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溶栓導液裝置。
背景技術:
血液溶栓是目前醫院經常進行的手術,在溶栓過程中被溶解的血栓經常會發生回流從而影響手術的正常進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在溶栓手術過程中被溶解的血栓容易發生回流影響手術正常進行的技術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溶栓導液裝置,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在溶栓手術過程中被溶解的血栓容易發生回流影響手術正常進行的技術問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溶栓導液裝置,包括:導液管;活動支架,設置在導液管上;濾網,設置在活動支架上,活動支架用于帶動濾網在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之間移動;其中,第一預設位置為濾網與導液管的軸線垂直的位置,第二預設位置為濾網與導液管的軸線平行的位置。
進一步地,活動支架包括:連接圈,固定套設在導液管的外壁上;支撐桿,設置有多根,多根支撐桿分別鉸接在連接圈的外周邊緣上,其中,濾網覆蓋設置在多根支撐桿上,濾網位于第一預設位置時,多根支撐桿與導液管的軸線垂直,濾網位于第二預設位置時,多根支撐桿與導液管的軸線平行。
進一步地,多根支撐桿之間的間距相等。
進一步地,濾網中心具有鏤空孔,連接圈位于鏤空孔內并與鏤空孔相匹配。
進一步地,沿著連接圈的外周邊緣上開有凹槽,凹槽中設置有轉軸,支撐桿通過轉軸鉸接在凹槽中。
進一步地,凹槽靠近導液管前端的一側具有由凹槽的槽底向槽上緣延伸的限位隔擋,用于將支撐桿限制在第一預設位置。
進一步地,還包括:外筒,可滑動地套設在導液管上,并位于多根支撐桿的后部;其中,外筒與多根支撐桿之間設置有多根驅動桿,驅動桿的一端與外筒鉸接,驅動桿的另一端與一根支撐桿鉸接,外筒沿著導液管移動至第三預設位置時驅動支撐桿與導液管的軸線垂直,外筒沿著導液管移動至第四預設位置時驅動支撐桿與導液管的軸線平行。
進一步地,還包括:彈簧,套設在導液管上,其中,彈簧的一端與連接圈連接,彈簧的另一端與外筒連接,外筒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位于第四預設位置。
進一步地,還包括:限位螺母,可滑動地套設在導液管的后部,其中,導液管上具有與限位螺母匹配的螺紋,限位螺母與螺紋相互配合能夠將外筒限制在第三預設位置。
進一步地,導液管前端具有多個輸液孔。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溶栓導液裝置,通過在導液管上設置活動支架,并在活動支架上設置濾網,活動支架用于帶動濾網在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之間移動;其中,第一預設位置為濾網與導液管的軸線垂直的位置,第二預設位置為濾網與導液管的軸線平行的位置,從而在溶栓手術過程中將導液管插入血栓后將濾網打開,被溶解掉的血栓能夠被濾網過濾,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在溶栓手術過程中被溶解的血栓容易發生回流影響手術正常進行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可選的一種溶栓導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可選的一種溶栓導液裝置的濾網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可選的一種溶栓導液裝置的支撐桿與連接圈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可選的一種溶栓導液裝置的連接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可選的一種溶栓導液裝置的一種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可選的一種溶栓導液裝置的另一種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可選的一種溶栓導液裝置的另一種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溶栓導液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導液管1、活動支架2以及濾網3;活