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眼科專用新型硅油注吸裝置。
背景技術:
玻璃體手術是眼科高難度手術,主要用于治療視網膜脫離、黃斑前膜等眼科復雜疾病。在手術過程中,為了促進視網膜的復位,常需為眼球內注入硅油。術后3-6個月,確定視網膜已復位,或硅油發生乳化時,再次手術將眼內硅油取出。目前傳統的手動硅油注吸,因硅油粘稠的特性,醫生使用10ml注射器,需長時間用較大的推力或抽吸力,才能完成硅油注入或吸出的操作,而此方法,不僅極大的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勞動負擔,還因人工手動注吸硅油,壓力不穩定,容易造成眼壓的變化,而術中眼壓不穩定是造成玻璃體手術嚴重并發癥的一個重要因素,從而增加了手術的風險,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眼科專用新型硅油注吸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眼科專用新型硅油注吸裝置,來解決目前傳統需要醫護人員人工手動完成硅油注吸,不僅提高勞動強度,還增加了手術風險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眼科專用新型硅油注吸裝置,包括保護殼、針筒,還包括底板、固定板、計時器、警示燈、真空泵、調節閥、氣體流量計、連接頭、連接管、安裝桿、卡套、堵塞,固定軸、踏板、彈簧片,所述的固定板位于底板頂部左側,所述的固定板與底板螺紋相連,所述的計時器位于固定板左側上端,所述的計時器與固定板螺紋相連,所述的警示燈位于固定板右側上端,所述的警示燈與固定板螺紋相連,所述的真空泵位于底板頂部右側,所述的真空泵與底板螺紋相連,所述的調節閥位于真空泵右側上端,所述的調節閥與真空泵螺紋相連,所述的氣體流量計位于真空泵左側上端,所述的氣體流量計與真空泵螺紋相連,所述的連接頭位于真空泵右側中端,所述的連接頭位于真空泵螺紋相連,所述的連接管位于連接頭右側,所述的連接管與連接頭膠水相連,所述的安裝桿位于連接管右側,所述的安裝桿與連接管膠水相連,所述的卡套貫穿于安裝桿,所述的卡套與安裝桿螺紋相連,所述的堵塞位于安裝桿右側,所述的堵塞與安裝桿膠水相連,所述的固定軸貫穿保護殼右側下端,所述的固定軸與保護殼緊配相連,所述的踏板貫穿于固定軸,所述的踏板與固定軸轉動相連,所述的彈簧片位于踏板與保護殼之間,所述的彈簧片分別與踏板和保護殼螺紋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固定板左側上端還設有電源開關,所述的電源開關與固定板螺紋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固定板內部下端還設有蓄電池,所述的蓄電池與固定板螺紋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踏板左側底端還設有第一接近感應器,所述的第一接近感應器與踏板螺紋相連,且所述的第一接近感應器與蓄電池導線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保護殼左側底端還設有第二接近感應器,所述的第二接近感應器與保護殼螺紋相連,且所述的第二接近感應器與蓄電池導線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針筒內部還設有活塞,所述的活塞與針筒滑動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針筒右側還設有針頭,所述的針頭與針筒緊配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眼科專用新型硅油注吸裝置,手術前,先將活塞放入針筒內部,再將針筒后端插入卡套,因為安裝桿與卡套為螺紋相連,所以可旋轉安裝桿,使安裝桿帶動堵塞進入針筒內部,即實現