;塑料袋體1和平面區2之間形成聽診器頭容置腔3;所述套放結構4的頂部設有彈性線繩套5,所述彈性線繩套5的內部設有環形彈性線繩6。
所述平面區2的半徑與聽診器頭的半徑相同;所述套放結構4的半徑與用于聽診器頭連接的管道的半徑相同;所述彈性線繩6繩長大于彈性線繩套5的最大彈性周長;彈性線繩套5的最小彈性半徑小于與聽診器頭連接的管道的半徑。
工作時,拉伸彈性線繩套5,使聽診器頭能夠通過彈性線繩套5,套入到聽診器頭容置腔3中,然后拉緊彈性線繩6,使其緊固在聽診器管道的外表面;聽診結束后,拉伸彈性線繩套5,取出聽診器頭3,即可扔掉使用過的該感染護理裝置。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