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伸縮式神經外科護理托架。
背景技術:
神經外科是外科學中的一個分支,是在外科學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的基礎上,應用獨特的神經外科學研究方法,研究人體神經系統,如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以及與之相關的附屬機構,如顱骨、頭皮、腦血管腦膜等結構的損傷、炎癥、腫瘤、畸形和某些遺傳代謝障礙或功能紊亂疾病,如:癲癇、帕金森病、神經痛等疾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并探索新的診斷、治療、預防技術的一門高、精、尖學科,在神經外科治療時需要一種護理托架對患者治療部位進行保護支撐,傳統的護理托架未設置紅外線發射器,治療時,無法記錄下患者的治療部位,需要提前進行醫療分析對患者的治療部位進行確定,非常麻煩,可能會耽誤最佳治療時間,且傳統的護理托架只是手部或者腿部的托架,若患者是頭部或者身體某些部位需要治療,則該托架起不到作用,且傳統的護理托架不可伸縮,醫護人員需要變換患者的方位時非常麻煩,滿足不了工作的需求,且傳統的護理托架未設置按摩基質,治療過程都是比較痛苦的,傳統的護理托架無法對人們進行按摩處理,無法緩解人們心中的痛苦,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伸縮式神經外科護理托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伸縮式神經外科護理托架,包括頭部支撐架、伸縮手臂固定架、按摩基質、底座和振動儀,所述頭部支撐架安裝在支撐主體的左側端面上,所述支撐主體的兩側外壁上安裝有紅外線發射器,所述伸縮手臂固定架通過滑板安裝在支撐主體的內部,且伸縮手臂固定架的上方安裝有固定塊,且固定塊上設置有固定帶,固定帶設置有三個,所述按摩基質設置有支撐主體的外表面上,且按摩基質的右側設置有凹槽,所述支撐主體與底座之間通過伸縮彈簧連接,且底座設置在支撐主體的底部,且底座的外壁上安裝有踏板,所述振動儀安裝在支撐主體的內壁上,且振動儀與電板之間通過導線連接,且振動儀安裝有兩個,所述電板安裝在支撐主體的底面內壁上,且電板的左右兩側安裝有智能芯片。
優選的,所述頭部支撐架的兩側安裝有固定裝置。
優選的,所述固定帶的一側設置有卡槽。
優選的,所述踏板的右側鑲嵌有顯示窗口。
優選的,所述支撐主體的中部設置有固定架收納室。
優選的,所述智能芯片的上方安裝有數據傳感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護理托架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工作前可對人體進行掃描,對人體需要治療的部位進行記錄,無需提前進行醫療分析,節約了治療時間,以便于后期的治療,護理托架設計的是全身支撐托架,具有頭部固定架、四肢固定架,可對人體任何需要治療的部位進行護理,支撐主體表面的材料都是采用柔軟的海綿制成,提高了舒適感,且該護理托架可伸縮,可根據醫療人員的需要調節高度,滿足了工作的需求,且該護理托架設置有按摩基質,可在治療的同時,對人們進行按摩處理,按摩可稍微緩解患者的痛苦,可使患者的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滿足了人們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支撐主體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伸縮式神經外科護理托架,包括頭部支撐架1、伸縮手臂固定架5、按摩基質9、底座13和振動儀17,頭部支撐架1安裝在支撐主體3的左側端面上,支撐主體3的兩側外壁上安裝有紅外線發射器4,伸縮手臂固定架5通過滑板安裝在支撐主體3的內部,且伸縮手臂固定架5的上方安裝有固定塊6,且固定塊6上設置有固定帶7,固定帶7設置有三個,按摩基質9設置有支撐主體3的外表面上,且按摩基質9的右側設置有凹槽11,支撐主體3與底座13之間通過伸縮彈簧10連接,且底座13設置在支撐主體3的底部,且底座13的外壁上安裝有踏板12,振動儀17安裝在支撐主體3的內壁上,且振動儀17與電板20之間通過導線16連接,且振動儀17安裝有兩個,電板20安裝在支撐主體3的底面內壁上,且電板20的左右兩側安裝有智能芯片19,頭部支撐架1的兩側安裝有固定裝置2,固定帶7的一側設置有卡槽8,踏板12的右側鑲嵌有顯示窗口14,支撐主體3的中部設置有固定架收納室18,智能芯片19的上方安裝有數據傳感器15。
工作原理:治療時,讓患者平躺在支撐主體3上,通過固定裝置2對人體的頭部進行固定,拉出伸縮手臂固定架5,將患者的手臂通過固定帶7固定,紅外線發射器4會發出紅外線對人體進行掃描,對人體需要治療的部位進行確定、記錄,醫療人員可通過顯示窗口14觀察到,治療時,醫療可通過踩踏板12調節支撐主體3與地面之間的高度,打開振動儀17,按摩基質9會對患者進行按摩處理,治療結束,收起伸縮手臂固定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