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血液凈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講,特別涉及一種血液凈化設備的管路內液體溫度實時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血液凈化設備治療過程中,特別是透析濾過治療,超純置換液將直接注入患者的靜脈端血液中,然后通過體外循環管路回到患者體內;而超純置換液須按血液凈化設備規范控制其溫度為(37±1)℃,因此要實時監測體外循環管路中超純置換液加熱后的溫度,以便及時控制加熱裝置的啟停。若超純置換液溫度低于所設定范圍,回到患者體內的血液溫度較低,會讓患者感覺發冷難受,若超純置換液溫度高于所設定范圍,這將造成其血液組織的損傷,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引發重大醫療事故。因此,對管路中超純置換液的溫度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和反饋顯得尤為重要。
現有的血液凈化設備大多采用紅外溫度傳感器監測管路中的液體溫度,紅外溫度傳感器是一種常用的溫度測量儀器,具有性能穩定、測量精準、可靠性高,維護簡便等優點。現有的紅外溫度傳感器通過管路夾安裝在血液凈化設備上,例如申請號為“200620111170.8”的實用新型專利,即提到了一種加熱傳感裝置,如圖5所示,主要包括“U”型夾持座7,輸送液體的管路緊卡在“U”形夾持座7內,測溫探頭8固定在“U”夾持座7開設的安裝孔內,測溫探頭8為紅外測溫探頭。這種加熱傳感裝置對管路的夾持不夠牢固,不能確保紅外測溫探頭正對管路的中軸線,并且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管路脫落的情況,不利于溫度的準確監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管路不易脫落、溫度監測準確的血液凈化用管內液溫監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血液凈化用管內液溫監測裝置,包括管路夾,在所述管路夾的側部開有管路卡槽,在管路夾的一端插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感應端貫穿至管路卡槽,在所述管路夾的另一端套有外殼,在所述外殼上開有與管路卡槽對應的卡管缺口,所述卡管缺口的內端向靠近溫度傳感器的方向擴展形成讓位部,在所述外殼與管路夾之間裝有彈性元件,在彈性元件的作用下,所述外殼向遠離管路夾的方向移動、所述外殼卡管缺口的外端與管路夾上的管路卡槽錯位、卡管缺口的讓位部正對管路卡槽兩端;當向彈性元件施壓時,所述外殼向靠近管路夾方向移動、外殼上的卡管缺口外端正對管路夾上的管路卡槽;在所述外殼與管路夾之間還設有避免外殼旋轉或脫離管路夾的限位結構。
采用上述結構,通過在管路夾上套裝外殼,在外殼上開設特定的卡管缺口,并設置彈性元件和外殼限位結構,使用過程中,當向彈性元件施加壓力、使外殼向靠近管路夾方向移動時,外殼上的卡管缺口外端正對管路夾上的管路卡槽,可以將管路順利地卡入管路卡槽內;然后放開對彈性元件施加的力,外殼在彈性元件的作用下向遠離管路夾方向移動,使外殼卡管缺口的外端與管路夾上的管路卡槽錯位,從而利用外殼將管路限制在管路卡槽內,同時卡管缺口的讓位部正對管路卡槽的兩端,確保了管路的通暢。這樣利用外殼將管路限制在管路卡槽內,有效地避免了管路脫離管路卡槽,確保溫度傳感器與管路穩定接觸,確保溫度監測準確;并且,彈性元件和外殼限位結構的設置,使外殼對管路卡槽的開閉操作簡單快捷、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管路夾呈柱狀,所述外殼呈一端封閉的管狀,所述彈性元件由壓縮彈簧構成,所述壓縮彈簧墊裝在管路夾對應端與外殼的封閉端之間。這樣的管路夾、外殼和彈性元件結構簡單、生產容易、裝配方便。
