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的固定裝置,可以簡便快捷的將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懸吊固定在骨道內。
背景技術:
前交叉韌帶(ACL)損傷的治療是近年來國內外運動醫學研究的熱點,隨著關節鏡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應用關節鏡技術重建交叉韌帶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移植材料可選擇骨-髕腱-骨、腘繩肌腱、異體肌腱和人工韌帶等。因為手術操作簡單,不損傷自體組織等優點,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人工韌帶進行ACL重建。
重建手術中韌帶與股骨端固定方法常采用界面擠壓螺釘(Intrafix)、橫穿釘固定(Cross Pin)、紐扣鋼板固定(Endobutton)、肌腱打結嵌壓法固定等,其中橫穿釘和紐扣鋼板都屬于懸吊固定。界面擠壓螺釘固定存在潛在的移植物撕裂,螺釘松動,骨道變寬等風險;而懸吊固定可使移植物與骨道360°接觸,且移植物每束張力可調,可用于后方皮質缺損時的固定,其中紐扣鋼板固定技術在重建人工韌帶手術中應用越來越多。
紐扣鋼板的組成包括線圈和鋼板兩部分。鋼板多由鈦6鋁4釩合金制成,具有多孔結構,套環穿過孔并固定在鋼板上。在手術過程中,鋼板通過股骨隧道被牽拉到股骨皮質肌內側,當鋼板翻轉90°可牢固回扣隧道外股骨皮質上。線圈可使用聚合物纖維或編織成縫線,材質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其一端套住韌帶移植物,一端固定在鋼板上,起連接鋼板和韌帶移植物的作用。
雖然紐扣鋼板手術效果較好,但仍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紐扣鋼板線圈大小固定,手術過程中需要計算骨道長度選擇線圈型號,線圈長短和實際需求總會有所偏差,且韌帶和線圈之間有部分伸縮距離,植入體內后持續牽拉使距離偏差變大,影響鋼板受力,有韌帶位移的潛在危險,影響韌帶固定的穩定性;第二,多條縫線穿過同一個穿線孔,會發生縫線——縫線間的摩擦,導致牽拉受阻,影響線圈使用壽命;第三,線圈在鋼板上的固定位點不對稱,導致韌帶被牽拉出骨道或植入體內使用過程中受力不均勻,容易發生韌帶位移。因此,開發一種長度可調、操作簡單的套環鋼板,即根據骨道即時調整線圈長短使韌帶、線圈和骨道保持最佳匹配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套環鋼板,所述套環鋼板由套環、鋼板和牽引線三部分組成,所述套環包括中間部分——“吊橋”和兩端的縫線部分,所述套環縫線部分按順序穿過鋼板的多個穿線孔固定在鋼板上,所述套環“吊橋”部位懸吊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所述套環鋼板的牽引線穿過鋼板上的穿線孔,所述牽引線可牽引鋼板穿出骨道外,所述鋼板翻轉可固定在骨道外股骨皮質上,所述套環連接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和鋼板并將鋼板固定在骨道外股骨皮質上從而固定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的股骨端。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鋼板邊緣設計呈圓弧形。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鋼板厚度在0.5-2mm之間,所述套環鋼板的鋼板長度在5-20mm之間,所述套環鋼板的鋼板寬度在1-5mm之間。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鋼板結構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圓形穿線孔。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鋼板穿線孔呈對稱分布。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鋼板穿線孔邊緣都具有圓弧倒角。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鋼板穿線孔的孔徑在0.5-2mm之間。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牽引線由聚酯纖維編織而成。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牽引線穿過鋼板一端最外測的穿線孔。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套環由聚酯纖維編織而成,聚酯包括對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環氧乙烷中的一種或幾種。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套環兩端縫線部分依次穿過鋼板的穿線孔,且每個穿線孔最多只通過一條縫線。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套環中間部分“吊橋”長度在2-15mm之間。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套環中間部分“吊橋”內有縫線部分穿過其中。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套環中間部分“吊橋”始終全部位于鋼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套環縫線部分的兩個末端始終同時位于鋼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較佳地,所述套環鋼板的套環縫線部分的兩個末端和“吊橋”始終分別位于鋼板的兩側。
本發明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1)本發明中套環鋼板的套環穿過鋼板上的穿線孔,形成連續環狀結構,具備連鎖調整的條件,即通過牽拉縫線兩端,可以同時減少套環長度并收緊套環,實現了根據骨道距離即時調整套環長短,保證了套環-骨道的長度適宜性,醫護人員單手即可操作,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感染風險;
