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安全式注射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大量使用和銷售的仍然是傳統一次性注射器;目前國內各級醫院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都是由針頭、針帽和注射器本體組成的,但是該類注射器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針頭易被污染;
醫院人員在進行注射的時候,打開一次性注射器的包裝袋,取下針帽,若未及時進行注射的操作,將其暴露在空氣中,會造成針頭的污染;
2、注射時壓力過大,針頭易脫落;
目前,針頭與針筒之間的連接基本都是套在所述針筒上,但是醫護人員在注射的時候,有時候由于針筒內壓力過大,造成針頭的脫落,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3、針頭回收不利,易刺傷醫護人員;
注射器使用完以后,有時候會隨意丟棄該注射器,該針頭會刺傷醫護人員,造成二次感染。
綜上所述,目前亟需設計一種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注射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方便實用、有效防止針頭注射中脫落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避免了醫護人員及其他人員被針刺傷而感染和傳播疾病。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安全式注射器,包括針筒和推桿,所述推桿設于所述針筒內部,
所述推桿為中空桿體,所述推桿內設有安全桿,所述安全桿的前端活動連接有針頭,其后端設有推柄,所述推柄設于所述推桿的外部;
所述針筒的插入針頭的側壁上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內壁上設有內螺紋;所述針頭的遠離針尖的一端設有連接桿,所述安全桿套設在所述針頭的連接桿的端部;
所述安全桿與所述針頭的連接處設有橡膠塞;
所述連接桿上設有與所述連接孔上的內螺紋相互配合使用的外螺紋;
所述針頭推進針筒內部后,卡在所述推桿的外側;
所述針頭退出所述針筒后,旋掉該針頭后,所述安全桿退至所述推桿的處與其持平;所述橡膠塞處于閉合狀;
所述安全桿的長度大于所述推桿和針頭的長度之和。
如上所述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其中,所述連接孔的外側設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與所述針筒一體成型。
如上所述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其中,還包括一針帽,所述針帽卡接在所述連接座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在注射的時候,該針頭與所述針筒為螺紋連接,不會因為針筒內壓力過大從而導致針頭脫落的想象;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將針頭放置在針筒的內部,防止使用前和使用后刺傷醫護人員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利于廣泛推廣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的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針筒 2、針頭 3、推桿
4、針帽 5、安全桿 6、推柄
7、連接孔 8、連接桿 9、橡膠塞
10、連接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其效果,現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闡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包括針筒1和推桿3,所述推桿3設于所述針筒1內部,所述推桿3為中空桿體,所述推桿3內設有安全桿5,所述安全桿5的前端活動連接有針頭2,其后端設有推柄6,所述推柄6設于所述推桿3的外部;所述針筒1的插入針頭2的側壁上設有連接孔7;所述連接孔7的內壁上設有內螺紋;所述針頭2的遠離針尖的一端設有連接桿8,所述安全桿5套設在所述針頭2的連接桿8的端部;所述安全桿5與所述針頭2的連接處設有橡膠塞9;所述連接桿8上設有與所述連接孔7上的內螺紋相互配合使用的外螺紋;所述針頭2推進針筒1內部后,卡在所述推桿3的外側;所述針頭2退出所述針筒1后,旋掉該針頭2后,所述安全桿5退至所述推桿3的處與其持平;所述橡膠塞9處于閉合狀;所述安全桿5的長度大于所述推桿3和針頭2的長度之和。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在使用的時候,先將該注射器取出來,將安全桿5向連接孔7的方向推,直至將針頭2推出后到達連接桿8的時候,旋轉該安全桿5,將連接桿8和連接孔7進行連接;待針頭2完全處于針筒1外部的時候,將安全桿5從連接桿8上抽下,然后將其推至推桿3內部,此處的橡膠塞9將該推桿3進行封堵;然后完成注射,待注射完后,進行反操作,將該針頭2退回至針筒1的內部。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在注射的時候,該針頭2與所述針筒1為螺紋連接,不會因為針筒1內壓力過大從而導致針頭2脫落的想象;將針頭2放置在針筒1的內部,防止使用前和使用后刺傷醫護人員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所述連接孔7的外側設有連接座10,所述連接座10與所述針筒1一體成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還包括一針帽4,所述針帽4卡接在所述連接座10上。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式注射器,設置該連接座10,將該針帽4卡接所述連接座10上,方便針帽4的取拿,以防止針頭2從針筒1內穿出后受到不必要的感染。
上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了進一步的敘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