卡套與針筒的相連固定,手術時,醫護人員先打開電源開關,使該裝置整體處于通電狀態,因該真空泵具備吸氣與充氣功能,醫護人員可設定調節閥,使真空泵成為吸氣狀態,然后醫護人員將針頭插入硅油,再腳踩踏板,使第一接近感應器與第二接近感應器相互接觸,即使真空泵開始工作,此時真空泵產生吸力,使針筒內部活塞在吸力的作用下,由針筒內部作從右至左運動,即使外界硅油通過針頭進入到針筒內部,最終實現了硅油的吸取,當硅油量到達醫護人員所需后,醫護人員腳部便可松開踏板,即通過彈簧片回彈力的作用,使踏板向上轉動復位,即使第一接近感應器與第二接近感應器分離,從而使得真空泵關閉,即停止吸取硅油,然后再設定調節閥,使真空泵成為充氣狀態,然后醫護人員再將針頭插入患者眼球內,再腳踩踏板,使第一接近感應器與第二接近感應器相互接觸,即使真空泵開始工作,此時真空泵對活塞產生推力,即使活塞順著針筒內部作從左向右運動,即通過活塞的作用,使針筒內部的硅油通過針頭進入到患者眼球內部,當硅油注入量達到醫護人員需要后,醫護人員腳部便可松開踏板,即通過彈簧片回彈力的作用,使踏板向上轉動復位,即使第一接近感應器與第二接近感應器分離,從而使得真空泵關閉,最終實現了硅油的安全注入,該眼科專用新型硅油注吸裝置,結構巧妙,造價低廉,通過使用該裝置,不僅能夠安全實現對眼科患者硅油的注吸,還極大的方便了醫護人員的操作,避免醫護人員需長時間用較大的推力或抽吸力,從而在確保了患者手術安全的同時,也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醫護人員可打開氣體流量計,再觀察氣體流量計,來了解真空泵氣壓大小,從而確保真空泵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提高患者后續治療的安全性,醫護人員可打開計時器,使計時器開始計時,從而便于醫護人員掌握手術時間,當第一接近感應器與第二接近感應器相互接觸時,警示燈便處于亮起狀態,從而有效的提醒醫護人員真空泵為工作狀態,提高了患者治療的安全性,醫護人員可通過更換不同型號的針頭,來實現對不同患者的治療,蓄電池是為了給計時器、警示燈、真空泵、調節閥、第一接近感應器、第二接近感應器以及氣體流量計提供能量供應,該裝置無需外界電源,也可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眼科專用新型硅油注吸裝置主視圖;
圖2是保護殼放大剖視圖;
圖3是卡套與針筒部位放大剖視圖;
圖4是眼科專用新型硅油注吸裝置的電路圖。
保護殼1、針筒2、底板3、固定板4、計時器5、警示燈6、真空泵7、調節閥8、氣體流量計9、連接頭10、連接管11、安裝桿12、卡套13、堵塞14,固定軸15、踏板16、彈簧片17、第二接近感應器101、活塞201、針頭202、電源開關401、蓄電池402、第一接近感應器1601。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闡述了多種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構成所描述實施例基礎的概念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況下來實踐,在其他情況下,沒有具體描述眾所周知的處理步驟。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眼科專用新型硅油注吸裝置,包括保護殼1、針筒2、底板3、固定板4、計時器5、警示燈6、真空泵7、調節閥8、氣體流量計9、連接頭10、連接管11、安裝桿12、卡套13、堵塞14,固定軸15、踏板16、彈簧片17,所述的固定板4位于底板3頂部左側,所述的固定板4與底板3螺紋相連,所述的計時器5位于固定板4左側上端,所述的計時器5與固定板4螺紋相連,所述的警示燈6位于固定板4右側上端,所述的警示燈6與固定板4螺紋相連,所述的真空泵7位于底板3頂部右側,所述的真空泵7與底板3螺紋相連,所述的調節閥8位于真空泵7右側上端,所述的