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324772閱讀:788來源:國知局
一種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專門用于指骨骨折克氏針髓內逆行穿針內固定治療的克氏針導向裝置。簡稱是一種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



背景技術:

指骨骨折為手外科常見病例,髓內逆向穿針交叉克氏針內固定為一種普遍采用的經典治療方式。但這種傳統的克氏針固定方法存在一定弊端:1、一次穿針成功幾率低,術者易疲勞,并易造成手術時間延長:克氏針需與指骨縱軸保持一定夾角,夾角過小則有可能固定關節,夾角過大則有可能無法固定骨折線近(或遠)端指骨,而指骨髓腔內壁較光滑,在術者手持沉重的電鉆鉆入克氏針的過程中,克氏針很難穩定地保持在這個最佳角度范圍內。2、多次穿針會造成克氏針松動、局部骨壞死、骨吸收,軟組織醫源性損傷幾率高、骨折固定不穩定等后果,術中反復多次透視會增加X線對醫患雙方身體損害。故此該方法對術者的經驗、體力要求較高。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逆向穿針過程中使克氏針針尖之與髓腔內壁形成“面-面”接觸,而非傳統技術中僅靠克氏針針尖與髓腔內壁的“點-面”接觸,從而提高穿針過程中的穩定性,使克氏針相對穩定地在髓腔內壁上始終保持一固定角度鉆孔,并可利用方向指針幫助術者判斷克氏針出針點,從而在提前調整進針位置,而傳統進針方法僅能在克氏針已穿出皮質,甚至穿過軟組織后術者才可知道其出針點及方向,故此利用此設備及技術可大大降低對關節囊、韌帶、軟組織的損傷幾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如下的技術內容:

一種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空心導針1,方向指針2,把手3;其中在空心導針的上方有一個與之平行的方向指針,主要用于在穿入克氏針之前預先判斷出針的方位。方向指針和把手均以套筒方式與空心導針部相連,方向指針和把手均可繞空心導針縱軸旋轉。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導針類似空針頭,可將克氏針6插入其中。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更加詳細的描述如下:

一個類似空針頭的空心導針,可將克氏針插入其中;一個把手,便于使用時持握;空心導針與方向指針平行,主要用于在穿入克氏針之前預先判斷出針方位,見圖1。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時將導針尖端插入骨折端髓腔內,根據方向指針所指方向判斷克氏針出針點,并可據此可調整導針位置及方向,完畢后將導針尖端平滑處貼敷在髓腔內壁上,將克氏針自導向器尾端插入其內,鉆入克氏針,詳見圖2。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所具有的積極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低。同時可使克氏針穩定地在光滑的指骨髓腔內壁上鉆孔;同時可在克氏針穿針之前預先判斷出針位置,避免反復多次穿針造成軟組織損傷。

(2)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可提高一次穿針成功率,減少術中X線對對醫患雙方身體損害,較少了對術者體力、經驗的依賴。

附圖說明:

圖1是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其中:1、導向空心導針,2、方向指針,3、把手

4、骨皮質, 5、皮膚, 6、克氏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方案敘述本實用新型。除非特別說明,本實用新型中所用的技術手段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實施方案應理解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實用新型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和范圍僅由權利要求書所限定。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實質和范圍的前提下,對這些實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進行的各種改變或改動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進行詳細的說明。下面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實施例1

一種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它包括空心導針、方向指針、把手;在導向空心針的上方有一個與之平行的方向指針,方向指針和把手均以套筒方式與空心導針相連,方向指針和把手均可繞導針縱軸旋轉,其目的是方便在不同部位、傷口位置形狀及皮膚軟組織條件、骨折條件下操作。其空心導針遠端的斜面可使克氏針穩定地在光滑的指骨髓腔內壁上鉆孔;另外利用方向指針在克氏針穿針之前預先判斷出針位置,避免反復多次穿針造成軟組織損傷。

實施例2

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時將導針尖端插入骨折端髓腔內,根據方向指針所指方向判斷克氏針出針點,并可據此可調整導針位置及方向,完畢后將導針尖端平滑處貼敷在髓腔內壁上,將克氏針自導向器尾端插入其內,鉆入克氏針。這樣可在克氏針穿針之前預先判斷出針位置,避免反復多次穿針造成軟組織損傷。

實施例3

常規的指骨骨折的克氏針內固定方法:一例示指近節指骨開放性骨折病例,清創后暴露骨折端,將克氏針先逆行鉆入骨折遠端部分的皮質,根據術者經驗和解剖知識判斷并確定出針點后將克氏針針尖以與骨皮質呈約30-40°夾角位置鉆入,將克氏針另一端退出骨折線后進行骨折復位,復位滿意后再由同剛才相反的方向鉆回克氏針,固定對側皮質,從而完成整個克氏針內固定過程。

結果:術中克氏針多次打滑,多次調整,進針角度多次調整,故總共穿針4次方獲滿意效果,術中透視三次,手術耗時1小時10分鐘,術者有明顯疲勞感,持握電鉆的手明顯酸疼不適;術后患指指體較腫脹,患者疼痛較明顯,應用止疼藥。

實施例4

使用本發明的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導向器的克氏針內固定方法:同樣是一例示指近節指骨開放性骨折病例,清創后暴露骨折端,將克氏針先逆行鉆入骨折遠端部分的皮質,首先將導向器尖端的插入骨折遠端髓腔內壁,這時就可以根據方向指針預先判斷克氏針的出針位置,并據此進行調整導向器放置的位置,直至滿意后將克氏針自導向器尾部插入,順著空心導針的方向鉆入克氏針,由于導針與骨皮質是“面-面”的接觸方式,故可大大提高鉆針過程的穩定性,提高了穿針的成功率,第一步逆向穿針成功后,將克氏針另一端退出骨折線后進行骨折復位,復位滿意后再由同剛才相反的方向鉆回克氏針,固定對側皮質,從而完成整個克氏針內固定過程。

同樣本導向器也可用于復位后順行穿針固定:骨折復位滿意后將導向器頂在骨折遠端或近端的皮質上,根據方向指針預先判斷克氏針的出針位置,并據此進行調整導向器放置的位置,直至滿意后將克氏針自導向器尾部插入,順著空心導針的方向鉆入克氏針,由于導針與骨皮質是“面-面”的接觸方式,故可大大提高鉆針過程的穩定性,也提高了順行穿針的成功率。

結果:穿針一次便成功,術中僅透視一次,手術時間僅為35分鐘,術者無明顯疲勞感;術后患指指體腫脹較輕,患者疼痛較輕,未應用止疼藥。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