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用品領域,具體的說是可調壓的體液收集裝置及含此裝置的顱腦外引流器。
背景技術:
據腦外科術后顱內壓臨床監護標準介紹,人體的顱內壓需要保持在一定數值內,正常為0.667-2Kpa或5-15mmHg,過高或過低則人會感到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意識障礙、生命體征改變,甚至產生腦疝的病變。
人體發生腦外傷或腦內病變時,顱內會積血或積液,常伴有顱內壓偏離正常,此時必須通過外科手術進行顱腦外或病灶外引流,以緩解病癥、降低顱內壓、進行治療。
目前,國內外神經外科治療腦積液、腦出血疾病采用的外引流裝置多由懸掛裝置、滴斗、儲液袋、調壓器、引流管等組成。
在先專利《一次性使用顱腦外引流器》(授權公告號CN 2820191Y)公開了一種顱腦外引流裝置,其中,引流瓶內設有一開口向下的彎管,彎管另一端從引流瓶下部伸出,通過導管連接引流管,引流瓶下部還通過導管連接集液袋,引流瓶上部設有掛環和帶空氣過濾器的排氣口。上述引流裝置結構復雜,制造繁瑣,高度調節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上述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可調壓的體液收集裝置及含此裝置的顱腦外引流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于:可調壓的體液收集裝置,它包括積液袋和設置在積液袋上端的止液夾,積液袋還與導液裝置相連,導液裝置包括與積液袋相連的連接管,連接管與接頭相連,接頭設有護帽;導液裝置還包括三通閥,三通閥設有肝素帽;所述的連接管設有流量調節開關。
優選的是:所述的積液袋設有掛鉤。通過掛鉤便于將積液袋掛于合適的高度和位置,便于順暢的進行導流。
優選的是:所述的接頭為外圓錐接頭。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含可調壓的體液收集裝置的顱腦外引流器,它還包括引流裝置。
優選的是:所述的引流裝置包括導引鋼針、引流導管和魯爾轉換接頭。
優選的是:所述的引流裝置還包括皮下潛行針。皮下潛行針可以在插入導管之前進行血管疏通。
優選的是:所述的皮下潛行針設有與皮下潛行針兩端相配合的針尖保護套和針尾保護套。通過針尖保護套和針尾保護套可以對皮下潛行針進行保護,一方面防止其被污染,同時還能起到對操作人員的防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將設有護帽的接頭代替傳統的顱壓調節瓶,在保證常規作用的前提下,簡化了整個顱腦外引流器,使得顱腦外引流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操作性強,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體液收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引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皮下潛行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接頭;2-流量調節開關;3-連接管;4-止液夾;5-積液袋;6-掛鉤;7-護帽;8-三通閥;9-肝素帽;10-導引鋼針;11-引流導管;12-魯爾轉換接頭;13-皮下潛行針;14-針尾保護套;15-針尖保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可調壓的體液收集裝置,它包括積液袋5和設置在積液袋5上端的止液夾4,積液袋5還與導液裝置相連,導液裝置包括與積液袋5相連的連接管3,連接管3與接頭1相連,接頭1設有護帽7;導液裝置還包括三通閥8,三通閥8設有肝素帽9;連接管3設有流量調節開關2。
進一步的,積液袋5設有掛鉤6,掛鉤6還可以是其他利于懸掛的機構,例如掛環等。
進一步的,接頭1為外圓錐接頭,此接頭1為統一型號,便于與其他部件相匹配。
其中,積液袋5表面可以設置刻度,便于度量引流的容量,可以作為醫生在做診斷時的參考值。止液夾4和流量調節開關2是用來控制引流液的排放。接頭1和護帽7以及三通閥8和肝素帽9代替原來的引流瓶,結構簡單,同時能控制積液袋5中進出引流液的壓力,保持壓力平衡,實現引流的功能。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可調壓的體液收集裝置的顱腦外引流器,它還包括引流裝置。其中,引流裝置包括導引鋼針10、引流導管11和魯爾轉換接頭12。如圖3所示,引流裝置還包括皮下潛行針13。皮下潛行針13設有與皮下潛行針13兩端相配合的針尖保護套15和針尾保護套14。
使用時,首先合理的將積液袋5懸掛在利于病人引流的高度,確定外引流壓力,而后將引流導管11插入顱腦內所需深度,打開流量調節器2即可實現引流,通過連接管3將引流液排放到積液袋5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