調節閥8與真空泵7螺紋相連,所述的氣體流量計9位于真空泵7左側上端,所述的氣體流量計9與真空泵7螺紋相連,所述的連接頭10位于真空泵7右側中端,所述的連接頭10位于真空泵7螺紋相連,所述的連接管11位于連接頭10右側,所述的連接管11與連接頭10膠水相連,所述的安裝桿12位于連接管11右側,所述的安裝桿12與連接管11膠水相連,所述的卡套13貫穿于安裝桿12,所述的卡套13與安裝桿12螺紋相連,所述的堵塞14位于安裝桿12右側,所述的堵塞14與安裝桿12膠水相連,所述的固定軸15貫穿保護殼1右側下端,所述的固定軸15與保護殼1緊配相連,所述的踏板16貫穿于固定軸15,所述的踏板16與固定軸15轉動相連,所述的彈簧片17位于踏板16與保護殼1之間,所述的彈簧片17分別與踏板16和保護殼1螺紋相連,所述的固定板4左側上端還設有電源開關401,所述的電源開關401與固定板4螺紋相連,所述的固定板4內部下端還設有蓄電池402,所述的蓄電池402與固定板4螺紋相連,所述的踏板16左側底端還設有第一接近感應器1601,所述的第一接近感應器1601與踏板16螺紋相連,且所述的第一接近感應器1601與蓄電池402導線相連,所述的保護殼1左側底端還設有第二接近感應器101,所述的第二接近感應器101與保護殼1螺紋相連,且所述的第二接近感應器101與蓄電池402導線相連,所述的針筒2內部還設有活塞201,所述的活塞201與針筒2滑動相連,所述的針筒2右側還設有針頭202,所述的針頭202與針筒2緊配相連。
該眼科專用新型硅油注吸裝置,手術前,先將活塞201放入針筒2內部,再將針筒2后端插入卡套13,因為安裝桿12與卡套13為螺紋相連,所以可旋轉安裝桿12,使安裝桿12帶動堵塞14進入針筒2內部,即實現卡套13與針筒2的相連固定,手術時,醫護人員先打開電源開關401,使該裝置整體處于通電狀態,因該真空泵7具備吸氣與充氣功能,醫護人員可通過設定調節閥8,使真空泵7成為吸氣狀態,然后醫護人員將針頭202插入硅油,再腳踩踏板16,使第一接近感應器1601與第二接近感應器101相互接觸,即使真空泵7開始工作,此時真空泵7產生吸力,使針筒2內部活塞202在吸力的作用下,由針筒2內部作從右至左運動,即使外界硅油通過針頭202進入到針筒2內部,最終實現了硅油的吸取,當硅油量到達醫護人員所需后,醫護人員腳部便可松開踏板16,即通過彈簧片17回彈力的作用,使踏板16向上轉動復位,即使第一接近感應器1601與第二接近感應器101分離,從而使得真空泵7關閉,即停止吸取硅油,然后再設定調節閥8,使真空泵7成為充氣狀態,然后醫護人員再將針頭202插入患者眼球內,再腳踩踏板16,使第一接近感應器1601與第二接近感應器101相互接觸,即使真空泵7開始工作,此時真空泵7對活塞201產生推力,即使活塞201順著針筒2內部作從左向右運動,即通過活塞201的作用,使針筒2內部的硅油通過針頭202進入到患者眼球內部,當硅油注入量達到醫護人員需要后,醫護人員腳部便可松開踏板16,即通過彈簧片17回彈力的作用,使踏板16向上轉動復位,即使第一接近感應器1601與第二接近感應器101分離,從而使得真空泵7關閉,最終實現了硅油的安全注入,同時,醫護人員可打開氣體流量計9,再觀察氣體流量計9,來了解真空泵7氣壓大小,從而確保真空泵7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提高患者后續治療的安全性,醫護人員可打開計時器5,使計時器5開始計時,從而便于醫護人員掌握手術時間,當第一接近感應器1601與第二接近感應器101相互接觸時,警示燈6便處于亮起狀態,從而有效的提醒醫護人員真空泵7為工作狀態,提高了患者治療的安全性,醫護人員可通過更換不同型號的針頭202,來實現對不同患者的治療,蓄電池402是為了給計時器5、警示燈6、真空泵7、調節閥8、第一接近感應器1601、第二接近感應器101以及氣體流量計9提供能量供應,該裝置無需外界電源,也可正常工作。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