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用配制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膏繃帶皮膚保護套。
背景技術:
現階段,臨床骨科石膏繃帶固定治療過程中,常使用脫脂棉、海綿墊、一次性棉卷等材料作為襯墊,除此外,還有臨床人員發明了防水透氣性材料襯墊、充氣式襯墊、中藥藥膏式襯墊。這些材料作為石膏繃帶襯墊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石膏繃帶接觸面皮膚的作用。雖然石膏繃帶的斷面通過反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弱石膏繃帶兩端對該處皮膚的刺激或損傷,但其與石膏繃帶的貼合性相對較差。在損傷初期,局部腫脹嚴重,隨著治療深入,腫脹會隨之減輕,此時石膏繃帶與襯墊之間的貼合越來越差,隨著早期功能鍛煉的進行,襯墊容易出現滑動而脫離石膏繃帶。此時的石膏繃帶會直接和皮膚接觸,尤其是石膏繃帶的兩端處,對皮膚有摩擦,容易刺激皮膚引起不適,長時間會導致與石膏繃帶兩端接觸的皮膚出現皮損、甚至皮膚出現感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石膏繃帶皮膚保護套,在石膏繃帶的兩端設置有保護套,可避免皮膚受到硬化后石膏繃帶兩端的擠壓及摩擦而出現不適甚至損傷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石膏繃帶皮膚保護套,包括套接于石膏繃帶兩端采用硅膠制成的保護套和用于連接兩端保護套的連接帶,所述保護套與皮膚接觸面上設置有多個U型凹槽。
進一步,所述連接帶與皮膚接觸面上也設置有多個U型凹槽。
進一步,多個所述U型凹槽沿石膏繃帶本體的軸向間隔設置,且相鄰凹槽之間的間距為8-12mm。
進一步,所述U型凹槽的槽寬2-4mm,槽深2-4mm。
進一步,所述保護套為截面呈方形的薄套,薄套的壁厚4-6mm,其方形內口的長邊60mm-200mm、短邊8-15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通過硅膠保護套套接于石膏繃帶的兩端,可有效預防石膏繃帶兩端對患者皮膚的摩擦損傷,改善石膏繃帶兩端與患者皮膚接觸的舒適性;同時,又不會對石膏繃帶本身的固定效果造成影響,其適應性強。
2、與皮膚接觸面通過設置U型凹槽增加石膏繃帶與皮膚之間的透氣性,使患處皮膚處于通氣狀態。預防皮膚損傷的發生。
3、U型凹槽還可減少保護套與皮膚接觸面積,從而降低對保護套的不適感。
4、U型凹槽還增強了保護套的彈性,能適應更多部位的固定,保障了石膏繃帶的固定效果,增強了其適應性。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實用新型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石膏繃帶皮膚保護套,包括兩個保護套2和位于兩個保護套之間的連接帶4,使用時,兩個保護套2分別套接于石膏繃帶1的兩端,并由連接帶4連接固定,保護套2采用硅膠制成可對人體皮膚進行彈性接觸,有助于提升固定效果,提供給患者良好的舒適性并能有效預防局部皮膚的損傷;在患者損傷的初期到后期,石膏與襯墊之間、襯墊與人體皮膚之間的貼合會越來越差,為增加保護套2與皮膚之間的透氣性,保護套與皮膚接觸面上設置有多個U型凹槽3,且多個所述U型凹槽沿石膏繃帶本體的軸向間隔設置,且相鄰凹槽之間的間距為8-12mm,使患處皮膚始終處于通氣狀態,并預防皮膚損傷的發生,實驗證明是間距在10mm時發生皮膚損傷的概率最少,最為合適;同時,本實施例U型凹槽的槽寬2-4mm,槽深2-4mm,最好是槽寬3mm及槽深3mm的組合方案,可以達到更佳的彈性和透氣性,且不會發生塑性變形,進一步,本實施例的保護套為截面呈方形的薄套,薄套的壁厚4-6mm,其方形內口的長邊可以為60mm、75mm、100mm、125mm、150mm、175mm、200mm等多種規格,短邊為8-15mm。患者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恰當選擇,從而適應不同部位、不同人群的需要。
作為本實施例的改進,連接帶4與皮膚接觸用作襯墊,且在接觸面上也設置多個U型凹槽3,使連接帶4與皮膚的接觸面也具有較好的透氣性。
本實施例的優點在于:
1、通過硅膠保護套套接于石膏繃帶的兩端,可有效預防石膏繃帶兩端對患者皮膚的摩擦損傷;增強石膏繃帶兩端患者皮膚的舒適性;同時,又不會對石膏繃帶本身的固定效果造成影響,其適應性強。
2、與皮膚接觸面通過設置U型凹槽增加石膏繃帶與皮膚之間的透氣性,使患處皮膚處于透氣狀態,有效預防皮膚損傷的發生。
3、U型凹槽還可減少保護套與皮膚接觸面積,從而降低對保護套的不適感。
4、U型凹槽還增強了保護套的彈性,能適應更多部位的固定,保障了石膏繃帶的固定效果,增強了其適應性。
5、連接帶用作襯墊,作為石膏繃帶與患者皮膚之間的緩沖,可有效保護石膏繃帶內側皮膚,同時有效降低成本和減少操作時間。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