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膝關節假體翻修手術取出器械組件。
背景技術:
膝關節置換手術后,根據病人的術后活動量大小、病人體重、使用情況等會在不同時期發生膝關節假體失效的情況,這時,需要將膝關節初次置換的假體進行取出,對骨量進行重新處理后,再進行翻修膝關節假體的安裝。
國內95%的膝關節初次置換假體都選用骨水泥型假體,采用骨水泥將假體固定于骨面上,取出很困難。同時膝關節手術由于是表淺關節手術,血管神經豐富,術中必須采用止血帶進行配合有效減少出血量才能更好的觀察視野進行手術操作。而止血帶每次的使用時間上限為90分鐘,超過90分鐘容易引起肌肉組織的壞死,所以,如果沒有專業的取出器械,會造成手術時間延長,出血量增加,手術難度加大等一系列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更換刀片適于將膝關節假體取出的膝關節假體翻修手術取出器械組件。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膝關節假體翻修手術取出器械組件,包括手持柄本體及設于手持柄本體前端的刀片,所述手持柄本體包括手持部及設于手持部前端的刀片安裝連接部,所述刀片安裝連接部內設有彈性壓緊腔,彈性壓緊腔內設有彈性壓緊部件,所述彈性壓緊部件包括設于彈性壓緊腔內的彈片及與彈片固接的按壓桿,所述彈片一端固定于彈性壓緊腔,另一端彈性壓緊刀片,所述按壓桿上端伸出刀片安裝連接部,并在其頂部設有按壓凸鈕,所述刀片安裝連接部前端設有用于插入刀片的扁平連接口,所述刀片包括刀頭,刀片延伸臂及設于延伸臂后端的刀片連接部,刀片連接部插入扁平連接口,刀片連接部設有為按壓桿讓位的讓位凹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膝關節假體翻修手術取出器械組件設置多種厚度規格、多種寬度規格刀片,便于應對復雜的操作環境,減少膝關節假體取出時間,同時并且便于通過刀片夾持機構將刀片安裝或卸下,方便操作者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刀片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刀片安裝連接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手持柄本體,2.刀片,3.手持部,4.刀片安裝連接部,5.扁平連接口,6.按壓桿,7.按壓凸鈕,8.刀頭,9.刀片延伸臂,10.刀片連接部,11.讓位凹口,12.彈性壓緊腔,13.彈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手持柄本體1及設于手持柄本體前端的刀片2,所述手持柄本體包括手持部3及設于手持部前端的刀片安裝連接部4,所述刀片安裝連接部內設有彈性壓緊腔12,彈性壓緊腔內設有彈性壓緊部件,所述彈性壓緊部件包括設于彈性壓緊腔內的彈片13及與彈片固接的按壓桿6,所述彈片一端固定于彈性壓緊腔,另一端彈性壓緊刀片,所述按壓桿上端伸出刀片安裝連接部,并在其頂部設有按壓凸鈕7,所述刀片安裝連接部前端設有用于插入刀片的扁平連接口,所述刀片包括刀頭8,刀片延伸臂9及設于延伸臂后端的刀片連接部10,刀片連接部插入扁平連接口5,刀片連接部設有為按壓桿讓位的讓位凹口11
彈性壓緊部件用于夾緊刀片并便于刀片的拆卸,彈片在自身彈性作用下壓緊刀片的刀片連接部,按壓桿一端與彈片固接另一端通過設有的按壓凸鈕固定,按壓凸鈕優選底部設有凸緣,將按壓凸鈕卡在彈性壓緊腔設有的卡孔內,便于對按壓桿限位,按壓按壓凸鈕,按壓桿向下施加壓力,刀片連接部讓位凹口,按壓桿直接穿過讓位凹口并對彈片加壓,彈片并壓下,產生形變,不再對刀片夾緊,此時可以將刀片卸下。
安裝時,按壓桿按壓彈片,彈片向下彎折產生形變,插入刀片后松開按壓桿,彈片自身的彈力作用下,彈片恢復原狀態并夾緊刀片的安裝連接部。
本實施例中的彈性壓緊部件還可以其他通過自身彈性作用將刀片壓緊的機構。
本實施例中的刀片根據實際操作需要將刀片的厚度與寬度設置為多種規格。
由于設置了刀片夾持機構,便于將刀片通過扁平連接口安裝于手持柄本體上,彈性壓緊部件壓緊刀片,使刀片連接穩固,同時通過按壓凸鈕按動按壓桿,便于將刀片的安裝與卸下。
本實用新型的膝關節假體翻修手術取出器械組件設置多種厚度規格、多種寬度規格刀片,便于應對復雜的操作環境,減少膝關節假體取出時間,同時并且便于通過刀片夾持機構將刀片安裝或卸下,方便操作者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