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輔助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俯臥位頭部護理通氣支架。
背景技術:
俯臥位通氣是指讓患者處于俯臥位時,對其進行機械通氣。主要用于改善重癥ARDS病人的氧合和危重患者的體位引流。近年來,俯臥位通氣越來越廣泛應用于臨床,已成為肺保護通氣策略的一種手段。俯臥位通氣有很多好處:可以通過改變患者肺重力依賴區,復張未通氣的肺組織,改善肺組織的不均一分布,從而增加患者的氧合;利用體位使患者氣道分泌物更多地引流至大氣道從而排出。但行機械通氣的ARDS病人俯臥位通氣操作特別復雜,有一定的醫療風險,如果不借助一些工具很難實現。因此,如何降低臨床風險又能改善患者氧合已經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有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用于俯臥位通氣使用的頭頸部護理裝置,但是仍存在著很多問題:有的只增加一個頭托不便于插管擱置;有的氣管切開患者無法實現;有的手臂沒有舒適的擺放位置,造成患者不舒適;有的只考慮插管位置,容易造成面部壓傷等,從而影響行機械通氣的ARDS病人進行俯臥位通氣。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俯臥位頭部護理通氣支架,該支架與現有治療床相結合,輔助支撐患者頭部,手臂有舒適的擺放位置,不僅提高患者舒適度,而且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有利于保證俯臥通氣的治療效果。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俯臥位頭部護理通氣支架,包括由支撐板和支撐柱構成的支撐架,支撐板的上表面開設有導管引入槽,且支撐板上開設有供人體俯臥位面部裸露出的T型通孔,T型通孔與導管引入槽連通,支撐板上表面位于T型通孔四周的部位粘貼有密封設置的橡膠軟墊,橡膠軟墊通過軟管連接有充氣氣囊,且軟管上設有氣閥;導管引入槽的兩端延伸至支撐板的相對設置的兩側邊,位于支撐板該兩側邊的支撐柱上分別設有一個臂托,臂托一端設置有用于固定手臂的腕部固定帶,臂托上位于腕部固定帶下側處設置有若干球狀凸起,臂托上相鄰腕部固定帶處設置有用于搭放手指的柱狀凸起,且柱狀凸起上開設有指槽。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板下方還設置有與支撐板平行的置物層,置物層固定在支撐柱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臂托呈直角梯形,與下底垂直的側邊緊貼支撐柱設置,沿人體俯臥方向寬度變小,寬度小的一端設置有腕部約束帶。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腕部固定帶一端固定在臂托上,另一端端面設置有尼龍搭扣的鉤面,臂托底面位于腕部固定帶對應位置處設置有用于固定腕部固定帶自由端的尼龍搭扣絨面。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T型通孔由三個相互連通的分支構成,其中兩個分支處于一條直線上,另外一個分支的一端與該兩個分支的連通部位垂直連接,另一端與導管引入槽的中部垂直連通,防止橡膠軟墊充氣壓迫導管。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柱是伸縮結構。
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俯臥位頭部護理通氣支架,該支架與現有治療床相結合,支撐板上表面設置有供人體俯臥位面部裸露出的T型通孔,T型通孔兩側對稱開設有與T型通孔連通的導管引入槽,便于呼吸機管道、氣管插管等醫療器械從導管引入槽內穿入,輔助支撐患者頭部的同時,有利于保證俯臥位通氣的治療效果,且不會造成面部壓痛,干凈衛生,避免感染;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俯臥位頭部護理通氣支架,支撐板兩側下方各設置有一個臂托,手臂有舒適的擺放位置,提高患者舒適度,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通過臂托上的腕部固定帶的設置,在患者難忍疼痛焦躁不安手部難以控制的情況下,可以起到一定約束作用,符合人體解剖原理,增加患者使用舒適度;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俯臥位頭部護理通氣支架,透過T型通孔,便于觀察患者情況,便于消毒擦拭,支撐板下方還設置有與支撐板平行的置物層,方便取放醫療用品;
(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俯臥位頭部護理通氣支架,T型通孔四周的部位粘貼有密封設置的橡膠軟墊,橡膠軟墊通過軟管連接有充氣氣囊,且軟管上設有氣閥;不僅方便橡膠軟墊的拆洗,而且可根據患者的不同需求調節橡膠軟墊的充氣量,從而為患者提供更舒適的俯臥位治療平臺,適應于不同使用需要的患者。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
附圖標記:1、支撐板,2、支撐柱,3、T型通孔,4、導管引入槽,5、臂托,501、腕部固定帶,502、球狀凸起,503、柱狀凸起,504、指槽,6、置物層,7、橡膠軟墊,8、軟管,9、氣閥,10、充氣氣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一種俯臥位頭部護理通氣支架,包括由支撐板1和支撐柱2構成的支撐架,支撐板1的上表面開設有導管引入槽4,且支撐板1上開設有供人體俯臥位面部裸露出的T型通孔3,T型通孔3與導管引入槽4連通,人體面部的眼睛,鼻子,嘴巴,脖子透過T型通孔3裸露在外,所述T型通孔3由三個相互連通的分支構成,其中兩個分支處于一條直線上,另外一個分支的一端與該兩個分支的連通部位垂直連接,另一端與導管引入槽4的中部垂直連通,不僅方便氣管插管,且可以防止橡膠軟墊7充氣壓迫導管。所述支撐板1下方還設置有與支撐板1平行的置物層6,置物層6固定在支撐柱2上。
支撐板1上表面位于T型通孔3四周的部位粘貼有密封設置的橡膠軟墊7,橡膠軟墊7通過軟管8連接有充氣氣囊10,且軟管8上設有氣閥9,不僅方便橡膠軟墊7的拆洗,而且可根據患者的不同需求,通過充氣氣囊10調節橡膠軟墊7的充氣量,從而為患者提供更舒適的俯臥位治療平臺。
導管引入槽4的兩端延伸至支撐板1的相對設置的兩側邊,位于支撐板1該兩側邊的支撐柱2上分別設有一個臂托5,所述臂托5呈直角梯形,使得臂托5的形狀與人體手臂形狀相近,手臂有舒適的擺放位置,臂托5一端設置有用于固定手臂的腕部固定帶501,臂托5上位于腕部固定帶501下側處設置有若干球狀凸起502,臂托5上相鄰腕部固定帶501處設置有用于搭放手指的柱狀凸起503,且柱狀凸起503上開設有指槽504,此種形式的臂托5,不僅能夠約束患者的臂部,還能夠利用球狀凸起502對活動時的手腕起到按摩作用,避免長時間靜置造成的麻痹現象。所述腕部固定帶501一端固定在臂托5上,另一端端面設置有尼龍搭扣的鉤面,臂托5底面位于腕部固定帶501對應位置處設置有用于固定腕部固定帶501自由端的尼龍搭扣絨面,可以根據不同患者腕部粗細,調節合適的松緊度,整體符合人體解剖結構,為手部提供一個尤為舒適的搭放位置。
所述支撐柱2為伸縮結構,在使用中,調節高度與治療床的高度相同,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俯臥位頭部護理通氣支架貼緊治療床床尾放置,患者俯臥治療床,眼睛,鼻子,嘴巴,脖子透過T型通孔3裸露在外,手臂放在臂托5上,氣管插管、引流管等醫療器械從導管引入槽4內穿過連接在醫療設備上,醫護人員便可對患者進行俯臥位通氣治療。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所述技術內容作出的些許更動或修飾均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