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涉及一種醫療用骨科康復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踝關節是人體在運動中首先與地面接觸的主要負重關節,也是日常生活和體育運動中較易受損傷的關節之一。踝關節疾病患者不但要忍受疼痛的折磨,且行動不便,重者甚至喪失康復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踝關節疾病患者在急性期過去后,可逐步開始主動全范圍康復度鍛煉、負重,在斜行板上鍛煉本體感覺,加強腓骨肌力量,以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避免遺留有踝關節不穩日后再次發生扭傷。除了運動損傷以外,還有腦血管后遺癥病人,很多腦血管病人在康復中、后期,由于小腿三頭肌張力高、跟腱攣縮等原因,同時存在足內翻和足下垂的情況,需要一種能對踝關節進行康復訓練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醫療用骨科康復訓練裝置,幫助患者輕松進行踝關節的康復訓練。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發明目的:
一種醫療用骨科康復訓練裝置,包括基座,其特征是:所述基座上部兩側設有兩個旋轉孔,每個所述旋轉孔內均環套旋轉撐桿,兩個所述旋轉撐桿分別固接擺板兩側,所述擺板上部對稱設有兩個軸承槽,每個所述軸承槽內均固接有軸承,所述軸承連接轉軸,所述轉軸固接腳托,所述擺板右上角與傳動桿一端鉸接,所述傳動桿另一端固接套環,所述套環內環套有曲柄連桿,所述曲柄連桿一端固接防脫板,所述曲柄連桿另一端固接大帶輪中部一側,所述大帶輪另一側中部通過軸承連接支架,所述支架固接在電機撐板上,所述電機撐板固接在基座底部,所述大帶輪通過皮帶連接小帶輪,所述小帶輪中部固接電機的輸出軸,所述電機固接在電機撐板上。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腳托內設有腳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電機帶動小帶輪轉動,小帶輪通過皮帶帶動大帶輪轉動,大帶輪帶動曲柄連桿轉動,曲柄連桿通過套環和傳動桿帶動擺板連續擺動,從而帶動腳部移動,使腳踝得到連續被動鍛煉,同時腳托還可通過轉軸和軸承自由轉動,因此患者還可進行主動訓練,使腳部左右擺動,從而鍛煉腳踝,起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防脫板、2-套環、3-曲柄連桿、4-大帶輪、5-支架、6-電機、7-電機撐板、8-小帶輪、9-腳托、10-轉軸、11-軸承、12-擺板、13-傳動桿、14-旋轉撐桿、15-基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基座15,所述基座15上部兩側設有兩個旋轉孔(圖中未示出),每個所述旋轉孔內均環套旋轉撐桿14,兩個所述旋轉撐桿14分別固接擺板12兩側,所述擺板12上部對稱設有兩個軸承槽,每個所述軸承槽內均固接有軸承11,所述軸承11連接轉軸10,所述轉軸10固接腳托9,所述擺板12右上角鉸接有傳動桿13,所述傳動桿13另一端固接套環2,所述套環2內環套有曲柄連桿3,所述曲柄連桿3一端固接防脫板1,防脫板1防止套環2脫落,所述曲柄連桿3另一端固接大帶輪4中部一側,所述大帶輪4另一側中部通過軸承(圖中未示出)連接支架5,所述支架5固接在電機撐板7上,所述電機撐板7固接在基座15底部,所述大帶輪4通過皮帶連接小帶輪8,所述小帶輪8中部固接電機6的輸出軸,所述電機6固接在電機撐板7上。
所述腳托9內設有腳槽,腳槽用以限制腳部,防止使用過程腳部滑動。
使用本裝置時,患者坐在板凳上,將腳放到腳槽內,電機6帶動小帶輪8轉動,小帶輪8通過皮帶帶動大帶輪4轉動,大帶輪4帶動曲柄連桿3轉動,曲柄連桿3通過套環2和傳動桿13帶動擺板12連續擺動,從而帶動腳部移動,使腳踝得到連續被動鍛煉,同時腳托9還可通過轉軸10和軸承11自由轉動,因此患者還可進行主動訓練,使腳部左右擺動,從而鍛煉腳踝。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