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口腔種植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具有緩沖和生理感覺的口腔骨水平種植體。
背景技術:
隨著口腔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種植牙逐漸成為人類缺失牙的最佳修復方式。種植義齒是通過植入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鈦金屬種植體,待其與周圍牙槽骨形成骨結合后再在其上部通過種植基臺的連接進行牙冠安裝。種植體直接與牙槽骨形成骨性連接,能夠承受較大的咬合力,但其并不具有自然牙所具有的牙周膜系統。這就決定了其不具有緩沖咬合力的功能,也不具有自然牙的感覺功能。
目前臨床上最常使用的種植體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骨水平種植體,該種植體植入后,平臺與牙槽嵴頂平齊或略位于根方,另一類為軟組織水平種植體,該類種植體植入后,平臺位于牙槽嵴表面的軟組織之內或軟組織之外。骨水平的種植體優勢在于種植體愈合過程中黏膜處于封閉狀態,種植體骨結合更佳,不易感染。軟組織水平種植體優勢在于將種植體與基臺、修復體連接的微間隙向冠方轉移,避免連接處的微動和微間隙處的病原微生物聚集對種植體周圍骨組織的刺激,有利于保持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結合與骨組織結合的長期穩定。
但是現有技術中,無論是骨水平種植體還是軟組織水平種植體,都沒有具有緩沖和生理感覺的相關結構,不能有效的模擬自然牙的實際咀嚼動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緩沖和生理感覺的口腔骨水平種植體。該種植體不僅能夠滿足日常的食物咀嚼,還能仿真模擬自然牙齒的咀嚼動作,具有生理緩沖,防止過大咬合力傷害種植體和牙槽骨。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具有緩沖和生理感覺的口腔骨水平種植體,口腔骨水平種植體包括種嵌套設置的種植體套和種植體芯,種植體套上設置有外螺紋,種植體芯內設置有內螺紋孔,種植體芯底部與種植體套的腔體底部通過用于緩沖牙齒咀嚼力的緩沖組件連接,緩沖組件底部設置有用于生理感覺的壓電元件,壓電元件的導線穿出口腔骨水平種植體外部。
種植體套和種植體芯均為圓柱體結構。
種植體芯與種植體套的腔體間隙配合。
所述的壓電元件厚度為11μm,直徑與緩沖組件相同。
所述的壓電元件上的導線連接分四處傳出口腔骨水平種植體,導線之間角度均為90度。
所述的緩沖組件由彈簧制成,厚度0.5-1mm,緩沖組件的伸縮尺寸為0.01~0.1mm。
所述的緩沖組件直徑比種植體套外徑直徑小2mm。
所述的口腔骨水平種植體的材料為鈦,種植體套外部直徑為3.4mm、4.2mm或4.10mm,長度為6mm、9.5mm、11mm、11.5mm或13mm。
所述的種植體套的外螺紋間距為1.25mm,螺紋齒高0.3mm。
所述的種植體芯的內螺紋孔底部厚度至少1mm。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緩沖和生理感覺的口腔骨水平種植體,種植體由與骨直接接觸的外層以及隨著壓力微動的內層組成,兩層之間底部設置有緩沖組件和壓電元件作為夾層,緩沖組件壓電元件與緩沖組件彈性連接。通過緩沖組件的設置有效的防止了牙齒咀嚼時產生的咬合力給種植牙造成的損傷,起到了緩存咬合力作用。壓電元件的將緩沖組件產生的彈性轉換成電信號,傳遞給牙齦上的神經末梢,使人體有咬合的感知。
進一步,緩沖組件與壓電元件直接接觸,緩沖組件的形變可以直接傳導至壓電元件,壓電元件將緩沖組件傳導來的彈性變量轉換為電信號,通過導線將電信號傳導至周圍軟組織。
進一步,種植體內外夾層通過底部緩沖組件及壓電元件連接。種植體內層與外部基臺、牙冠相連,在咀嚼力的作用下具有0.01mm~0.1mm的動度,并將感覺傳導至軟組織。
【附圖說明】
圖1為人工種植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口腔骨水平種植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口腔骨水平種植體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口腔骨水平種植體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1-人工牙冠,2-基臺,3-口腔骨水平種植體,4-中央螺絲,5-牙齦,6-牙槽嵴,7-種植體套,8-種植體芯,9-緩沖組件,10-壓電元件,11-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闡述,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該實施例。為了使公眾對本實用新型有徹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實用新型優選施例中詳細說明具體的細節。
如圖1所示,種植牙包括工牙冠1、基臺2和種植體3,牙槽嵴6螺紋連接的種植體3,基臺2通過中心螺栓與種植體3螺紋連接,設置在基臺2上的人工牙冠1。所述的種植體3完全植入到牙槽嵴6內。
如圖2至4所示,種植體3為嵌套結構,包括嵌套設置的植體套7和種植體芯8,植體套7內設置有腔體,種植體芯8安裝在腔體內,種植體芯8與植體套7間隙配合,腔體內設置有緩沖組件9做成的夾層,夾層底部置有壓電元件10,且種植體芯8底部與種植體3腔體底部通過緩沖組件9連接,壓電元件10的導線延邊緣穿出種植體3,從種植體頸部與周圍軟組織接觸。緩沖組件9帶動種植體內層結構在壓力作用下有微動,并將壓力感覺傳導至周圍軟組織。種植體芯8中心設置有螺紋孔11,用于與基臺2連接。
所述的種植體3為純鈦制作。所述的種植體3外部直徑為3.4mm、4.2mm或4.10mm,長度為6mm、9.5mm、11mm、11.5mm或13mm。
所述的種植體3內部為柱狀結構的腔體,外表面為螺紋柱狀。螺紋間距為1.25mm,螺紋齒高0.3mm。
所述的緩沖組件9由彈簧構成,彈簧頂部與種植體芯8的螺紋孔11底端距離至少1mm。緩沖組件9直徑均比種植體3外部直徑小2mm。緩沖組件9具有0.5-1mm厚度,上下具有0.01~0.1mm活動位移。
所述的壓電元件10由硅薄膜制作,厚度11μm,直徑與緩沖組件9相同,四周有導線連接。壓電元件10導線分四處傳出種植體,導線之間角度均為90度。
本實用新型的具有緩沖和生理感覺的口腔骨水平種植體工作原理為:在種植體3的內腔底部設置有環形的壓電元件10,彈簧9下端與壓電元件10接觸。壓電元件10為引線的小型壓電元件,其導線端穿過種植體3設置在種植體3外側。當彈簧9被壓縮時,給壓電元件10上表面垂直的壓力,壓電元件10受壓產生電信號,傳遞到種植體3外側,牙齦5上的感知神經得到電信號反饋給大腦,即得到了牙齒咬合的感覺。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僅限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做的等效變化和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