在所述管路夾伸入外殼內的一端沿軸向開設有圓柱形的第一卡槽,在所述外殼封閉端的內壁開有第二卡槽,所述壓縮彈簧的兩端分別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內。第一/第二卡槽可以對壓縮彈簧進行限位和導向,有效地避免了壓縮彈簧發生偏移,確保壓縮彈簧沿軸向伸展,進一步確保外殼將管路限位在管路卡槽內。
所述限位結構包括固定在管路夾上的卡銷,在所述外殼上開有條形缺口,所述條形缺口的長度方向沿彈性元件的壓縮方向布置,所述卡銷的外端卡在外殼的條形缺口內。這樣的限位結構簡單、牢固,安裝操作方便。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管路夾上套裝外殼,在外殼上開設特定的卡管缺口,并設置彈性元件和外殼限位結構,從而利用外殼將管路限制在管路卡槽內,有效地避免了管路脫離管路卡槽,確保溫度傳感器與管路穩定接觸,確保了溫度的準確監測,具有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改造容易和改造成本低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圖4為圖1的后視圖。
圖5為背景技術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如下:外殼1、卡管缺口1a、讓位部1a’、條形缺口1b、第二卡槽1c、管路夾2、管路卡槽2a、安裝板2b、第一卡槽2c、溫度傳感器3、壓縮彈簧4、卡銷5、密封墊6、“U”夾持座7、測溫探頭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的實施例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描述,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管路夾2,所述管路夾2可以是塊狀或者柱狀,本實施例優選所述管路夾2呈圓柱狀。在所述管路夾2的側部開有管路卡槽2a,由于管路夾2優選呈圓柱狀,所述管路卡槽2a即開設在管路夾2的圓周側上。在所述管路夾2的一端插裝有溫度傳感器3,所述溫度傳感器3的感應端貫穿至管路卡槽2a。所述溫度傳感器3為紅外溫度傳感器,在所述溫度傳感器3上套裝有密封墊6,所述密封墊6墊裝在溫度傳感器3與管路夾2之間,用于避免管路漏液損壞溫度傳感器3的電子元件。并且,所述管路夾2插裝溫度傳感器3的一端周向延展形成圓環形的安裝板2b。
如圖2、圖3和圖4所示,在所述管路夾2的另一端套有外殼1,所述外殼1的造型與管路夾2的造型相適應,本實施例中優選所述外殼1呈一端封閉的圓管狀。在所述外殼1上開有與管路卡槽2a對應的卡管缺口1a,所述卡管缺口1a的內端向靠近溫度傳感器3的方向擴展形成讓位部1a’。在所述外殼1與管路夾2之間裝有彈性元件,在彈性元件的作用下,所述外殼1向遠離管路夾2的方向移動,使所述外殼1卡管缺口1a的外端與管路夾2上的管路卡槽2a錯位、同時卡管缺口1a的讓位部1a’正對管路卡槽2a兩端。當向彈性元件施壓時,所述外殼1向靠近管路夾2方向移動,使外殼1上的卡管缺口1a外端正對管路夾2上的管路卡槽2a。所述彈性元件的形式和安裝結構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彈性元件可以是位于外殼1與管路夾2安裝板2b之間的螺旋彈簧,也可以是位于外殼1與管路夾2之間的扭簧等。本實施例優選所述彈性元件由壓縮彈簧4構成,所述壓縮彈簧4由螺旋彈簧構成,壓縮彈簧4墊裝在管路夾2對應端與外殼1的封閉端之間。在所述管路夾2伸入外殼1內的一端沿軸向開設有圓柱形的第一卡槽2c,在所述外殼1封閉端的內壁開有第二卡槽1c,所述壓縮彈簧4的兩端分別位于第一卡槽2c和第二卡槽1c內。
如圖2和圖4所示,在所述外殼1與管路夾2之間還設有用于避免外殼1旋轉或者脫離管路夾2的限位結構,所述限位結構的設置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本實施例優選所述限位結構包括固定在管路夾2上的卡銷5,在所述外殼1上開有條形缺口1b,所述條形缺口1b的長度方向沿彈性元件的壓縮方向布置(本實施例中條形缺口1b沿外殼1的軸向布置),所述卡銷5的外端卡在外殼1的條形缺口1b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