(2)套環的縫線部分依次、對稱穿過鋼板的多個穿線孔,因此套環和鋼板間具有多個對稱連接位點,可以將套環穩定的固定在鋼板上,能夠承受更大的抗拉強度;
(3)套環和鋼板間的連接位點對稱分布,牽引縫線收緊套環過程中,控制“吊橋”兩側受力均勻,即“吊橋”處懸吊的韌帶移植物受力均勻,不會在牽拉過程中發生傾斜,移植物始終處于套環中心點位置被均勻的拉入骨道內,在植入體內循環使用過程中,移植物受力均勻可有效降低韌帶位移;
(4)鋼板上具有多個穿線孔,且每個穿線孔最多只通過一條縫線,即牽拉縫線收緊套環過程中或植入體內正常使用過程中,穿線孔處不會產生縫線——縫線間的摩擦,有效降低縫線間的鋸切效應,防止縫線磨損,延長套環鋼板使用壽命,同時使套環收緊的過程耗力減少,更容易操作;
(5)套環鋼板長度可調,可根據實際情況使骨道內韌帶移植物長度最大化,減少套環長度,減少韌帶移植物在骨道軸向垂直方向的運動,減小雨刷效應,預防骨道擴大。
附圖說明
結合附圖,通過下文的詳細說明,可更清楚的理解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優點,其中:
圖1為本發明套環鋼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套環鋼板的鋼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套環鋼板的穿線孔分布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套環鋼板的穿線孔分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固定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的套環鋼板,可以簡便快捷的將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懸吊固定在骨道內。該套環鋼板由套環、鋼板和牽引線三部分組成,套環包括中間部分——“吊橋”和兩端的縫線部分,其中縫線部分按順序穿過鋼板的多個穿線孔固定在鋼板上。
在韌帶損傷修復手術中,套環的“吊橋”部位懸吊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牽引線穿過鋼板上的穿線孔;牽引線牽引鋼板出骨道外并翻轉鋼板使其固定在骨道外股骨皮質上;套環連接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和鋼板;套環鋼板將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固定在骨道外股骨皮質上,起到固定移植物股骨端的效果,以修復韌帶損傷。
下面就具體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以下實施例僅用于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舉例說明,以助本領域技術人員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其中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產生限定作用。
實施例一
本實施提供了一種固定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的套環鋼板,參照圖1,環鋼板由套環、鋼板和牽引線組成。在本實施例中,對鋼板及其穿線孔的數量、大小僅為示意,其中所示的數量、大小不構成對發明專利的各零部件的數量、大小的限制。
本實施例的套環采用與傳統的紐扣鋼板不同的結構設計,套環設有“吊橋”部分和縫線部分,“吊橋”部分可懸吊軟組織或韌帶移植物,且懸吊接觸面是完整一體結構;縫線部分在“吊橋”結構中穿過,在“吊橋”兩端穿出且具有多個分支,可以方便的和鋼板上的穿線孔相連;且穿線孔的圓弧倒角設計可以有效避免縫線的摩擦損耗,使縫線的固定更加牢固,不易松脫。在本實施例中,共設置有八個穿線孔,這八個穿線孔的位置關系請參見圖2此外在其它實施例中穿線孔也可設置為其他數量和其他分布。
穿線孔的分布優點是對稱分布,較以往的穿孔結構,尤其是單孔多線的穿線方式,能夠更有效保證“吊橋部分”受力均勻,減少縫線間的摩擦,操作簡便快捷。
鋼板的穿線孔的孔徑在0.2-2mm之間,優選在0.4-0.9mm范圍內;
鋼板的厚度在0.5-2mm之間,優選在0.6-1.2mm范圍內;
鋼板的長度在4-20mm之間,優選在5-10mm范圍內;
鋼板的寬度在0.5-5mm之間,優選在1-3mm范圍內;
基于上述尺寸的設置,本實施例的鋼板是基于韌帶重建手術中骨道的特殊需求而設置的,其長度較一般的骨道直徑要大,保證鋼板翻轉后可以固定在骨道外股骨皮質上,其寬度要比一般骨道直徑要小,保證鋼板能夠順利被牽引通過骨道。
本實施例中,鋼板邊緣設計為圓弧形,避免直角對軟組織的刺激,加速患處復原。
請再次參見圖1,實施例還優選,套環和牽引線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纖維編織而成,有利于滿足生物相容性方面的要求。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方便縫線穿過鋼板的方式,此外,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穿線方式。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套環鋼板結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鋼板上穿線孔的位置和數量不同,請見圖3。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套環鋼板結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鋼板上穿線孔的位置和數量不同,請見圖4。
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方便縫線穿過鋼板的方式,請再次見圖3。
實施例五
本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方便縫線穿過鋼板的方式,請再次見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