動支架2設置在導液管1上;濾網3設置在活動支架2上,活動支架2用于帶動濾網3在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之間移動;其中,第一預設位置為濾網3與導液管1的軸線垂直的位置,第二預設位置為濾網3與導液管1的軸線平行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溶栓導液裝置,通過在導液管1上設置活動支架2,并在活動支架2上設置濾網3,活動支架2用于帶動濾網3在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之間移動;其中,第一預設位置為濾網3與導液管1的軸線垂直的位置,第二預設位置為濾網3與導液管1的軸線平行的位置,從而在溶栓手術過程中將導液管1插入血栓后將濾網3打開,被溶解掉的血栓能夠被濾網3過濾,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在溶栓手術過程中被溶解的血栓容易發生回流影響手術正常進行的技術問題。
具體實施時,如圖1所示,活動支架2包括:連接圈21和支撐桿22,連接圈21固定套設在導液管1的外壁上;支撐桿22設置有多根,多根支撐桿22分別鉸接在連接圈21的外周邊緣上能夠轉動,如圖2所示,濾網3覆蓋設置在多根支撐桿22上,當支撐桿22撐起時濾網3能夠完全展開。溶栓手術過程中,濾網3位于第一預設位置,即濾網3完全展開時,此時,多根支撐桿22與導液管1的軸線垂直。溶栓手術結束需要將濾網收起時,濾網3跟隨支撐桿22向與導液管1的軸線平行的位置移動,移動到與導液管1平行后,即可順利將導液管1從血栓中取出。
為了使濾網3各個部位的在血栓回流時受力均勻,多根支撐桿22之間的間距相等,從而使多根支撐桿22能夠均勻地承受血栓回流的壓力。
由于連接圈21的存在,濾網3的中心具有鏤空孔從而使連接圈21能夠露出,連接圈21位于濾網3的鏤空孔內,并與鏤空孔相匹配,防止血栓從連接圈21的邊緣與鏤空孔之間的縫隙中流過。另外,為了防止被溶解掉的血栓從連接圈21與鏤空孔之間的縫隙中流過,連接圈21的邊緣與鏤空孔的內緣也可以連接在一起。
如圖3所示,沿著連接圈21的外周邊緣上開有凹槽2102,凹槽2102中設置有轉軸2104,支撐桿22通過轉軸2104鉸接在凹槽2102中進行轉動。為了使支撐桿22帶動濾網3轉動到第一預設位置時,即與導液管1的軸線垂直時能夠限制支撐桿22繼續轉動,如圖4所示,凹槽2102靠近導液管1前端的一側具有由凹槽2102的槽底向槽上緣延伸的限位隔擋2106,當支撐桿22轉到第一預設位置時該限位隔擋2106即可將支撐桿22卡住阻止其繼續轉動。
為了便于驅動支撐桿22轉動,如圖1所示,在導液管1套設有一個外筒4,該外筒4位于多根支撐桿22的后部,并能夠沿導液管1的外壁前后滑動。外筒4與多根支撐桿22之間設置有多根驅動桿5,驅動桿5的一端與外筒4鉸接,驅動桿5的另一端與其中一根支撐桿22鉸接,如圖1所示,當外筒4沿著導液管1向前端移動直到第三預設位置時,能夠通過驅動桿5帶動多個支撐桿22展開,從而將濾網3展開,此時,支撐桿22和濾網3均與導液管1的軸線垂直。如圖5所示,當外筒4沿著導液管1向后端移動直到第四預設位置時,能夠通過驅動桿5帶動多個支撐桿22收回,從而使濾網3也收回,此時支撐桿22和濾網3均與導液管1的軸線平行。
為了在溶栓手術完成后收回濾網3時,濾網3能夠自動收回,如圖1所示,在導液管1上還套設有彈簧6,彈簧6的一端與連接圈21連接,彈簧6的另一端與外筒4連接,如圖5所示,外筒4在彈簧6的作用下能夠自動向后移動至第四預設位置從而將濾網3自動收回。而在進行溶栓手術時,為了使展開的濾網3不在彈簧6的彈力作用下收回,在導液管1的后部套設有限位螺母7,限位螺母7能夠沿著導液管1的后部滑動,導液管1的管壁上設置有與限位螺母7相匹配的螺紋8,當外筒4移動至第三預設位置時,即將濾網3展開時,該螺紋8剛好從外筒4的后端露出,如圖6所示,通過將限位螺母7擰緊在該螺紋8上,使限位螺母7卡在外筒4的后端限制外筒4向后移動,從而能夠保持濾網3一直處于展開狀態。
為了防止濾網3完全撐開后,即濾網3位于第一預設位置,與導液管1的軸線垂直時,血栓從濾網3邊緣與血管壁之間的縫隙中流走,作為另外一種實施方式,如圖7所示,濾網3到達第一預設位置時,支撐桿22可以繼續向著導液管1的前端轉動,使支撐桿22與導液管1的前端之間的夾角小于90°,即濾網3整體呈錐形,被溶解的血栓被濾網3阻攔后會沿著從濾網3的外緣向中心部位流動,從而避免血栓從濾網3邊緣與血管壁之間的縫隙中流走。
為了使導液管1中的溶栓藥液能夠均勻從導液管1前端噴出,達到更好的溶栓效果,導液管1前端具有多個輸液孔11,溶栓藥液能夠從多個輸液孔11中均勻噴出流入血栓中。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