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鼻飼裝置。
背景技術:
鼻飼,即鼻飼法(nasogastric gavage),就是把胃管通過鼻腔送到患者胃中,通過胃管往患者胃中打食物,通常用于昏迷或者不能自已進食的患者。
現行的鼻飼,往往是將藥物或者流質食物等盛放在輸液用塑料袋中,通過塑料袋底部的輸液管與鼻飼管配合使用,實現鼻飼工作的,然而,現行的鼻飼用塑料袋上沒有刻度,無法控制一次鼻飼量,且鼻飼用塑料袋輸液管為一次性,使用成本高,無法二次使用,有時藥物或者流質食物等會將塑料袋底部的輸液管堵塞,給醫療工作者帶來了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鼻飼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一種新型鼻飼裝置,包括盛料杯、上蓋、出液管、連接管、隔板、掛環,其特征在于,盛料杯底部設置掛環,上部開口處配合安裝隔板,所述的隔板,其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通孔,所述的盛料杯,其一側設置有刻度,所述的盛料杯,其上部配合安裝上蓋,所述的上蓋,包括左半蓋、右半蓋、拱形梁、弧形滑片,拱形梁一側設置左半蓋,另一側設置右半蓋,所述的拱形梁,其為空心機構,且其一端設置有條形通孔,弧形滑片一端設置有凸塊,另一端通過所述的拱形梁一端的條形通孔設置于拱形梁的空心結構內部,所述的弧形滑片,其寬度大于所述的拱形梁一端的條形通孔的寬度,出液管一端通過所述的隔板上的通孔設置于所述的盛料杯內部,另一端設置于所述的上蓋內部,所述的出液管,其設置于所述的盛料杯內部的一端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小孔,連接管一端與所述的出液管配合連接。
為了拆卸清洗更加方便,所述的盛料杯,其上部與所述的上蓋為螺紋連接。
為了使連接管與出液管能夠更好的適配連接,防止物料漏出,以及在使用過程中連接管與出液管脫離,所述的連接管,其內徑等于所述的出液管的外徑。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根據現行的鼻飼用塑料袋上沒有刻度,無法控制一次鼻飼量,且鼻飼用塑料袋輸液管為一次性,使用成本高,無法二次使用的問題,在盛料杯1上設計刻度,用于控制鼻飼量,在盛料杯1上部設置一個具有開合關閉以及收納功能的上蓋,將出液管和連接管放置于上蓋內,可以使出液管和連接管在不使用時,進行無菌隔離,在使用時僅僅向上滑動打開上蓋的弧形滑片,將出液管和連接管取出,進行連接使用,出液管上設置若干小孔,可以使盛料杯內的物料量無論多少均能進入出液管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實用可靠,操作簡單方便,衛生、安全,可重復使用,降低了醫療用品的使用成本,摒棄了傳統鼻飼袋為塑料袋的弊端,盛料杯1上刻度的設計,能夠有效控制一次鼻飼量,出液管6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小孔的設計,能夠使藥物或者流質食物等順利的排出盛料杯1,有效防止了出液管6堵塞的問題,上蓋的弧形滑片5的設計,能夠方便出液管6的使用,且能夠保證出液管6在不使用時的無菌狀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圖3是圖2的全剖圖。
圖4是連接管與出液管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新型鼻飼裝置,包括盛料杯1、上蓋、出液管6、連接管7、隔板8、掛環9,其特征在于,盛料杯1底部設置掛環9,上部開口處配合安裝隔板8,所述的隔板8,其中心位置處設置有通孔,所述的盛料杯1,其一側設置有刻度,所述的盛料杯1,其上部配合安裝上蓋,所述的盛料杯1,其上部與所述的上蓋為螺紋連接,所述的上蓋,包括左半蓋2、右半蓋3、拱形梁4、弧形滑片5,拱形梁4一側設置左半蓋2,另一側設置右半蓋3,所述的拱形梁4,其為空心機構,且其一端設置有條形通孔,弧形滑片5一端設置有凸塊,另一端通過所述的拱形梁4一端的條形通孔設置于拱形梁4的空心結構內部,所述的弧形滑片5,其寬度大于所述的拱形梁4一端的條形通孔的寬度,出液管6一端通過所述的隔板8上的通孔設置于所述的盛料杯1內部,另一端設置于所述的上蓋內部,所述的出液管6,其設置于所述的盛料杯1內部的一端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小孔,所述的連接管7,其內徑等于所述的出液管6的外徑,所述的出液管6,其一端套裝于所述的連接管7內部。
本實用新型在未使用狀態時,設置于上蓋的拱形梁4空心結構內的弧形滑片5,滑下將拱形梁4一端的條形通孔進行封堵,將出液管6封堵在上蓋內部,保證了出液管6的無菌,連接管7通過上蓋的拱形梁4一端的條形通孔,放置于上蓋內,在使用時,打開上蓋,隔板8從盛料杯1的杯口上取下,將需要鼻飼的藥物或者流質食物等放置于盛料杯1內,觀察盛料杯1上的刻度,控制一次鼻飼量,蓋上隔板8,擰上上蓋,將弧形滑片5向上推動,使拱形梁4一端的條形通孔完全暴露,此時,將連接管7一端套在出液管6一端上,連接管7另一端與鼻飼管連接,通過盛料杯1底部的掛環9,將盛料杯1倒掛在輸液架上,鼻飼管插入患者鼻孔內,經鼻腔進入食道,實行鼻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