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吸氧管。
背景技術:
在醫療過程中吸氧器具是經常用到的醫療器械,其中一次性吸氧管的使用非常普遍,通過吸氧提高血中動脈氧分壓,糾正機體缺氧狀態,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活動的必要治療方法,傳統的吸氧管多為頭戴式,即先將吸氧管套在欲吸氧者的耳朵上,然后將吸氧管上的鼻塞插入吸氧者的鼻孔內進行吸氧。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尤其是在患者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吸氧過程中,必然有一定的頭部運動,而在轉頭過程中,吸氧管極易脫落需反復放置。
此外,目前醫療中使用的氧氣都是采用貯氧瓶供氧,而貯氧瓶反復使用,內部無法清洗消毒,容易有病菌存活。并且氧氣都是采用工業生產,難免會有雜質,因此需要對氧氣作過濾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吸氧管,固定效果好,能夠對氧氣進行過濾。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吸氧管,包括接頭、導管、收緊套、頭環管、鼻管,頭環管中部設置有鼻管,所述鼻管兩側的頭環管內側設置有粘貼件,所述的粘貼件包括第一膠黏層,緩沖層、第二膠黏層和離型紙層;
所述的吸氧管上設置有鼻管固定裝置,所述的鼻管固定裝置包括鼻貼,T型架和設置于T型架兩側用于固定鼻管兩側頭環管的卡槽;
所述的導管上還設置有過濾裝置,所述的過濾裝置包括殼體,殼體的頂部設置有進氣口,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氣口,所述的殼體內部設置有三層活性炭過濾體,相鄰兩層的活性炭過濾體之間設置有空氣緩沖腔。
進一步地,所述的鼻管固定裝置為可拆卸結構,所述的卡槽上方設置有蓋板,蓋板一端通過扭轉彈簧與卡槽的一側連接,所述的蓋板上設置有拉環。
進一步地,所述的卡槽內設置有卡口,所述的頭環管上設置有與卡口匹配的卡塊。
進一步地,所述的緩沖層為海綿墊或者泡沫墊。
進一步地,所述的活性炭過濾體為3-5層活性炭濾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吸氧管通過粘貼件和鼻管固定裝置能夠有效的將鼻管固定,防止患者在活動過程中由于頭環管的移動導致閉關脫離鼻腔,無需反復放置吸氧管;
本實用新型的吸氧管有效除去氧氣中的雜質和細菌,使病人吸入潔凈的氧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粘貼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鼻管固定裝置。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過濾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詳細說明。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吸氧管包括接頭1、導管2、收緊套3、頭環管4、鼻管5,頭環管4中部設置有鼻管5,鼻管5兩側的頭環管4內側設置有粘貼件7,粘貼件7包括第一膠黏層71,緩沖層72、第二膠黏層73和離型紙層74;
吸氧管上設置有鼻管固定裝置8,鼻管固定裝置8包括鼻貼81,T型架82和設置于T型架兩側用于固定鼻管5兩側頭環管5的卡槽83;
導管2上還設置有過濾裝置6,過濾裝置6包括殼體61,殼體61的頂部設置有進氣口62,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氣口63,殼體61內部設置有三層活性炭過濾體64,相鄰兩層的活性炭過濾體64之間設置有空氣緩沖腔65。
在本實施方式中,鼻管固定裝置8為可拆卸結構,所述的卡槽83上方設置有蓋板84,蓋板84一端通過扭轉彈簧與卡槽83的一側連接,蓋板84上設置有拉環85。卡槽83內設置有卡口86,頭環管4上設置有與卡口86匹配的卡塊突然 。
在本實施方式中,緩沖層72為海綿墊或者泡沫墊。
在本實施方式中,活性炭過濾體64為3-5層活性炭濾布。
在使用吸氧管時,現將頭環管固定在卡槽內,然后將鼻管置入鼻腔內,再撕掉離型紙層使鼻貼固定在鼻子上,最后將頭環管兩側的粘貼件固定在兩部即可保證在活動過程中鼻管不會從鼻腔滑出。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的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技術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