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多功能醫療錘,屬于技術服務領域。
背景技術:
醫療錘,顧名思義,既是用在測試病人膝跳反應的工具,普通的醫療錘必須由醫生揮動醫療錘來擊打病人的膝蓋神經,從而觀察膝跳反應,然而醫生揮動醫療錘的力度并不好把控,輕則觀察不出正常的膝跳反應,太重則可能會誤傷病人,因此,尋求一種無需醫生揮動醫療錘,即能達到觀察膝跳反應的醫療錘是必須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醫療錘,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可快捷安裝或拆卸,可調整位置,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佩戴舒適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多功能醫療錘,包括魔術勾面貼、彈性繃帶、固定架、魔術毛面貼、調整機構以及海綿,所述海綿前端設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左端固定有彈性繃帶,所述彈性繃帶左部后端設置有魔術勾面貼,所述固定架右端面上安裝有魔術毛面貼,所述固定架上裝配著調整機構,所述調整機構由絲桿一、軸承塊、絲桿二、彈性板、沖擊器以及錘頭組成,所述絲桿一上設有軸承塊,所述軸承塊后端對稱設置有兩個絲桿二,兩個所述絲桿二后端裝配著彈性板,所述彈性板后端面上固定有沖擊器,所述沖擊器后端設有錘頭,所述錘頭通過螺紋桿與沖擊器相連接,所述絲桿一通過滾珠螺母與軸承塊相連接,所述絲桿二與軸承塊通過滾珠螺母相連接,所述絲桿二通過軸承與彈性板相連接,所述絲桿一通過軸承與固定架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繃帶上設有多個散熱孔。
進一步地,所述海綿后端上加工有半圓槽。
進一步地,所述海綿上設置有U型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絲桿一上端設有手輪,且手輪安裝在固定架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絲桿二前端設置有手柄,且手柄裝配在軸承塊前方。
進一步地,所述軸承塊與彈性板之間設有彈簧,所述軸承塊通過彈簧與彈性板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多功能醫療錘,本實用新型通過添加魔術勾面貼、彈性繃帶、固定架以及魔術毛面貼,該設計可快捷安裝或拆卸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的醫療錘必須由醫生揮動醫療錘來擊打病人的膝蓋神經,導致醫生勞動強度大,測試效果差,本實用新型通過添加海綿,該設計提高佩戴舒適度。
因添加絲桿一以及軸承塊,該設計可調節錘頭上下移動,加大使用范圍,因添加絲桿二以及彈性板,該設計可調節錘頭前后位置,也可對錘頭進行左右位置微調,實現準確使錘頭對準膝蓋韌帶,提高測試效果,因添加沖擊器以及錘頭,該設計實現錘頭自動來回錘擊。
因添加散熱孔以及半圓槽,該設計進一步提高佩戴舒適度,因添加U型通孔,該設計便于調節錘頭位置,因添加手輪,該設計方便旋轉絲桿一,因添加手柄,該設計便于旋轉絲桿二,因添加彈簧,該設計方便移動彈性板前后位置,本實用新型可快捷安裝或拆卸,可調整位置,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佩戴舒適度。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醫療錘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醫療錘中調整機構的示意圖;
圖中:1-魔術勾面貼、2-彈性繃帶、3-固定架、4-魔術毛面貼、5-調整機構、6-海綿、7-絲桿一、8-軸承塊、9-絲桿二、10-彈性板、11-沖擊器、12-錘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醫療錘,包括魔術勾面貼1、彈性繃帶2、固定架3、魔術毛面貼4、調整機構5以及海綿6,海綿6前端設有固定架3,固定架3左端固定有彈性繃帶2,彈性繃帶2左部后端設置有魔術勾面貼1,固定架3右端面上安裝有魔術毛面貼4,固定架3上裝配著調整機構5,該設計可快速進行安裝。
調整機構5由絲桿一7、軸承塊8、絲桿二9、彈性板10、沖擊器11以及錘頭12組成,絲桿一7上設有軸承塊8,軸承塊8后端對稱設置有兩個絲桿二9,兩個絲桿二9后端裝配著彈性板10,彈性板10后端面上固定有沖擊器11,沖擊器11后端設有錘頭12,錘頭12通過螺紋桿與沖擊器11相連接,絲桿一7通過滾珠螺母與軸承塊8相連接,絲桿二9與軸承塊8通過滾珠螺母相連接,絲桿二9通過軸承與彈性板10相連接,絲桿一7通過軸承與固定架3相連接,該設計可調節錘頭12位置。
彈性繃帶2上設有多個散熱孔,海綿6后端上加工有半圓槽,海綿6上設置有U型通孔,絲桿一7上端設有手輪,且手輪安裝在固定架3上方,絲桿二9前端設置有手柄,且手柄裝配在軸承塊8前方,軸承塊8與彈性板10之間設有彈簧,軸承塊8通過彈簧與彈性板10相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在進行使用時,首先使用人員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檢查,檢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話就無法進行使用了,此時需要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如果不存在問題的話就可以進行使用,使用前,使用人員把腿部放入海綿6上的半圓槽內,然后使用人員再把彈性繃帶2纏繞到使用人員的腿部上,然后使用人員再把魔術勾面貼1以及魔術毛面貼4粘合一起,該設計可快捷安裝或拆卸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的醫療錘必須由醫生揮動醫療錘來擊打病人的膝蓋神經,導致醫生勞動強度大,測試效果差等問題。
當本實用新型安裝到使用人員的腿部后,使用人員旋轉手輪,手輪旋轉帶動絲桿一7旋轉,因絲桿一7通過滾珠螺母與軸承塊8相連接,所以絲桿一7旋轉帶動軸承塊8上下移動,軸承塊8上下移動帶動絲桿二9上下移動,絲桿二9上下移動帶動彈性板10上下移動,彈性板10上下移動帶動沖擊器11彈性板10前后移動上下移動,沖擊器11上下移動帶動錘頭12上下移動,實現調節錘頭12上下合適位置,然后使用人員旋轉手柄,手柄旋轉帶動絲桿二9旋轉,因絲桿二9與軸承塊8通過滾珠螺母相連接,絲桿二9旋轉實現絲桿二9前后移動,絲桿二9前后移動帶動彈性板10前后移動,彈性板10前后移動帶動沖擊器11前后移動,沖擊器11前后移動帶動錘頭12前后移動,實現調節錘頭12前后合適位置,然后使用人員運行沖擊器11,沖擊器11工作帶動錘頭12前后來回運動,該設計可調節錘頭12位置,實現準確使錘頭12對準膝蓋韌帶,提高測試效果。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